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在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中,德國的經濟非常顯眼。尤其是在2015年的時候,德國的失業率更是達到了近些年的最低值。

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在德國,機械製造業和汽車業是主要的兩個支柱型產業。而在這裡面發揮重大作用的就是德國的中小企業,它們在很多方面都很優秀。反觀中國,私企生存已經是艱難了,何談發展?而中小私企的境況更是淒涼。很多人都想問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一般都只是關心國家的一些大企業,每次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出來後,都會引發熱議,但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雖然一個國家有幾個知名的大企業,提起來是臉上有光的好事,可是能夠讓民眾過好的,卻是中小企業。

一個再大的知名企業,它能提供的就業崗位都是有限的。在國家內,存在數量最多的還是中小企業,它們創造的價值並不小。只有當中小企業發展好了,國家的經濟才能更加的健康。

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所以很多發達國家都很重視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質量,尤其是在一些高質量的、專業的中小企業。中國的中小企業發展不好也有幾方面原因,除了國家的監管還沒有真正的落實,企業自身的問題也很多。

公司管理

首先還是小公司在管理上還是任人唯親,中國式的治理方式。管理方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公司員工創造的價值,如果管理存在問題,那麼大家工作的氛圍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比如說,在中小企業裡面,為了節省用人成本,公司的員工很多都是老闆的親戚。而這些人大多數仗著和老闆親近,很容易因為喜好對其他員工產生偏見,而這份偏見也會影響到工作上。很多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想法並不能被採納,長此以往,最後的結局只有人才流失或者公司倒閉。

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在治理公司的理念上,大多數的公司老闆實際上想的都大同小異。中國的文化就決定了我們的企業內部只能是這樣的不上不下的狀態,幾乎都可以說是全世界的華人企業通病了。

人才缺失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吸引不到人才做研發的事項。很多人也根本不願意去小企業待,在做到一定的階段之後,根本無路可走,沒有晉升的平臺就已經制約了中國小企業的發展。

而企業自己本身也沒有能力去研發,又沒有和科研所或者是大學結成合作關係,沒有技術,自然也就談不上發展了。

政策之下,小公司給的不信任感更多

前幾年開始,國家就鼓勵創新創業,給予了一些政策上的優惠。註冊公司的成本低,而且自己的公司做好了,也有稅收方面等優惠,一時間成立公司的人非常多。

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但是有的人是踏實做企業的,而另一些人則是在最初的熱情過了後,自己管理公司沒有任何經驗,只能慢慢摸索,老闆學會的不多,企業也就自然沒法快速的成長。

只想著做大做強,沒有一個確切的目標。所以,中小公司再多,也沒法掩飾它自身更新換代速度也很快的事實。大環境如此,員工待在小公司裡,也會覺得沒有待在大企業穩定。

產業的良好氛圍

在歐美國家,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一般是會形成良好的氛圍。因為他們的大企業和小企業會處在一個和諧的共生共榮產業體系中,通常都會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係。能夠互相提供相應的技術,合作去研發一些產品,共同促進行業的發展。

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企業的好與壞,並不是看它的規模大小,納的稅又有多少。最重要的一方面還是要看它的技術是否創新,在這一行業中,它的方向和增速又怎麼樣。

在中國,大企業壓榨小企業已經是常態。大公司比小公司強,就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於是,在以大公司做主要地位的中國市場,中小企業只能在慢慢的摸索前進。

產業觀念

產業表象的不同,實質上是因為兩國的思想觀念有著根本的區別。德國的中小企業更加重視專業化,成為領域中專業強大的一家公司。而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在剛起步的時候,就想要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最好,這樣明顯是不切合實際的。

小企業還要受大企業壓榨?看看德國小企業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我們最好能夠一個長遠的眼光,思考一下行業的前沿,按照領域內最高技術的標準來不斷的調整企業的目標。

不過,雖然我們的中小企業現在發展並不如發達國家,但是國家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以後企業的生存肯定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