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版《天龍八部》無論是選景、製作,還是作品還原度上,感覺都優於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為什麼網上一些人喜歡貶低前者捧高後者?

回首方辨鏡中人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是一部典型的港劇,於1997年在TVB首播,而1997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這一年香港迴歸祖國,還有就是香港金融危機,這一年也差不多就是港劇的分水嶺了,同時差不多也是中國內地電視劇的轉型期。

為什麼這麼說呢?

港劇的巔峰時代是在八九十年代,也是港劇對內地影響最深的十幾年,而這一部《天龍八部》也是誕生在這個時間段,相比香港電視劇的繁榮,當時的中國的電視劇則是剛起步階段,因為我國1980年才有了中國內地第一部電視劇《敵營十八年》,而後大部分電視劇都是由電視臺財政撥款拍攝的,比如說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等,可以這麼說,這些電視劇並不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更多的倒像是在傳承歷史。中國內地電視劇在這之後才逐步轉型,社會資金開始進入電視劇市場,也讓中國內地的電視劇呈現百花齊放的場景。

所以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在當時對於內地的觀眾來說,還是滿新奇的,跟當時內地拍攝的電視劇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也讓這部劇收穫了大量的忠實觀眾,被大家視為經典之作。

而胡軍版《天龍八部》拍攝於2003年,此時的中國內地電視劇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可以這麼說胡軍版《天龍八部》的製作水準要明顯優於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但是經典畢竟是經典,裡面畢竟包含著很多的情懷,情懷這個東西就是喜歡念舊,什麼事物都覺得原來的好。

純手工碼字,如果喜歡的話,記得點擊關注“銀色柚子”。


銀色柚子


客觀的說,胡軍版的《天龍八部》已經算是內地武俠片中的一部良心製作了,反應也不錯。就像題主所說,不論是從作品還原度,人物造型還是從服裝、道具、特效方面都不輸於TVB版,而且在外景場面的拍攝上更要比TVB版要強許多。那為什麼現在還會有許多人懟前者呢,我覺得一是質感,二就是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

質感這個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是說人物吧!

先說“天龍三兄弟”中的其他兩位——段譽和虛竹。



其實這兩個版本中的段譽和虛竹不論形象和演繹的神韻都很貼切。黃版中陳浩民,樊少皇與胡版中林志穎,高虎對段譽,虛竹這兩個人物的演繹半斤八兩,不相上下。而且相對而言,林志穎由於自身臉蛋兒更白嫩,他的段公子顯得更文弱,而高虎對於又醜又二的虛竹對的刻畫更勝樊少皇一籌,樊少皇吃虧在有點太帥了。

主要的差別就在於兩個版本的喬峰身上。我們用這兩張劇照先對比一下:

喬峰是一個粗獷豪放,豪氣干雲的漢子,黃日華劍眉虎目,一臉虯髯的外形,加上不怒自威的表情,看上去就霸氣十足。胡軍版喬峰披頭散髮的形象更像是一個丐幫中四五袋弟子,雖然前途無量,但是目前還沒有起一方豪雄那個範兒。仔細觀察,他的眼睛裡似乎還帶著一絲狡黠,臉上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壞笑,這就有和喬峰光明磊落,正氣凜然的氣質不符了,有點跳戲的感覺。還有,其實胡軍的先天嗓音不錯,但是他為了讓自己可以發出更渾厚的聲音,以表現出喬幫主的豪邁,一直在刻意架著嗓子說話,這就有點矯揉造作,適得其反。雖然黃版用的是配音,但效果比胡版要好。另外感覺黃版說話做事更乾脆利落,胡版則顯得有些拖泥帶水。

劇中一些比較重要的配角,黃版也要比胡版出彩,比如鼎鼎大名的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黃版太深入人心了,幾乎成了要搶戲的黃金配角,哪怕即使後來胡版中鳩摩智的形象更符合真實歷史人物的原型,但是也無法撼動前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再者,黃版的配樂太給力了,現在有人總結說黃版喬幫主的帽子中自帶低音炮,雖然有戲謔的成份,但也可以看出配樂給這部武俠劇確實增色不少,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感官刺激。

而胡版《天龍八部》中的音樂好像都記不清其中是什麼調調了。

當然,對於外景,特別是宏大場面的拍攝,由於胡版在內地拍攝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要比黃版更震撼,但整體而言,還是覺得黃版更經典。


田獲三狐


簡單說:我喜歡胡軍版,我90後,兩個版本我都很中肯地看過。

1.胡軍的喬峰是喬峰,黃日華在造型上太差,帽子是幹啥的?鬍子違和感太強。

2.佈景。胡軍版的取景都是真的大山大河,tvb的搭景

3.tvb泛黃的畫面現在沒法看了

4.演技,我覺得都挺好,但是,tvb毀在配音,由於得配國語,你就會發現在所有tvb的劇裡那熟悉的幾個聲音,並且這個配音很突兀,完全沒融合到場景裡,後配的痕跡太明顯。胡軍版很自然。

5.劇情,tvb的劇情和故事開展還是很不錯的。

6.鳩摩智。tvb的鳩摩智的造型,段譽的髮型加上如來佛祖的大耳朵,r u kidding me?吐蕃國的人是漢人模樣?這一點胡軍版的鳩摩智就很到位,像一個異國僧人的模樣。

7.特效,胡軍版完勝。

8.tvb和胡軍版可以說受眾就不是一個人群。也有對香港自然的心理好感。不排除有先入為主,但黃日華版是非常優秀的,胡軍版更適合現在的審美。就好比大家都喜歡蘇有朋的倚天屠龍記,但對鄧超版的毫無感覺;相比鍾漢良的天龍,胡軍版的才更加深入人心,人們總會喜歡自己最開始接觸的,從昭和奧特曼看起的,都會喜歡賽文雷歐艾斯等老一輩奧特曼,而00,10後的孩子會喜歡平成系列歐布,捷德,艾克斯等。


Antwan777


說實話,我還是覺得黃日華版的喬峰才是我心目中的大俠。有人說包頭巾,戴帽子這些減分,根本不存在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英雄的樣子不一樣,這個不用去吹毛求疵。

再說特效和場景,其實你如果提出要比這個,你就已經輸了。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那如果胡軍版的天龍八部還比不上這麼多年之前的黃版,那是不是可以去死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看劇情和演員的演繹,我只是覺得黃日華版的喬峰是我代入感最強的。何況還有神仙姐姐一般的王語嫣,瀟灑的大理世子段譽,古靈精怪的阿紫。一眾演員都很到位。甚至我覺得最妙的是丁春秋,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卻是心腸最毒的。

所以,那時候的TVB真的很用心,因為用心,所以我們很接受。


懶床少爺


80後,兩部都看過,黃日華飾演的喬峰依然無法替代,我覺得有幾個重點原因

1 主題曲,《難唸的經》實在太經典了,不知道你們看不看每集的開頭,前奏一響起,再配上8個慢慢出來的神仙那一段就能讓我起雞皮疙瘩,這太武俠了,就算沒看過的只聽,都是一首好歌,直到今天。

2 國語配音,不得不說TVB的這些配音員的功底了得,每人都能找準演員的節奏,有畫龍點睛的功效,選角(配音員)也很成功,契合了劇中的人物性格。如果是粵語原版,絕對不會有這種效果,不是因為聽不懂粵語,黃日華本人的音色根本就不夠“俠”,(就像李連杰),你可以去試試原版。

3 武俠氛圍,首先我認為演技這個東西,讓觀眾感覺他是在“演”,就已經失敗了。黃版義薄雲天,胡版不可一世,兩位都是好演員硬漢子。有人說胡版更接近原著,但是別忘了,這是打開電視就能看的電視劇,觀眾們更需要一個直插心底的喬峰,不需要太終於原著。還有人說黃版道具簡陋,全是在攝影棚拍的,我覺得這正是TVB拍武俠的精妙之處,簡單的佈景加上演員們的發揮,給人一種親和感。而張紀中的風格,大江大河,大浪滔天,給人的是一種壓迫感,並不是武俠,就像遊戲一樣,畫面好的未必好玩,畫面簡陋的未必不好玩。我覺得,TVB做到了。


電子169749503




作為路人觀眾,有幸這兩部都看過,說說我自己的看法。相對胡軍版的,我更喜歡黃日華版,原因主要有幾點。聲明一下,不是書粉,沒看過原著。

1.服化道 港版的《天龍八部》因為製作週期和預算問題,服裝和道具都很簡單,基本上都是拿曾經其他劇組用過的改改使用,外景能棚拍就棚拍,但是細節的處理卻儘量靠近人物性格和身份,色彩搭配也比較鮮明和諧,看著舒服。而內地胡軍版,除了幾個主角其他的都隨便弄弄,要麼統一陰暗深沉,要麼誇張搞笑讓人瘋癲。同為天山童姥,對比下!



2.演員選角 段譽的儒雅多情,蕭峰的豪氣悲苦,虛竹的膽小善良,這其中最失望的是高虎的虛竹。拋開演技,單從面相看給人的感覺不是溫和的和尚,非常有心機和陰險。而樊少皇的大眼更容易透露出一種不諳世事的無辜和窘迫。作為三大主角之一,虛竹的選角足以讓人決定是否換頻道。



3.群體演技 一部戲除了主角的演技要撐起骨架,還需要眾多的配角來承託其中的血肉。黃日華版出場角色大大小小都是磨鍊多年的老手,經常可以在很多劇目裡看到他們的演繹。他/她能夠在我們觀看劇照時一眼認出這是什麼角色,這就很厲害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黃版,至今二十幾年依舊能夠認出。李國麟,劉玉翠…這些名字你可能不知是誰,但看他們圖片一定知道會“啊,是他/她”。這就是演技的體現,這就是實力!



4.配樂 看過黃版,一定記得出場自帶音響的喬幫主,讓人期待那套熱血沸騰的降龍十八掌!以及到現在都榜上有名的難唱的主題曲《難唸的經》。還有每個關鍵時刻的背景音樂,推動劇情,讓人沉迷。還有多少人記得胡版主題曲是什麼旋律?

5.特效 對,就是那個炫酷的五毛特效。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斗轉星移,吸星大法,凌波微步,……這些曾經伏在紙面的武俠絕世功夫,被製作出來,呈現在我們眼前,閃瞎雙眼。即使在今天看來,搭配演技,依舊不落後,不出戲。



6.製作 有了好故事,需要編劇修改成可以拍的劇本,需要導演決定怎麼講故事,需要剪輯成節奏緊迫的好戲,字幕、校對等一切與之相關的工作都很重要。反面教材《西遊記後傳》,很好的故事,很棒的創意,在線的演技,俊男美女,精彩的動作設計,居然敗給了3連重複的打鬥畫面,太可惜了!差一步封神!主題曲也不錯。



7.情懷 我們這一些7080後,先看的97黃版,在如此優秀的作品薰陶下,如果後面的繼承者們沒有太多的進步或突破,是很難讓人將記憶裡的完美故事替代或刪除的。先來的比較有優勢,但不代表後面的完全沒有可能超越。 更多的是現在畫面製作越發精良,可故事講的越來越乏味了。胡軍版的也很精彩,而其他新的版本……

以上是我的個人淺見,希望看見更多精彩有意思的劇本能夠好好拍出來。加油!


泡粑小子


說實話 香港比內地更懂武俠 宋朝 封建社會的發展的頂峰 胡軍版的喬峰 居然能夠披頭散髮走在大街上 真的不敢想象化妝師咋想的 看看央視版水滸 就算是梁山土匪都不敢披頭散髮 古代 男子20歲成為弱冠 意思是要戴帽子或者髮髻 是絕對不可能披頭散髮的 張大鬍子的武俠劇 化妝上太超前了 甚至覺得都非主流了 拍到最後 武俠不像武俠 偶像不像偶像 拍成了四不像 武俠不是說忠於原著就嘴好 而是要演出武俠的精髓 金庸老爺子的武俠 體現的就是一個“俠”字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而TVB拍的武俠 包括之前香港拍的霍元甲 陳真 要說百分之八十都是杜撰的 但為何那麼經典 因為拍出了那種愛國精髓 黃日華的喬峰 那種家國情仇演繹的要比胡軍到位 黃日華的喬峰 自殺時那種無奈的眼神 真的感覺讓人很心疼


一生摯愛利物浦


我來談談個人看法吧

武俠劇本來是虛構的,一種虛構的劇人物場景如果過於寫實難免會讓人產生遺憾,因為失去幻想的參照和空間,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小說比電視好看,就是因為小說能給你無窮的想象空間,所以個人人為武俠劇既不能像仙俠劇特效滿天飛,但也不能完全沒特效。

胡軍版人物造型太分明,要麼太頹廢,要麼太華麗,武功特效缺乏視覺觀感,人物場景看上去太寫實,沒有一點金庸武俠世界的感覺,不知道的還以為看的水滸傳,在配音方面,胡軍版沒有一首拿的出手的配樂,提不起勁,入不了情,黃版不說了,自帶bgm不是瞎吹的,在攝影方面,胡軍版的背景虛化明顯沒做好,這是武俠劇的大忌,另外色彩方面,黃版的暖色調明顯比胡軍版的冷色調看上去更有俠的感覺

總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於我這種喜歡超現實的武俠迷來說,確實不喜歡胡軍版的寫實手法拍的武俠劇,請見諒!











bastonyou


我是90後,說實話我真的看不慣內地的翻拍劇,演員水平差,服裝設計差,背景音樂差,跟港劇沒法比,不過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不一樣,所以風格也不同,小編我承認有先入為主的因素在裡面作怪!

黃日華版本的演員都角色都選的不錯,喬峰的英雄氣概,虛竹的憨厚老實,段譽的書生氣質,王語嫣的痴情美麗,阿紫的刁蠻任性都深入人心,當然還有畫龍點晴的背景音樂,音樂響起,我們都知道好戲開場了!



內地儘管服飾奢華,造型講究,場景獨特,但卻缺乏一種味道,一種武俠風範,更多的讓人覺得在演戲,而且內地戲都比較柔和,直白點就是一個情節拖很長,鋪墊很長。還有一個就是打鬥戲不夠精彩,沒有真槍實彈觀眾並不買賬,內地劇往往加了太多的特效,顯得不夠真實不夠刺激。


所以小編覺得香港版本真的是完爆內地,《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些經典武俠劇我只看香港的,但是如果說講婆媳關係和抗日劇,那肯定是內地拍得更好,還是那句話,文化不同,審美不同!


愛八卦的奇女子


喜歡黃日華版大都是先入為主,不可否認港版演技稍勝大陸一籌,但我還是喜歡胡軍版!先說港版一些缺點

1黃日華版發招自帶bgm太過中二還有五毛特效讓人不能入戲.

2場景搭棚太過兒戲某某山就是一個墳土頭子不夠恢宏

3人物太少不說主角演來演去那麼幾個人Cosplay,群眾也是堂堂武林大會加上八大門派就他媽十幾個人簡直過家家

4武打動作設計不行,追人永遠是在別人頭頂一個空翻落地就追到然後轉過身萬年套路用的太多

5以上缺點正好是大陸的優點,別說什麼黃日華有豪氣那個帽子帶起來就像個憨皮看看胡軍版最後少林寺大戰配上中國古風的BGM有種氣勢磅礴生死看淡的霸氣。黃日華版演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