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改革不能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滿漢區別對待


一群八旗兵在廣州六榕塔下。清朝自開國以來,就有強烈的滿漢區別對待思想理念,這也是晚清改革不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康熙規定子母炮這種先進武器為八旗專用;嘉慶時以不能忘記滿洲本業為理由下詔八旗兵多用弓箭,少用鳥銃。到了晚清,漢軍崛起,但清廷極力打壓,薪餉八旗兵高出很多。接受外國軍事新式訓練,選派比例45:1,八旗兵居多。學習洋槍洋炮,除了八旗兵,其他人嚴禁染指。

1859年,清廷總稅務司署成立。滿洲內部無人可以勝任管理職責,恭親王本人就曾坦承自己對關稅事務不熟悉,兩眼一抹黑。而蘇淞太道漢人吳健彰管理下的上海海關,深得美英法讚賞。但是,對漢人一向懷有猜忌的清廷,面對關稅如此重要的財政來源,寧願交給外國人控制,也不交予漢人之手。就這樣,年僅28歲的赫德接掌大清海關總稅務司之職。就是圖中這位英國先生。

京師同文館算學總教習李善蘭和他的學生們。教育是晚清改革的重要內容,但是包括京師同文館在內,全國各地的同文館其實是旗人的學堂,恭親王的意思是:選八旗中資質聰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俾資學習。晚清改革,選拔人才上很明顯是滿漢區別對待,滿洲優先。


1866年,清廷派出第一個出洋考察團,考察團團長就是圖中這位,叫斌椿。但是這個考察團成員全部是滿族人,斌椿和兒子廣英是漢軍旗人,鳳儀是正黃旗蒙古籍、張德彝和彥慧都是鑲黃旗漢軍籍。清廷不許臣民和外國人打交道,尤其禁止漢族臣民和外國人交往,這個考察團從側面說明了清廷滿漢區別對待。斌椿的成就在於他是將標點符號引入中國的第一人。

圖為趙烈文,曾國藩的心腹幕僚。1867年,曾國藩與趙烈文晚間有一次暢談。趙烈文說:本朝創業太易,誅戮又太重.奪取天下太過機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我估計,異日之禍,殆不出五十年矣!結果一語中的,45年後清朝就被中華民國取代了。雖然晚清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最終不能成功,一個重要原因:無論是軍事、財政、教育還是外交,各方面都是滿漢區別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