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箱行業已超美國成全球第一

中國紙箱行業已超美國成全球第一

得益於中國經濟過去數十年內的騰飛,中國瓦楞紙箱行業已經超過美國,發展成為全球範圍內毫無爭議的領頭羊。

“2020年,中國包裝業的產值將達到2.5萬億”“2017年紙包裝用紙量超過了7000萬噸,其中紙箱用紙量超過5000萬噸”“聯合國環境發展署2014年曾發出報告指出,因為紙箱的發明,全世界共減少了30億噸糧食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失,約佔每年世界糧食總產量的30%”……如上數據和案例來自於中國造紙可持續發展論壇暨《中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佈儀式上舉辦的以“綠色與包裝”為話題的重磅對話環節中。

如此龐大的產值規模之下,包裝造紙業所承載的綠色環保與科研創新需求無需贅言。在這場對話中,中國造紙學會常務副會長曹振雷教授作為嘉賓主持,與6位來自產學研用方面的嘉賓,共同圍繞資源、環境、結構、需求、原料、科學等多個關鍵詞展開了別開生面的研討。

飛速發展,中國瓦楞紙箱行業已超美國

“2.5萬億”“7000萬噸”“30億噸”這些數據不僅直觀反映了我國包裝業、造紙業的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更是間接證明了其在生產消費活動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尤其是在經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電商經濟和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使包裝行業產生了更大的變化。

據中國包裝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躍中介紹,我國的現代包裝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1980年產值為72億人民幣,經過40餘年的發展,到2018年我國包裝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703.23億。“得益於中國經濟過去數十年內的騰飛,中國瓦楞紙箱行業已經超過美國,發展成為全球範圍內毫無爭議的領頭羊。”王躍中如是說。

在所有包裝種類當中,紙包裝是主要分類之一,產值約佔包裝整體產值的三分之一,應用範圍更是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據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錢毅介紹,2017年紙包裝用紙量超過7000萬噸,其中紙包裝箱約有5000萬噸。如何更形象地理解這些數字?錢毅以當前火熱的快遞包裝紙盒進行了對比。“據相關部門統計,2017年我國快遞包裹量為400億個,其中紙箱量為140億個,摺合成包裝紙重量不到100萬噸,只佔到了紙箱產量不到2%。”錢毅說。

成本低、易於規模化生產、綠色環保、便於回收是紙質包裝的諸多優勢,因而紙質包裝的應用領域將會越來越廣。王躍中認為,紙包裝客戶市場如電商、快遞的迅猛發展和智能包裝等新產品的出現,為紙包裝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錢毅認為,紙質包裝因其環保可回收利用的特點,正逐漸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原材料短缺是紙價波動主因

紙價波動帶給包裝企業很大困擾

雖然每天都與紙打交道,但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實造紙的主要原材料是廢紙。由於我國林木原材料的嚴重匱乏以及國內廢紙的回收率較低,廢紙的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較為依賴國外廢紙的進口。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固廢進口的限制,我國造紙業原材料的來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017年以來,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紙價經歷了一段“過山車式”的波動。甚至有人說,炒房炒股不如炒紙。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對紙價波動原因進行了分析:“價格的變化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是市場需求持續,另一方面是進口廢紙量減少,導致國內造紙原料不足,造成國內廢紙價格飆升,造紙企業生產成本急劇上升,從而帶動成品紙價格上升。甚至階段性、局部性出現了供應短缺的問題。”

“廢紙和紙板是支撐我國造紙工業的主要原料,約佔造紙原材料的65%以上,嚴格來說優質廢紙和紙板不能稱為‘廢物’‘垃圾’或‘固廢’,應稱為‘回用纖維’,是國際公認的造紙最環保且質優價廉的不可缺的原料,不能把優質進口廢紙和紙板(含雜率0.5%以下)包括在洋垃圾的範圍內。”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克復表示。

張茵建議,希望國家能夠保留40%左右的進口廢紙量,使行業的原材料供應做到基本平衡,保持行業健康發展。陳克復表示,造紙業要加強廢紙的回收利用,抓緊對廢紙的替代物的研究,要在造紙原料的多樣性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作為紙包裝生產企業的代表,東莞黃氏錦輝紙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勝雄對此非常關注並表示了與上游造紙企業共建良性發展生態的願望。他表示,成品紙價格大幅波動給包裝企業造成了困擾,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作為包裝企業,非常希望上下游共同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良性健康的發展,共同為“中國製造”產業鏈做好配套和服務。

紙質包裝仍是用戶第一選擇

清潔生產取得巨大成就

“從全生命週期看,紙質包裝是一個減低碳排放的產品,是一種從綠色到綠色的包裝材料。”錢毅表示,因為紙包裝來源可再生材料,在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紙質包裝逐漸成為第一選擇,一些消費者甚至寧願犧牲產品的性能,也要考慮到包裝對環境的影響,開始放棄一些高碳排放的包裝材料。

但當說到造紙業,很多人仍然會將其貼上“高耗能”“高汙染”的標籤。中國清潔生產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段寧表示:“近年來,我國造紙業淘汰了落後產能4000多萬噸,並大力引進清潔能源設備,行業的清潔生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中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顯示,現代造紙工業具有典型循環經濟屬性,已發展成一個完整的資源可循環、低能耗、低排放、可實現自然界碳循環的循環經濟體系,是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循環經濟特徵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40年前,像在我老家四川,造紙廠排出廢物汙染確實很嚴重。現在來看,造紙行業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汙染來講,跟1999年相比,造紙行業單位產品的工業造紙排放量從103億立方米降到了22億立方米。”作為中國清潔生產的奠基人之一,段寧以親身經歷與數據進行證明。

當前,我國造紙業已經在綠色環保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擺脫了高汙染、高能耗的帽子。段寧建議,造紙企業在今後的生產中仍要嚴防汙染事故的發生,提高人員素質,努力將汙染繼續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