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2018年,對整個相聲百年曆史來說,可能是平凡的一年,但是對當前相聲行業的發展,卻起著不平凡的作用。這一年的相聲界發生很多很多的事兒,有些事兒也許對觀眾來說微不足道,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整個相聲行業的發展,有些事兒在網上發酵爭論激烈,卻也未必能攪亂相聲這一池春水。這一年,有感動,有爭論,有突破,也有遺憾。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相聲有新人

《相聲有新人》熱播,相聲一家人成最美願景

2018年8月份,《相聲有新人》在東方衛視熱映,成為全國首檔相聲競演類綜藝。最終,德雲社的孟鶴堂和周九良實力奪魁,而其他選手如金菲陳曦、謝金李鶴東、竇晨光常鵬旭等都一戰成名,收穫大量粉絲。

《相聲有新人》對整個相聲界來說都有著不平凡的意義,這檔綜藝由郭德綱和張國立領銜召喚師,在東方衛視平臺播放,曝光度極高。通過這檔綜藝節目,大量青年相聲演員脫穎而出,將自己的實力展現在電視觀眾面前,收穫無數粉絲,更為各自的小劇場拉攏更多的現場觀眾。通過這檔節目,讓我們知道,相聲這門手藝,還有這麼多優秀的年輕演員在堅持,即使很多人一直在虧損,但是發揚這門藝術的初心卻從未改變。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相聲一家人

同時期還有天津衛視的《笑禮相迎》,中央電視臺的《相聲小品大賽》等節目上映,但在影響力和推廣度等都不及《相聲有新人》,央視的《相聲大賽》更是依舊以主旋律、感情反轉催淚為主,被稱為給春晚輸送演員的前奏曲。

《相聲有新人》在同時期綜藝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廣電總局第三季度創新創優嘉獎的十萬元獎金,筆者覺得這不僅是對這檔綜藝的認可,更是對整個相聲行業發展的認可,相聲的未來,依舊可期。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張雲雷成相聲界流量明星

張雲雷開相聲流量明星先河,專場演出熒光閃爍堪比演唱會

2018年,如果您還不知道張雲雷,那您應該看不到這句話,因為您壓根也點不進來這篇文章。對相聲稍微有點了解的觀眾應該時常被“張雲雷”刷屏。2018年,“張雲雷”這個關鍵字在各家指數排行上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甚至經常在熱度方面超越了師父郭德綱和師弟岳雲鵬,這一“張雲雷現象”的爭議甚囂塵上。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張雲雷

很多人都不理解張雲雷為何能一夜成名,其實筆者之前大概聊過張雲雷現象。張雲雷的走紅,以及成為流量明星的現象,更像是營銷的結果。郭德綱其實深諳營銷和運作的技巧,從張雲雷登上《笑傲江湖》以及隨後墜樓事件開始,圍繞著張雲雷的營銷從未停止。張雲雷作為一個僅能以“唱”撐門面的相聲演員,能火到現在這種程度,其實是比較匪夷所思的事情,筆者不能否認張雲雷唱功的優秀,像小曲小調、太平歌詞、京韻大鼓、西河大鼓等等,張雲雷表現出的都是很高的水準,但是相聲演員最重要的“說”和“逗”上,卻未必及得上很多德雲社其他師兄弟。

無論如何,張雲雷火了,不爭的事實。張雲雷也成為了相聲界第一個流量明星,以後還會不會有更多相聲流量明星,筆者不得而知,筆者只希望張雲雷能好好說相聲,說好的相聲,為相聲行業的發展最初貢獻,不負觀眾的認可和師長的教誨。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公式相聲李宏燁

公式相聲一夜爆火,李宏燁炒作成名,新語相聲前路茫茫

2018,如果您沒聽過李宏燁,沒聽說過“公式相聲”,說明您可能根本不上網。《相聲有新人》第一期播出之後,“公式相聲”這一次新詞橫空出世,引來的卻是網友和相聲從業人員瘋狂的diss,筆者不少不了解相聲的朋友都過來問,“李宏燁到底是誰?”“怎麼還有人這麼說相聲?”

在《相聲有新人》中,李宏燁對整個相聲行業的質疑,其實可以說是有根據的,甚至是擲地有聲的,相聲的發展舉步維艱,網絡段子拼湊、缺乏創新精神等等,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這些都是擺在相聲從業者面前的難題。但是李宏燁的表現以及他的“公式相聲”理論,卻並不能解決這一實際問題,這也是他被網友和相聲演員懟的根本原因。

其實後來筆者慢慢了解了李博士的心態,也瞭解了他的堅持,但是筆者仍然無法認同李宏燁博士,李博士的表演真的太稚嫩了,而“公式”這一套也未必禁得住時間的推敲。經過了最初的熱度炒作,如今的李宏燁已經歸於沉寂,現在每天轉發一些新語相聲的視頻,再自己誇自己幾句。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名家隕落

相聲名家相繼隕落,行業傳承危機重重

2018年,相聲界名家出現集中式隕落,不少相聲巨星先後離世。魏文華、常寶華、劉文步、張文霞、謝天順、師勝傑、吳兆南、尹笑聲、常貴田等等,每當讀到這些名字,筆者都覺得心疼,這些都曾是相聲界碩果僅存的名家啊。

常寶華和常貴田兩位常氏相聲代表人物離開,常氏一門已經人丁凋零,常氏第四代常遠仍堅持喜劇卻也很少出演相聲了。

隨著尹笑聲先生的離世,寶字輩的前輩只剩下馬志明、田立禾等僅有的幾位。吳兆南先生作為侯寶林的高徒,為臺灣相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18相聲圈盤點,相聲有新人熱播,大量名家隕落,張雲雷流量稱霸

師勝傑

師勝傑先生的藝術水平在同輩中極高,是那個時代和侯耀文先生水平相當的藝術家,卻因遠離京津兩地而沒有更加突出的表現,“平生壯志三更夢、萬里秋風一雁哀”,郭德綱一副輓聯寫盡了師先生壯志難酬的一生。

相聲這個行業,最講究傳承,師父傳授徒弟,一輩輩的傳習,才有了今天的大家聽到的相聲。而隨著相聲名家的不斷離開,如今的相聲可能面臨斷層的危機。儘管德雲社發展的越來越火,郭德綱的弟子更把商演開遍了中國甚至世界各地,但是相聲還是需要更多方面的力量,需要更多的種類和分支。

2018馬上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裡,希望相聲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帶給每一位觀眾更多的快樂,希望前輩名家保重身體,相聲需要您們更好的傳承。聽聞楊少華先生將登春晚舞臺獻藝,不勝感慨,今年相聲界最響亮的一個哏,便是楊老爺子“要交稅”,這裡唯有祝福老人家們都身體健康。2018,您有什麼跟相聲有關的故事分享?2019,您對相聲又有什麼願景,不妨分享出來,大家一起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