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五年未見成效!陽普醫療2018年預虧超億 上市十年最慘

中國網財經3月8日訊(記者嚴鑫)去年因“涉嫌內幕交易 實控人被罰”而被人關注的陽普醫療,近日公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再次成為被關注焦點。

陽普醫療2018年營收5.50億元,同比增長0.06%;淨利潤-1.26億元,同比下降1228.20%,較上年同期1115.85萬元由盈轉虧,上市十年的“成績單”裡出現了最為慘痛的業績。

上市十年出現首虧

對於2018年業績出現首虧,陽普醫療解釋稱,主要是公司對2018年度末存在的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和資產減值測試。公告顯示,2018年度,陽普醫療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約1.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約9718萬元。

另外,子公司廣州惠僑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惠僑”)處於戰略轉型期,導致廣州惠僑軟件產品及服務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47.64%,預計報告期虧損972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841萬元。此外,陽普醫療投資收益比上年同期下降約868萬元等。

資料顯示,陽普醫療是真空採血系統行業龍頭企業,2009年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前6年,陽普醫療的營收和淨利潤呈逐年遞增趨勢。2015年,淨利潤開始出現下滑,且下滑趨勢一直持續到2017年,直至2018年出現虧損。

其實,自上市以來,陽普醫療的主營業務真空採血系統的銷售金額一直持續增長,自2009年的1.12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07億元,2018年,真空採血系統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1.51%。

但是,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雖然真空採血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該行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陽普醫療作為行業龍頭,市場佔有率也僅有10%左右。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陽普醫療上市10年間,在其淨利潤保持持續增長的前6年裡,其實每年的增長幅度並不大。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陽普醫療淨利潤分別為0.27億元、0.28億元、0.34億元、0.37億元、0.46億元和0.53億元。

轉型五年未見成效

或是因為這一主業的平穩增長未給公司整體業績帶來太大的改變。2015年陽普醫療開始試水醫療服務,謀劃從單一的醫療器械製造向“醫療產品+醫療服務”全產業鏈延伸。當年,陽普醫療以1.9億元的對價收購廣州惠僑100%股權,資料顯示,廣州惠僑主營計算機技術開發、技術服務、軟件開發等,主要客戶為二級以上醫院。另外,陽普醫療還打造了宜章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PPP)項目,介入醫院管理;並出資3000萬元設立廣州陽普灣創新企業孵化器。

然而,自2015年以來,陽普醫療業績不升反降,轉型至今並未見成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陽普醫療當年營收分別為5.45億元、5.17億元、5.50億元和5.50億元,除了2016年營收同比下滑5.18%外,其他年份營收雖然同比增長,但增長幅度已大幅下滑。

這四年間,陽普醫療的淨利潤分別為0.40億元、0.30億元、0.11億元和-1.26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4.92%、23.49%、63.39%和1228.20%。

對於公司轉型未見成效,陽普醫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公司在轉型初期,新產品的申報註冊和市場培育都需要時間和資金投入,短期內又沒有產生很大的效益,導致財務數據上沒有很好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陽普醫療轉型前後期間,曾發生了董事長夫婦涉嫌內幕交易的事情。去年7月20日晚間,陽普醫療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鄧冠華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告知書顯示,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間,鄧冠華之妻張紅涉嫌在敏感期內利用他人賬戶交易陽普醫療股票。證監會擬決定,沒收鄧冠華、張紅違法所得921.71萬元,並處罰款2765.13萬元,合計3686.84萬元。

转型五年未见成效!阳普医疗2018年预亏超亿 上市十年最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