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后感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路遥先生的《人生》。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将自己带入的是高加林,想像自己在那个年代,也应该是一个满怀理想,有志向的青年,工作被别人顶替,会气愤,痛苦,甚至无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公平,特别是卖白面馍的小心翼翼,怕自己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伤害,这些种种行为和我们当代青年是一样的,由于人生阅历不足,自尊心是及其脆弱的,我们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一旦被伤害,便会不知所错,我想称为“萌芽期”。

巧珍可以代表那个年代的农村女性,由于所处时代及家庭的原因,未能接受教育,当加林和巧珍在一起的时候,巧珍那种小心翼翼,为所爱的人顾忌所有,考虑周全,而加林却想着远方,正如陈奕迅的歌词“被偏爱的 都有恃无恐”,一个计划将来,一个想要离开,这也为后面加林的离开做了铺垫。

由于叔父高玉智的劳动局局长的身份,加林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变,马占胜为了讨好高玉智,为加林安排了县城通讯员职务,对于加林而言,终于有了一展拳脚的机会,加林的才华也被展露出来,面对黄亚萍的追求,加林心动了,黄亚萍是一个才华横溢、也是和自己无话不谈的女生,此时,加林将黄亚萍和巧珍对比起来,巧珍显得逊色了许多,和黄亚萍在一起,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无限未知的可能,而与巧珍在一起,这辈子便于落后的农村捆绑在一起,加林最终放弃了巧珍。

这段时期可以成为加林的“兴奋期”。

当美好的一切突然降临的一个人身上,这个时候我们会忘乎所以,自己才是世界的主角,与自己无关的人与事都不再重要,成功有时会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忘记了初心。

德顺爷爷的话“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地里,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加林不记得他是根植于高家村的,此时高家村的一切与他皆是无关的。

巧珍知道悲剧并不是命运造成的,而是他和加林的差距造成的,并未一蹶不振,而是选择更好的生活下去,巧珍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郎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巧珍活得够纯粹,活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风采。

最终加林被揭发,一切归于平淡,此刻他才发现他更爱的是巧珍,我认为即使他们最终成为夫妻,也不一定会幸福。

因为爱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话题,虽然生活总是平淡的,但也不会仅止于柴米油盐,一个人可能想讨论环境问题,另一个人却只会谈论家长理短。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三观不合”。

加林最终还是根植于高家村,平淡的生活下去。

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有马占胜和高明楼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有事毫无顾忌地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使他们对生活更加悲观;有时,还是出于个人目的,他们又一下子把这些人推到生活的顺风船上。转眼时来运转,使得这些人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顺利得有些茫然。

高加林不过是十字路口徘徊的年轻人,最终迷失了方向。

人的一生中诱惑比比皆是,谁的人生又是一帆风顺,只不过是风浪过后的云淡风轻,然而,这才能够称为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