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年輕,是活力青春的代名詞,談起年輕,就感受到了希望。

年輕,多麼具有形象力的一個形容詞啊!

年輕的人們,對於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鬥志,充滿了好奇和不服輸,每件事情都能牢牢抓住年輕人的心,吸引著他們明亮的雙眸,牽動著他們年輕的肢體,讓他們情不自禁的為之揮灑汗水與青春。

作為年輕人的你,可曾想過,在這個未知的年代裡,有哪些東西你碰不得?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01.消磨你心智的消遣不要碰

2018年,抖音火了,風靡大街小巷,幾乎所有會玩手機的人都以刷一波抖音作為打發時間的消遣。

我有著深切的感受啊,上到老年人,下至小孩,都在空隙的時間裡刷著抖音,處處可以看到隔著屏幕傻笑的人,可是作為年輕人的你們,我覺得這真的很不經濟,很不划算。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我有一個朋友,坐地鐵上班,從上車開始刷抖音,以前難捱的一個多小時現在一下子就過去了,並還有些意猶未盡。用他的話說就是:“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

我出於好奇,也下載了一個抖音,打開之後才真正發現,這樣的軟件,怎麼可能不讓人上癮,短小的情節,卻不乏豐富的內容,有可以讓你捧腹大笑的段子,有會跳舞的帥哥與美女,有你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嘗試的事情,看完一個可以滑向下一個,可以說,真真實實的利用了人的零碎時間。

當你點開一個視頻,你就會發現,你就在這樣無聲無息的陷入其中了。

這種沉迷越陷越深,越是放縱愉悅的快感,讓你發現時間完全不夠用。

後來啊,我發現了這個事實,我卸載了。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曾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女生寫下的話:“以前熬夜的時候,我都是安安靜靜的看書,現在不一樣了,我能熱熱鬧鬧輕鬆地刷抖音刷一夜了。”

赫胥黎曾經提到過:

“人們會漸漸愛上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當今互聯網飛速發展,很多人已經好久都沒有安下心來深度的思考一件事情了。

大量的碎片時間被淘寶、娛樂等內容填充,每天,我們的空閒時間都少得可憐,除去工作、休息時間之外,開始以更快地速度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愉悅了。

拒絕思考、及時娛樂、容易上癮,這些“類抖音”軟件,正改變消費者不輕易改變的消費習慣,無時無刻,無孔不入的蠶食著我們的時間。

“體驗是一種可以訓練的能力,一旦達成,再也回不去”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那些涉世未深,不明就裡的年輕人從來都不知道,這裡殘酷的世界法則是:“你在舒服的時候,是得不到任何東西的”

所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浪費你有限的青春時光的東西,不要去碰。

02.超出你承受能力範圍之外的東西,不要碰

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在如今的社會,已經不是一個笑話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量的年輕人都被“有追求、有品位、有個性”的生活綁架。

那些所謂的精緻與美好,終究會讓一大波年輕人甘願投入貸款消費的懷抱。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去年,**花唄官方發佈了關於《2017年中國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中,首次提到:

“中國90後年輕一代,是花唄的主力軍,25%的90後擁有花唄,並且將花唄作為首選的支付方式。”

因為現有的收入水平,顯然跟不上它們的消費慾望。

花唄、借唄、京東白條、拿去花,各種五花八門的小額貸款大額貸款平臺,無時無刻在誘惑著年輕人。

隨著借貸的要求水平急劇降低,打開手機市場,隨便出入“借貸”字眼,都能搜到成千上萬的APP,再填入基本的信息即可獲得貸款,如此方便的借貸環境,毀掉了無數本來幸福的家庭。

錢來的容易,花的真是爽快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但花完了,怎麼辦,還不起怎麼辦?平靜的校園裡屢屢出現的悲劇,就是這樣醞釀出來的。

女大學生落體借款,為還款出現賣淫的消息層出不窮;高昂利息導致年輕人無力償還,自殺跳樓的屢見不鮮;貸款中介為謀利益,欺騙朋友親人、暴力催收現象越來越多。

那些涉世不明的年輕人從來不知曉,世界上哪有那麼多不勞而獲的事情,你認為免費的,其實都有其背後的代價。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所以啊,超出你能力範圍的東西,不要碰!

03.危及生命安全的東西,不要碰

都說啊,在世上,什麼都沒有小命要緊,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已經註定了你不光是為自己而活,你將在成長過程中,接收屬於你使命裡的東西,如此草草收場,怕是有違人和啊。

曾經見過一個應聘的年輕的心理諮詢師,當他說起了自己的經歷時,現場的人都驚呆了。

他上一份工作是在深圳某個行政區開辦的戒毒恢復中心做心理諮詢,從他的描述中,你會發現,有些事情,根本不足以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比如吸毒。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他說他見過形形色色的吸毒者。

有的曾經身價百萬,因為沉迷毒品,最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被社區中心送來戒毒。

有的年輕人誤入歧途,和三教九流的人成天廝混,因為毒癮太深,曾無數次自殺。

後來,那位心理諮詢師很無奈的說:

就連自己一個心裡諮詢師,看到那些本該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因為吸毒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你根本無法想象,一個正常人,到吸毒患者的過程,可能只是抽到一根你從來沒抽過的煙,喝一杯你沒有喝過的酒。

比毒癮更可怕的是:面對無盡黑暗裡,無邊無際的快感。

人年輕的時候,無論是崇拜還是鄙視,都缺乏分寸,善於掌握分寸,才能活出人的感覺。

畢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誠然,這世界沒有人能永遠年輕,真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對人生採取慎重和認真的態度。”,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亦要活的五彩繽紛,也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人生中,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了。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

年輕的人,有多少東西最好不要碰?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