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近期,《第一财经》炮制的2018年“新一线"又甩饼出炉了(题外话,才4月份,它就如何可以神预测2018年了呢)。这个新一线本是城市商业魅力概念,却在被偷换概念,与传统一二线蹭脸。其实,所谓“商业魅力"的评价指标也不全面,而且多是对标成都选择的。《第一财经》某人前几天还在电视上辩解,但很快便被人刨出底子,原来这又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城市运作。

其实,国内一直有比较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数,比如4月初,国家发改委就曾发布一份《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涵盖200多项指标和200多个城市。当是,这在成都媒体是见不着的。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梳理下近十年来国内的媒体发展,成都的城市运作令人"刮目相看",因为它是这十年的炒作名星。本文采摘《发明与创新》杂志的文章《从案例看成都城市营销的得与失》以飨读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和告诫。

一、成都城市营销的几个案例

(一)关于几次集中主题策划

第四城、红粉第一城(包括如今的"新一线") 等几个营销案例,对于争取眼球,获得关注度起到一定效果。

这些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策划,均采用了概念营销、集中轰炸(短时间内媒体集中报道)、里应外合(本地、外地媒体配合宣传)的策略,给人以较为深刻、鲜明的印象。

但在营销中,也暴露出概念模糊、定位不准、过分倚重宣传层面等问题。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 1】第四城

广东媒体《新周刊》2000年第18期推出了臭名昭著的“第四城”专刊,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的荒谬逻辑,并推论出成都是中国第四城的结论。该期杂志甚至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城市“口水仗”。以致主编封新城去重庆考察时,也一再声称“准备向重庆人民认错”。 至今,那本“第四城”专刊仍被捧为成都市民和媒体的圣经,这难说不是“早有预谋”?

1990年代中期,成都GDP首次接近重庆。成都大小媒体大呼成都超过重庆、成为新的“西南王”。而当时四川媒体几乎看不到重庆新闻,似乎恨不得重庆早点分出去一样。“第四城”叫响之后,从未进入过十大城市之列、当时规模尚排西部第三的成都,似乎已被当地媒体和市民当作全国公认的第四大城市。在集体亢奋和自我麻醉状态中出现大量文章,例如:“作为第四大城市的成都为什么不设置几条通宵营运的公交线路呢?”(《天府早报》2008年03月28日)

为了巩固“第四城”,媒体还进一步圆话,《成都,文化名流难忘的地方》(张放,《龙门阵》2005年第12期):“成都作为"第四城"的概念并非近年才由《新周刊》提出来,早在1940年代,朱自清先生一篇题为《成都诗》的散文中,开头一句就是‘据说成都是中国第四大城’。”于是“据说”成了铁证。成都媒体很善于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在这种声势下,成都巧秒应用省外媒体,用第三方口吻直接或间接炒作,形成大假象,以至于习惯于采用"媒体热度摘要"来(肤浅地)了解中国的外国媒体也带入坑中,2007年2月19日《TIME》杂志《Welcome to China's China》一文中这样描述:As China's fourth largest city, it is catching up to the world's richest at a blistering pace. (作为中国第四大城市,它正以极高的速度追赶世界最富裕的城市。)

但辛辛苦苦策划的第四城,在外地反响如何呢?清华大学教授阎旭认为,秋北京、夜上海、雾重庆、雨贵阳,如果你做不了第一,就别做第二。由于信息时代的高度便捷化,巨大的内地与沿海的整体落差并不能让大众无视。时间的好处,可以让浮尘落下。一时的疯狂,导致成都“第四城”概念,最终成为大众的茶余饭后,和城市营销上的重大失误。

【2】东方伊甸园

继“第四城”后,“东方伊甸园”一时间又挤满了当地报刊杂志。《梦幻天府——东方伊甸园》(林文询,《四川省情》2004年第5期)写道:“没办法,‘东方伊甸园’这个美名,我们想推都推不掉。”《东方伊甸园成都》(李华,《经营管理者》2007年第5期)中写道:“如果把中国东部海岸线比做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一张弓,长江流域经济带是这张弓上的利箭,那么,成都的爆发力将成为决定这支利箭射程远近的关键。”这话早在1990年代后期就被用于重庆,移花接木并无新意。 因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沿海形成的满弓待射,上海、武汉、重庆才是三大核心。

细看“东方伊甸园”,不难发其宣传定位有些模糊,是休闲之都、是旅游之都,还是经济活力?连中小学生也深受其害,《梦幻天府·写意成都》(依然,《新作文·初中版》2005年第1&2期)中 “饮食男女”部分:“到北京才发现自己官小,到深圳才发现自己钱少,到海南才发现自己身体不好,到成都才发现自己结婚太早。”这不仅再一次盗用了1990年代流行于重庆市井的俗语,而且还增加了严重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海南发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引以为自豪的东西还包括 “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喝点盖碗茶,看点歪录像”等。

当然,这自然也最终是流产的自我炒作。

【3】超女第一城

“超女第一城”策划属于最典型的“病急乱投医”。2006年10月1日,《成都晚报》刊出《成都:从“第四城”到“第一城”》:“近几年成都在中国最叫得响的称呼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第四城’;而今,因李宇春们之故,‘超女第一城’,抑或“娱乐第一城”的头衔,已经响彻全中国乃至海外华人世界。”

可是,超女的审美观并不受大众认同,后来成都也无可避免地烙下了负面印迹,真是天意么?后来,超女降温了,学术超男易中天又火了。顺理成章的,易中天大谈经济社会发展的《成都方式》就迅速面世了,有读者大概已经想到其中原委了。可惜,审美疲劳了吧,居然这次都悄悄收场了。

【4】红粉第一城

2001年,《舞台与人生》将“中国红粉第一城”的称号送给成都,因为成都大面积覆盖“粉矿资源”。在长达40页的专题中,有五大城市的“红粉”大比拼:北京女人拒绝细腻,最好远观;上海女人婚后就成了豆腐渣;广州女人性感;而入口甜而清爽、口感微辣,像百事可乐,是四川辣妹子特有的风味,成都女孩的美十分妥帖,不做作不摆态,十个男人九个爱,还有一个在摇摆。

细究下来,《新周刊》“第四城”专刊无疑给了《舞台与人生》很大启发:成都“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当然,这同样是1980年代早就流行于重庆市井的“名言”,如今硬扯到成都身上,是否表明了杂志的创意枯竭?

《优雅》2001年第2期专题《成都:红粉第一城》:“成都女人则是百事可乐,你选择,你喜欢。”报纸也来凑热闹——《华西都市报》称:“成都向人们印象中拥有美女最多的一些城市发出了 ‘挑战书’。正因为有了如此可爱的成都红粉,所以难免有‘模拟可乐’——重庆女子的出现。”外地的《城市画报》2001年第11期更是里应外合,刊出《成都美人计》:“有空到成都来住住。这听起来像一句温柔而有杀伤力的广告语,事实上也是。” 在这起近乎于闹剧的策划中,媒体们为了证明“成都美女甲天下”,罗列了十大四川美女,包括刘晓庆、邓婕、蒋勤勤、翁虹和一些选美冠军等。可惜都是重庆人,虽然她们通常被认作“川妹子”。和偷换概念的“重庆火锅=四川火锅,四川=成都”一样,这次的论证仍然那么苍白。

毕竟哈尔滨和重庆是头号美女产地早已是大众心智,这种炒作性话题,自然耐不住大众心智的评判,也只能自娱自乐。

【5】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老谋子”拍的形象片中那句情人般的呓语:“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句话似乎并不怎么样,丝毫没有体现出城市特色,以致被人揶揄为“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形象片中男女主角都是外地人也凸显了某种尴尬。就和张大导演后期电影作品一样,套路化的手法游离于深刻之外。不过,老媒子的创意,还是给予了成都媒体不少灵感,并对成都的市井生活文化和生活态度有了那么一丝点化。

(二)非集中策划宣传案例

非集中策划宣传,显露出一些盲目自大的论调,如:“四川人为全世界做菜”、成都规模将四倍于纽约、东方巴黎、东方威尼斯等,不一一评判。

【1】四倍纽约

2003年10月21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规划向东向南发展,面积将四倍于纽约》:“一个未来的特大型城市的轮廓已清晰可见。届时,成都都市区内的人口规模将达到800万人,仅都市区的面积就将近美国纽约的4倍,比日本东京也大了约1500平方公里!”而在同年发表的《成都:三环推动城市战略》

【2】西部老大

重庆恢复直辖后,从惊呼天塌下来,到盲目自大,成都媒体只用了几年时间。

2007年9月22日的《华西都市报》说:“近年来,作为西部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的成都,越来越被全国乃至全球所瞩目。成都,正由‘中国私车第三城’向‘中国汽车第三极’转变,成都,正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基地。”这已经与几年前“重庆直辖后,四川汽车工业几近为零”的论调大相径庭。

《成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调查分析以及发展规划》(刘章明、赵哲、罗华,《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 2007年第9期)一文称:“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龙头城市,在对祖国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任务。”目前国家对西部城市的最高定位只出现了 “中国重要中心城市”,而且并非成都。西部龙头、西部中心,岂可自封?

类似的还有《西安、成都、重庆、谁将成为西部龙头?》(郑文,《四川文化报》2000年8月10日),以及《成都欲做西部“老大”》(成尚轩、罗军,《中国改革报》2003年9月4日)

【3】 国际大都市

《东方伊甸园成都》(李华,《经营管理者》2007年第5期)一文称:“而今,(成都)已成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连上帝也无法拒绝其独有的魅力。”这里的国际化的大都市连同围墙上褪色的“建设国际大都市”标语,与全国其他55个要建成的“国际大都市”一样,仅作谈资,不深入解读。

二、城市营销宣传中的不足

(一)“排他”倾向

《把成都建设成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中心的战略设想》(陈钊,《理论与改革》1999年第4期)一文称:要把成都建设为中国西部增长极,必须“扩大舆论宣传”,“做好形象宣传和造声势工作”。看样子是落到实处了。文章指出,成都便于同时向西南和西北辐射,应成为西部经济中心。该文还还自做多情地给重庆封了个西南经济中心,并武断地得出结论:“重庆没有成都平原经济区这样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并且重庆相对于西部的地理区位明显次于成都。” 一些成都媒体的“排他”情绪,特别是“敌渝”情绪,在重庆恢复直辖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008年1月9日,《四川日报》载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千古绝唱,一直把四川交通的落后状况定格在世人心中。枢纽之争只争朝夕,如果不抢先一步,一旦枢纽旁落他家,物流形成走向,再想改变就难上加难。” 这种观念,实在难显大局。

根据国家部署,一旦在其他更具优势的城市形成中心、枢纽,更利于产业向西部转移,更符合物流走向,物流成本更低,更利于辐射川东、川南、川中,为什么一定要阻碍这种“物流走向”?枢纽旁落了,就不利于四川了?无论各类机构是否说了一些本位主义的话,媒体都不应在其中推波助澜。

(二)对不同观点的态度

《天府早报》2007年12月26日刊出《拿“天府”作秀? 专家:这样的评选送它荒唐二字》。缘起《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圈点新天府”活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据说成都市民纷纷指责该杂志 “作秀”,报纸还开通“捍卫‘天府’”热线,声称是保卫千年巴蜀文化。专家也出来表态。段渝称“成都气候好,物产丰富,人心包容。这一点,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地方超过成都。”

事实上,历史上有七个天府之国。而今人们的活动范围、生态观念、文明程度、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综合考虑,不回避成都的大气污染指数和冬寒夏炎的气候,比成都更具优势的地区并非没有,然而这些天府却甚少炒作。

(三)自大的表现:妄自菲薄

西部大开发,甚至中西部,各地区各显神通,相互竞争。媒体如果不正确处理好城市关系,直接后果就是一会儿放大自己发展的负面、放大兄弟城市的正面;一会儿又放大自己的光芒、放大兄弟城市的不足。自大与自卑是如影随形的兄弟。

2010年华讯财经转发的成都新闻,报道中称成都进出口总额中西部第一。其实,稍查数据就知道,武汉和重庆都是中西部进出口大户,以重庆为例,四川全省的进出口就没超过重庆。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评价一座城市,应是多维的。灵敏地捕捉新闻是职业技能,准确地表达和合理地应用是职业操字。比如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在浩瀚的中华历史中,中原才是历史圣地的聚地。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三、对改进城市营销宣传的期望

笔者不得不承认,把熊猫作为名片是成都营销最为成功的地方。

并不是大熊猫产地的成都,自1980年代起成功的营销,有效的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就如九寨沟、峨眉山、三星堆,其实都不在成都境内,却让人想到成都。

但是,城市宣传中的不足也需要改进。人们对成都的印象应该是什么呢?是《华阳国志》中的“性轻扬,喜浮夸”、“器小而易满”? 或是诗人何其芳的《成都,让我把你摇醒》? 还是大跃进时期《四川青年报》报道红光公社中稻亩产万斤的“卫星”? 或是外地人口中的“清蒸熊猫”典故?显然都不是。

那么,笔者希望,在塑造城市新形象过程中,策划操纵痕迹不要过于明显,一定要诚实。应当看到,在成都已经进行的系列城市营销中,偏重于夸张、感性的宣传,有效的宣传对象只能是文化和思维层次较低的民众,难以打动高文化层次的理性群体。这种低层次的叫卖营销也丝毫不能体现出对资本的吸引力,起不到城市营销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依笔者愚见,务实、理性、诚实,应当是成都城市营销的改进方向。 再者,请媒体不要再宣扬小富即安了,迂腐文人的节奏离时代日益遥远,他们可以享受 “成都省”的闲暇时光,但请不要影响民众。希望几十年前傅崇矩《成都人之性情积习》中描述的场景不要改头换面的出现。盆地本位,蜀犬吠日也不要有了。请不要把别人的客套话当作炫耀的资本,而是作为自勉的动力。

最后,要谈谈对记者们的期望:《北梦琐言》一书中以《东、西川人轻薄》条记载:“ 蜀东、西川之人,常互相轻薄。西川人言:‘梓州者,乃我东门之草市也,岂得与我为耦哉?’” 东、西川人相互轻薄虽有历史传统,但也不要发扬光大。对于对手,特别是对于重庆这样一座曾为四川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黄牛”城市,要有感恩之心。

虽然现行体制下,新闻专业学侧重理论,但我还是希望记者们能加强内功修炼。不要老是犯常识性错误,如动辄“从来”、“一直”、"自古"、“最”、"唯一“……。千万别以为寓言故事中不能做到的自己能做到,比如"掩耳盗铃",也不要迷信专家。“专家”在成渝地区画个椭圆,就成了双中心经济圈?

总之,避免排他、本位、盲目自大,通过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克服浮躁心态,走精准传播之路,方可塑造健康、活力、真实的城市形象。

从案例看城市营销的得与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