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朋友阿志新入職了一家理財公司,需要拉人去聽講座,問我有沒有空,湊個人頭。我微微一笑,問到:你確定要我去?

阿志楞了一下,馬上改口:算了,我還是叫別人吧!

這一瞬間,我們非常默契地想起了同一件事。確切的說,是曾經在理財公司的入職培訓課上, 我因為太較勁,戳穿了培訓師的洗腦套路,最終鬧得不歡而散的事。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那是三年前,國家剛開始整頓披著普惠金融外衣的偽理財公司,但是整個江湖依然生龍活虎。

因為家人重疾,需要時間照料,我辭去了銀行工作。因為花錢地方太多,為了兼顧,想找一份時間充裕的工作作為過渡。於是,便向各位好友求助,阿志馬上就回復了我,說他們公司正在招人,只需工作日上午打卡開會,其他時間自由安排,見面詳談。

我一聽,天助我也。

當天下午,阿志興致勃勃地向我介紹:“我們是一家理財公司,它的名號你應該也聽過,成立三四年了,在這行算是元老級排頭兵,全國好幾十家分公司,上百億規模,實力方面你大可放心。”

“那工作主要是做什麼呢?”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現在公司響應國家政策,主打線下營銷模式,在各個小區開了好多家理財門店,所以需要招聘大量理財經理。工作很簡單,公司有幾款理財產品,幾十塊起投和幾萬塊起投的都有,你需要做的就是營銷公司的理財產品。”

“不需要整天待在辦公室吧?”時間自由是我最需要的,所以再次確認。

“早上開完會,也就十點鐘左右吧,你願意去哪就去哪,偶爾去負責的門店露露臉就行,完成業績就是王道,沒人管你平時做什麼。”阿志看起來甚是以此為傲。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第二天我去見了阿志的主管,姓趙,一個女生,90後,帶著一副眼鏡,斯斯文文,小巧玲瓏又少年老成的樣子。

一番簡單的自我介紹後,趙主管喜露於色,慷慨激昂地對我說:“來我們公司就對了,這份工作對你來說再合適不過了,你在銀行幹了這麼多年,那麼多客戶資源,隨隨便便營銷一下,一個月幾萬收入不是什麼難事。”

儘管這種“太容易”的OFFER讓我感覺很不靠譜,但是當時情況的特殊沒有給我比這更好的選擇。

就這樣,我當天便填寫了入職資料。

第二天,按照安排,我參加公司的入職培訓。和我一批培訓的有四五十號人,大多剛畢業不久,培訓室很大,裝修也很高大上,據說是平時用來給客戶講理財公開課的。

講師是一個小夥子,據他自我介紹,89年出生,是分公司的營銷總監,團隊管理者百來號人。

第一節課,講公司文化,說白了就是展示公司實力、老闆能力和輝煌歷史。

因為我之前就有聽過這家公司,昨晚又上網瞭解了一下,所以對講師滔滔不絕的精彩演講竟然形成了“自然免疫”,自己在下面用手機查詢關於家人病情的一些資訊。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接下來講師的一段話讓我條件反射般地認真聽起來。

“現在國家正對行業進行整頓階段,多少沒有實力的偽理財公司都爆雷了。但是我們公司不一樣,我們是合規的,我們贊助了國家的體育事業,我們和國家機關有聯合出版的刊物,我們公司的代言也是國家頂級體育明星,如果沒有一定實力,如果不夠正規,監管部門早就盯上我們了,但是我們現在不但正常運營,而且還擴大規模,說明我們的公司和產品都是絕對令人放心的。”

咋一聽,好像是這麼個理,再一想,感覺不對。

“老師,不好意思,打斷一下,我記得e某寶之前也是各種贊助,各種廣告,各種冠名,也經常和國家機關、主流媒體合作,但是不也出事了嗎?感覺這些和公司合不合規沒有必然聯繫。”我忍不住插話。

全場陷入寂靜。

五秒鐘後,講師開口了:“我們公司和它們不同,我們有完善的風控體系,有貸款端,有嚴格的資金管理體系,這些大可放心。”

“可是老師,據我瞭解,我們公司的貸款端門店幾乎都改成理財門店了,線上貸款業務在收縮,我看了材料,風控體系都是正對貸款的,唯一針對理財的一環便是風險保證金,只有1%,怎麼保證客戶資金安全?”我忍不住又回了一句。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可能是性格問題,感覺想做好,必須要了解清楚,不能把自己辛苦積累的客戶往火坑裡推,所以寧願得罪人,也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公司現在在調整業務模式,所以不需要那麼多貸款端,我們接下來主打的是債權轉移的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公司已經實現把錢投資出去,獲得了債權,然後把債權再通過理財產品轉移給客戶,讓客戶分享我們的投資收益,明白嗎?”講師聲音明顯提高了。

培訓室依然沉寂,其他人都把眼光投向我,好像在嘲笑一個情商不高的職場小白。

“首先,怎麼向客戶證明公司有真實投資了?其次,這些投資只有收益沒有風險?債權轉移給客戶了,風險呢?公司自己承擔?那公司圖什麼呢?”當聽到我最不想聽的幾個字——“債權轉移”時,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時提問的出發點從深入瞭解產品變成了質疑。

“我們宣傳冊上都有我們投資的項目,真實存在的,客戶不信,可以自己去考察嘛。投資項目的風險我們公司是有兜底的,我們賺的是利差,不論是面對貸款散戶還是大項目標的,利潤都是源源不斷的,足以覆蓋風險,有什麼好不放心的。”

講師說完,停了一下,喝了口水,似乎想平復心情或整理思緒。

“我跟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的盈利模式,首先我們把錢借出去,每個月都有資金回籠,而我們的理財客戶,一般要半年或一年才到期,這樣是不是有一個空檔期,有多餘的資金可以繼續投資盈利。舉個例子,客戶100萬經過我們公司借給債務人,我們給客戶收益是10%,一年後連本帶利給客戶110萬;我們跟借款人要12%的利息,這裡就有2%的賺頭,另外每個月借款人都要還錢給我們,比如第一個月還12萬,這個我們又可以借給第二個人,又能賺一筆,如此循環,源源不斷,空間大到你不敢想象,還怕擔不起風險?”講師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看著我。我知道,他想看到我啞口無言的洋相。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儘管邏輯漏洞明顯,但是這番話只要聽懂了,說服力對於外行人已是綽綽有餘。

“不對,老師。”我讓自己變得嚴肅起來:“你說的理想情況,必須有足夠大規模的投資者和借款人才能實現,而且要保證極低的壞賬率,不然很容易資金鍊斷裂,投資人的錢就拿不回來了。”

我越想越不對勁,這和正規的P2P或B2P模式完全不一樣啊,正常來說,公司只是提供一個平臺而已,怎麼隨便動用客戶資金去繼續投資呢?而且宣傳冊上提到的那些投資項目,都是在貴州、甘肅那些偏遠山區建設酒店,這也太虛了吧。

想到這裡,我給這家公司定性了——又是一個大騙局。

更加可悲的是,和我一起培訓的這批人,剛進入社會就被洗腦,然後滿腔熱情地投入被欺騙的“營銷事業”中,接著就是被傷害,再接著……

“還有,請問客戶的理財資金有沒有銀行託管呢?託管協議可否公佈出來?”我反正不想在這裡工作了,也無所謂得不得罪,繼續發問。

“目前還沒有,不過公司正在尋找合作銀行,簽署存管協議。公司成立這麼多年,沒有一筆客戶理財不按時兌付的,有什麼好擔心的。”看得出來,講師在壓制自己的情緒。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就算簽了存管協議,也只是證明錢存到了銀行而已,又不是託管,沒什麼用。更別說現在連存管協議都沒有,那豈不是公司可以隨便挪用客戶資金?這風險也太大了吧,搞資金池違法,把客戶錢卷跑,投資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這些都是雷,大家都長點心吧。”我故意提高了聲音分貝,希望能對其他人有所觸動。

可能是因為當時我接觸到身邊有不少人,因為理財公司爆雷而落得傾家蕩產,血本無歸,而且據瞭解那些公司的伎倆和這家公司並無兩樣,所以自己顯得有些激動。

“你叫什麼名字?哪個小組的?誰讓你過來的,你出去,公司不歡迎你這樣的人,對公司不信任,擾亂軍心,看你也幹不了什麼大事。”講師惱羞成怒,衝我喊道。

我收拾好東西,說了一句:“賺錢要講良心,大家小心別被忽悠了,這種公司就是個坑。”然後加快步伐,走了出去。

半年後,這家公司被查封了,負責人因為集資詐騙等罪名被捕,幾十萬投資者,上百億資金成為冤魂,轟動一時。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其實這類公司的套路都是如此,通過包裝和吹噓,高調展示實力,然後廣招業務員,許以重酬。通過洗腦讓業務員去忽悠客戶,高收益為誘餌籠集資金;或者施以壓力,讓那些完成不了業績又舍不下誘人薪酬的業務員,發動自己親朋好友,甚至透支信用卡進行投資。等到時機成熟,一走了之;有些走不了的,錢補不上了,便投案自首。

當然,最後倒黴買單的便是投資人和業務員。所以不僅在理財選擇上需要謹慎防雷,擇業是同樣需要擦亮雙眼,特別是年輕人,哪有這麼輕鬆又高薪的工作,背後的風險便是沉重的代價。

理財公司的入職“洗腦課”上,我和培訓講師吵了一架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後面還有更多生活中的金融知識,都是乾貨,都講人話,都能看懂,有疑問的歡迎留言討論,下期文章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