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科創板正式落地,電動智能有望先行

類別:行業研究 機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澤晗 日期:2019-03-07

1.事件

建立科創板對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根據《實施意見》內容,科創板將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電動化、智能化是未來主旋律,科創將推動行業發展

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已進入加速滲透階段。根據乘聯會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全年銷量10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83%。與此同時,TeslaModel3產能爬坡、歐洲傳統車企電動化快速轉型的推動下,2018年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也保持著40%+的高增速,2018H2更攀升至60%以上,汽車新能源化已形成不可逆趨勢。我們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100萬輛,2019-2025年增長1078%,7年CAGR40%,假設乘用車(燃油+新能源)7年CAGR為1%,那麼2025年燃油車銷量將下降37%到1,422萬輛,為2018年的2/3不到,我們認為,2017年大概率為國內燃油車銷量的歷史頂點。科創版的正式確立將帶來相關產業鏈板塊機會,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領域零部件帶的投資機會,板塊整體估值有望修復。個股中估值較低且有密集利好的白馬成長股,可以提前進行佈局。

(二)科創版之新能源汽車

科創版落地將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融資。相比傳統燃油汽車,電動化汽車的技術核心是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系統。全新的技術需要充足的科研儲備,前期投入較大。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瓶頸主要集中在電池及材料等。其次,新勢力電動車企業也將直接受益,解決產能不足等問題。科創版設立將無疑提高相關產業科研及成果轉化能力。

(三)科創版之智能駕駛

產業鏈包括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三層涉及到單車幾十個部件。其產業鏈主要由OEM、Tier1(ADAS)廠商、Tier2(電子轉向、電子制動、毫米波雷達等)供應商構成。感知層只要由毫米波雷達以及攝像頭執行,24Ghz是目前應用端主流,更高精度的激光雷達也將隨著成本降低由高端車型陸續下放。決策層作為人工智能應用層較熱門的自動駕駛研究一直是國際互聯網公司最核心的商業化項目之一(技術龍頭為Waymo、Mobileye)。各科技及製造業領先的國家都在積極通過政策法規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和落地,中國也在加速推進,國內互聯網及初創公司已佔據一定先發優勢。執行層主要包含EPS的研發應用(電控剎車、轉向、驅動),國內部分廠商目前成功切入Tier2供應商產業鏈,未來仍有較大空間。隨著科創版設立,將利好國內智能駕駛產業鏈,加速汽車智能化發展。

3.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從行業未來發展角度,科創版的正式確立將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領域零部件帶的投資機會,板塊整體估值有望修復。個股中估值較低且有密集利好的白馬成長股,可以提前進行佈局。我們看好新能源及智能駕駛相關標的,旭升股份(603305.SH)、寧德時代(300750.SZ)、均勝電子(600699.SH)以及德賽西威(002920.SZ)等。

4.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速率低於預期、自動駕駛政策波動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