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近日,臺灣著名主持人傅達仁執行安樂死的視頻曝光。視頻中的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跟家人開心道別。整個過程共計2小時13分鐘,傅達仁最後倒在兒子懷中慢慢睡去。傅達仁是亞洲第一位前往瑞士完成安樂死的中國人。

傅達仁是臺灣知名體育主播,曾經採訪過7屆奧運會,訪問過拳王阿里、球王貝利、姚明等中外體育名人,獲得過電視金鐘獎。1991年,他還曾登上過央視春晚的舞臺。那個年代,人們都說“大陸宋世雄,臺灣傅達仁。”

2016年,傅達仁被發現患有膽管阻塞,之後又被診斷出胰臟癌,飽受病痛折磨。2018年6月,不堪病痛的傅達仁選擇去瑞士執行了安樂死,享年85歲。

視頻曝光後,網上便引發關於安樂死的熱議。有人說,這是對病痛中生命的尊重,也有人說,這是變相殺人,人類不應干涉生命的主權。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01 多重視角看安樂死

①功利主義:

傅達仁晚年時,飽受胰臟癌折磨,即使積極治療,也只有50%的生存機會。因而,為了最後階段能夠快樂、有尊嚴、沒有痛苦地走完最後一程,他選擇了安樂死。

從傅達仁的角度而言,這是其為了自身幸福最大化的考量,可以減輕其最後階段的痛苦。

但另一方面,傅達仁的親人,對安樂死的態度就可能會有矛盾。一方面不忍看見傅達仁的離去;另一方面,也不願看到傅達仁繼續遭受病痛的折磨。就前者而言,前任不能從中獲得幸福,但是就後者而言,親人會因為傅達仁的幸福而感到欣慰,並且能夠釋懷,這本身也是一種幸福。

所以,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為了尋求病人及親人的幸福最大化,安樂死並不能被一票否決,仍有可討論的空間和餘地。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②醫學倫理層面:

託尼·霍普在《醫學倫理》中有一段論述:“當我們遵循一個道德準則,但結果是遭受痛苦時,我們需要仔細審視一下我們的道德準則,並且懷疑我們是否過於生硬地應用了這個準則。

我相信,我們在主張‘自主安樂死在道德上是錯的’時就是這麼做的。以別人的痛苦為代價去追求一種道德清白感,這是有悖常理的。”

從醫學倫理的角度,安樂死並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而是充滿了很多爭議和矛盾點。

而從狹義的人道主義角度而言,安樂死的做法是與其相違背的。無論出於什麼善良的動機,我們所主張的放棄救治或是採取安樂死的行為,從過程或結果都是背離了醫學的人道主義。因為人道主義便是主張全力挽救個體生命。

但是現代的人道主義,卻有所不同,將核心放在“人”,以“善”作為標準。救人,確實是人道主義的表現,但是讓人痛苦且沒自由地活著,卻顯得非常不人道。

安樂死從某一方面來講,對病人是善的,且是仁慈的,更是賦予人的尊嚴,以及對生命自主權的尊重。

因而,無論是從醫學倫理,或是現代人道主義角度出發,安樂死都難以成為一個定論。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③宗教的角度:

基本上,傳統的基督教群體是持反對態度的。

安樂死,是一種非正常死亡,從某個角度意味著這是“自殺”,甚至更有可能被用作是“他殺”。後者也是安樂死難以被合法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為了避免濫用安樂死,造成非正常的死亡,荷蘭安樂死合法化法案本身規定了非常嚴格的條件。即便如此,安樂死依然爭議不斷。據資料顯示,僅2010年,荷蘭實施的3200件“安樂死”事件中,就約有72%的案件涉嫌“故意殺人”。

殺害生命,是基督教所強烈反對,因而這點便延伸到安樂死的議題上,這是反對理由之一。

其二,基督教神學認為,人類的生命是受到上帝的支配,即人類本身不能決定其自己的死亡。

第三個傳統觀點是,基督教認為,苦難是上帝所賦予的試驗,上帝並沒有應許人們可以一直過舒適美好的生活。

這三點,是基督教反對安樂死的主要原因。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但奇怪的是,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大多都是基督教國家。這些國家在制定安樂死的時候,必然也會考慮到基督教神學倫理對安樂死議題的考量。

因此,我們難以用上面三點反對意見,就作出簡單的判定。雖然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但我們仍然不能肯定上帝是否會把主權給予個人。

其次,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有永恆的盼望,知道死亡之後,我們會去到哪裡。此外,亦有人提出,上帝雖然會給予人類苦難,但是上帝也會希望每個個體生命,都能平安、喜樂,擁有幸福。

所以,對於“安樂死”這樣的議題,即使放在基督教的語境中,仍然有非常多的討論和爭議。我們不能簡單下定論說,支持或是反對“安樂死”。安樂死合法化,這是一個社會議題,我們不予討論。

但是當個體生命要面對安樂死的時候,那便是個人的抉擇。每個人的處境和難處都不一樣,因此我們同樣也不能去論斷“傅達仁的做法正確與否”。

我們需要有更敞開的心態,更包容的態度,來看待安樂死,不是一味的逃避和反對。並且需要更深刻地從各個方面去理解、認識安樂死這個議題。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直面死亡的真相

傅達仁選擇以安樂死這種非常態的死亡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終止了他肉體所承受的痛苦。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曾經名震一時的知名主播,在罹患絕症的日日夜夜,他的身心所遭受的無盡的折磨是何等令人心痛!

這種人生巨大的落差,正如傅達仁的兒子傅俊豪所說:“我父親的一生非常精彩,之前不管在球場上還是銀幕前,都意氣風發,所以到他晚年生病時,那種反差,其實是一般人很難以想象的。”

在人性及情感的角度,我們很能理解傅達仁的選擇。當一個人被疾病或其他苦難折磨得面目全非,而當他產生安樂死的訴求時,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對生命的捍衛,以及對責任的擔當。

患者不願意看到他的至親們,因自己難以短時間內被治癒的重疾而共同遭受情感、經濟、生活的重擔和壓力,也不願他所愛的人們看到他曾經健壯的軀體如今被疾病折磨得這般憔悴。在經歷許多的思想鬥爭後,他選擇主動地離開。也許對自己,對愛他和他所愛的人,都未嘗沒有益處。

傅達仁走後,他的兒子傅俊豪在臉書上寫道:“平安自然,無痛的安樂善終能使絕症病患多一個選擇。”

如果站在法律和信仰的角度,安樂死仍然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因為“安樂死”涉及法律、更涉及人類生命倫理。這暫不在本文的探討範圍之內。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安樂死,一方面讓我們看到生命的侷限和脆弱,一方面使我們確知死亡的實際。

在某些文化中,死亡始終是被忌諱的話題,如孔子認為,“為之生,焉知死?”,就是說,關於生的事情都沒搞清楚,怎麼能知道死是怎麼回事呢?

而在有些文化中,甚至提倡人們儘早地學習和死亡有關的話題,也好對抗終必到來的“死亡焦慮”,例如在20世紀的美國興起的死亡教育。

而死亡教育雖然希望藉著對死亡課題的討論,使學習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賞生命,並將這種態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但如果缺少了生命的終極關懷,死亡教育下的死亡觀,也難免不會成為唯物論下的死亡觀——將人的生死視為自然規律,提倡大眾樹立科學的生命觀。

然而當生命最終瀕臨死亡,當我們跨過死亡的橋樑,卻發現那個被我們漠視的永恆,竟然如此真實地存在著,又有誰能給我們指明方向呢?

傅達仁安樂死:直面死亡抑或有尊嚴地死去

聖經中也非常直接地指出了死亡的真相——“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6:23)。這裡的死亡包括靈性的死亡和肉身的死亡,而這兩種死亡,都在耶穌基督的救贖裡被戰勝了。這是基督信仰給我們的積極樂觀的盼望。

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見證,都在顯明那超越的信仰給我們的動力和安慰。有許多遭受病痛的人,也有很多受逼迫以至於為主殉道的宣教士,因著信仰,他們肉身雖然衰殘,但心靈的力量卻日益強盛。因為他們相信,“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17)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傅達仁據傳也是基督徒,為什麼會選擇安樂死呢?這是一個令人沉重、也令人無解的話題。我們需要承認,基督徒也是人,也在肉身之內,也有自己無法逾越的侷限和疼痛。

我們無權也沒必要對他人的信仰和生死攸關的抉擇做出判決或質疑,也許我們所能做的,是那個被重複了許多次的祝願——願逝者安息,也願生者堅強。

本文“多重視角看安樂死”,部分內容參考以下幾篇文章;特此說明並致謝!

《生死權在上帝——臺灣基督徒主播安樂死引教內外爭議》

《歐陽文風:安樂死並不違反基督精神》

《楊思宇.安樂死的多視角闡釋.中央民族大學.2015.》

《李琰.安樂死的倫理價值分析. 河北師範大學. 2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