從猴到狗,《西遊記》更像是一場天才被扼殺的故事

小時候很喜歡孫悟空,佩服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膽氣,羨慕他飛天遁地的本領。從天生靈猴到美猴王,再到齊天大聖,最後成鬥戰勝佛,孫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打穿了陰曹地府,打翻了凌霄寶殿,打退了萬千妖魔,打出了佛光萬丈。後來看了《大話西遊》,發現孫悟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愛恨情仇。作為80後的一員,如今已經人到中年,回望當年,夢想、那些人、那些事,都已換了模樣。有人說《大話西遊》,以前看著看著就笑了,現在笑著笑著就哭了。我還不至於如此脆弱,如此多愁善感,但以中年人的眼光去看齊天大聖,竟發現他也可憐,也有諸多無奈。

天升地降,海外有仙山,山頂有仙石一塊,上有九竅八孔,左右芝蘭相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內育仙胞。孫悟空生下來先是拜了四方,然後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端坐天宮的玉皇大帝被驚動,命千里眼、順風耳查看,得知不過是石猴一隻,不足以威脅自己的統治,且金光將息,於是垂賜恩慈曰:"不足為異"。玉帝深明造化之功,然高坐日久,不思擢用賢良。孫悟空天生仙體,若得仙師指點,若得天庭垂青,前途不可限量,後面的大鬧天宮、西行取經也都不復存在了。他目運金光,望眼欲穿,食了人間煙火之後,仙氣盡失。

然而,他終非肉體凡胎,縱身一躍,徑跳入瀑布泉中,再出來已是王者。美猴王樂享天真三五百載,一日忽然墮淚,為宿命而悲。於是翻山過海,學人禮,學人話,參訪仙道,歷經千辛萬苦。得遇菩提祖師後,從"猻"到"孫",世人知孫悟空成了人,然在神仙眼中依舊"猢猻"。學徒七年,潛心禪道,一心只想學長生之術。打破盤中暗謎,又是三年光陰,猴王靈竅大開,自修自煉,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那裡什麼恩義?你只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未出師門,恩義先絕。

結得六個義兄弟,東海覓得如意金箍棒,註銷生死簿,孫悟空打破規則,成了不死之身,也成了天庭統治者的眼中釘,肉中刺。玉帝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派神將下界收伏,太白金星啟奏道"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並建議招安,可免勞師動眾,可顯收仙有道。玉帝糊塗,太白金星也不夠精明。孫悟空是玉帝眼中的"妖仙",仙卿們眼中的"野猴",他們以為區區的弼馬溫之職已是法外開恩、再造之恩、恩重如山。如果孫悟空就此滿足,感恩戴德,天地必因此蒙羞,萬年孕造就出了這麼個玩意?

孫悟空沒有令讀者失望,忽喇一聲推倒公案,揮舞著碗來粗細的金箍棒,一路打出御馬監,打出南天門,回到下界,豎起了"齊天大聖"的大旗。玉帝派神兵天將前來,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無奈之下再次招安,封了孫悟空"齊天大聖"的空銜。在神仙們的眼裡,孫悟空本領再大,依然是猴,他們騙猴耍猴,終究自食惡果。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偷吃仙丹,再戰天兵,戰惠岸,鬥二郎神,因禍得福,煉丹爐內成就火眼金睛。他自以為天下無敵,結果被如來手一翻,壓了五百年。取經人來,重獲新生,被戴上緊箍後,他不再是猴子,也不再是齊天大聖。

孫悟空無父無母,無姊妹兄弟,六個義兄弟只是酒肉朋友,在他落難時無一人出手相助,取經時更是和牛魔王大打出手。菩提老祖教他本領,卻不教他做人。在唐僧的眼中,孫悟空的妖性大於人性,師徒關係也不像電視演的那般融洽,師兄弟之間更是勾心鬥角。太白金星騙了他,玉帝騙了他,如來騙了他,觀音和唐僧也騙了他——可能騙猴子無關乎德行吧。他一路打來,直到成佛,得了自由身,得了不死之身。有一個成語叫沐猴而冠,成佛後的孫悟空真的如童話一般,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強大時他能攪動天地,弱小時卻連一個小妖怪都打不過,不是他變了,而是周圍的環境變了。他可以自稱齊天大聖,然而他終究只是一隻猴,不是天。天生麗質,註定誤入塵埃;學成本領萬千,未必能一展身手,贏得身前身後名。孫悟空本沒有過多的慾望,加上有真本領,以及學會了妥協,之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獲得了當時看來最好的結果。《大話西遊》裡說"他好像條狗",人活著或許就是這樣,是猴,是狗,是齊天大聖,也是鬥戰勝佛。萬般皆苦,苦中亦有樂,苦味不可能去除,抱緊樂,自然就覺得苦遠了。

從猴到狗,《西遊記》更像是一場天才被扼殺的故事

從猴到狗,《西遊記》更像是一場天才被扼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