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分析:處在分岔路口的波切蒂諾!

接連在伯恩利、切爾西、阿森納身上丟失8分,與榜首差距多達10分,聯賽盃、足總盃雙線出局,熱刺在國內賽場再一次全軍覆沒,雖然在歐冠成功擊敗近況低迷的多特蒙德晉級八強,但一般人仍然認為波切蒂諾又將迎來四大皆空的賽季。

自2014年接手以來,波切蒂諾對熱刺的提升有目共睹,阿根廷人將熱刺有限的人員重組整合,將歐陸化足球的模式植根在球隊當中,使這支北倫敦球隊搖身一變成為英超一支兼具競爭力與風格辨識度明確的球隊。

不過波切蒂諾近來的“怨氣”越來越頻密,在兩個轉會窗的碌碌無為,以至於新球場遲遲未能落成、幾乎肯定未來將為球場的支出“償還”的情況下,這支熱刺的主教練也不禁發出“需要魔法才能奪冠”的言論,聯想起皇家馬德里、曼聯、國際米蘭的帥位問題,不禁讓人想到波切蒂諾已萌生去意。

詳細分析:處在分岔路口的波切蒂諾!

十號半的不足,風格製造瓶頸

高強度壓迫、猛烈的身體對抗、頻繁的攻守轉換以及突破、組織和配合,自西班牙人年代開始,波切蒂諾就憑藉明確的足球風格引起了各大球隊的注意,英超的競爭環境以及熱刺提供的人員,讓波切蒂諾剪除了部分不協調的戰術枝葉,滲入了英超多元足球的戰術內涵。

波切蒂諾通過減少傳控的時間以適應英超的高速節奏,進一步將自己手上的壓迫流打法深化成為控制節奏的手段,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球員個人創造能力的發揮空間,給予突破、組織的自由度,形成了一種“中鋒-邊鋒-中場”三層流動的戰術風格,在南安普頓時期令人眼前一亮,在熱刺時代更加光芒四射。

不過重視“能突、能傳”的十號半球員,雖然可以在高節奏中創造大量的進球機會從而殺死對手,但面對擅長低位防守的球隊,就很容易陷入圍攻不進的泥沼當中。熱刺以往賽季在強強對話中有不錯的競爭力,卻偏偏在意想不到的對手身上接連失分,葬送好局,原因就在這裡。

十號半的打法讓熱刺一躍而成“BIG6”,卻同時成為熱刺舉起獎盃的巨大障礙。

詳細分析:處在分岔路口的波切蒂諾!

低節奏換高分數,克洛普前車可鑑

克洛普與波切蒂諾一直被視為風格相近的兩位主教練,前者更注重反搶後的無球移動,後者則更重視得球后的空間創造,但追本溯源,兩者同樣強調高節奏的轉換,同樣強調高位壓迫,令英超賽場一度瀰漫起“誰跑得多誰贏”的熱潮。

不過接連的失利讓克洛普意識到防守穩定性以及圍攻的手段才是聯賽長跑的奪冠本錢,自上賽季初以庫蒂尼奧為重心調教圍攻節奏,到本賽季頻繁使用工兵中場奠定“7 +3”打法,克洛普在大幅調整戰術後取得的進步效果顯著。

熱刺雖然有埃裡克森與阿里等具備組織能力的球員,但兩者在節奏掌控方面的缺失非常明顯,熱刺往往無法在陣地戰中通過長短傳調度對手防線找到致勝的機會。另一方面,替補席上的略倫特雖然有攻城拔寨的特質,但熱刺很少能夠充分利用他門前的高空優勢,球員們過分執著先突破才傳球以達到高效率的想法,最終影響了圍攻的銳利度。

熱刺要在爭冠長跑中得到更多的本錢,怎樣提升穩定性,是球隊需要考量的方向。

詳細分析:處在分岔路口的波切蒂諾!

另覓挑戰與留守改造?

皇家馬德里多次邀請,虛位以待、索爾斯克亞連斬強敵卻遲遲未能落實,國際米蘭急需擅長整合資源以及建立風格的名帥加盟,大巴黎在連續歐冠失敗之後已經到了陣容改造的關口,波切蒂諾夏天可以選擇的球隊很多,每一支都有能力與權力讓他打造心中的理想球隊,在對俱樂部主席列維節儉行事的怨言爆發,手下眾將也因年薪問題萌生去意,波切蒂諾似乎有不少另覓挑戰的理由,47歲的阿根廷人是時候奪取獎盃去充實自己的生涯履歷了、也是時候在其他球隊中謀求挑戰了。

不過,皇家馬德里的耐性有限,國際米蘭也容不下任何犯錯,大巴黎在財政公平策略下舉步為艱,波切蒂諾要在外挑戰也有不少的隱憂,留下改造熱刺確實是最為穩妥的方向,在有限的資源下,怎樣通過高價放棄球星換取新人加強陣容,怎樣調整打法完成英超的挑戰,對波切蒂諾而言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