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當有閒錢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銀行存款的理財方式,畢竟雖然安全,但是收益太低,只能坐等貶值。現在互聯網金融非常發達,理財產品也種類繁多,給普通民眾提供了更多的資金升值渠道。同樣,由於魚龍混雜的互聯網金融,讓不少騙子有了可乘之機,各種理財騙局層出不窮,本來熱火朝天的理財市場又變成了普通民眾望而生畏的是非之地。

於是乎,不少人又選擇回到最初的地方——銀行理財。但恕我直言,現在的銀行理財同樣不是100%安全的地方,特別是對於金融小白來說,一不小心就成為新聞中被“銀行理財”下局的受害者。

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還是代銷?這個理財產品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還是理財經理勾當不法分子設下的騙局?購買了理財產品,緊急用錢時如何中途兌現,變成現金?這些是購買銀行理財者應該關注和知道的問題,今天小編就逐一跟大家做個分享。

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首先,如何辨別理財產品屬於銀行自營還是代銷?

需要跟大家鄭重說明一點是: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不一定是銀行自己的。絕大部分銀行都有代銷理財產品的牌照,也就是說它們有權利銷售其他公司的理財產品,有可能是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基金公司,甚至其他民營公司。

在這種代銷合約中,銀行只是受委託方,如果理財產品出了問題,只要營銷程序上沒有違規,銀行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對於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如果出現本金虧損,儘管在合約上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不少銀行在可控情況下都會選擇自掏腰包進行彌補,為了留住客戶和保護銀行聲譽。

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辨別方法:

1、產品說明書。從產品說明書中找到發行人或者產品管理人信息,看看主體是誰,如果是銀行,那麼這個理財產品就是銀行自己發行的,如果是XX保險公司、XX基金公司、XX投資公司,那麼就是銀行代售的。

2、產品名稱和起售金額。理財產品名稱中帶有基金、信託等字樣的肯定是代售產品,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有些會寫上銀行名稱,比如中國銀行xx理財計劃;另外從銷售金額起點上看,18年9月28日新規之前,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是5萬,新規後是1萬,如果起點小於這個數值那就很有可能是代售產品。

3、公章和標誌。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合同上蓋的只有銀行公章,而代銷產品,會有其他公司的標誌或公章。

4、產品編碼。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而代銷產品則不是。

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銀行自己的代銷產品,那還好,畢竟很多都是有備案的正規理財產品。問題是有些銀行的理財經理為了撈外快,不顧職業道德,利用客戶對銀行的信任,私自銷售其他公司的理財產品,或者說服客戶到其他單位購買理財產品,行業稱之為“飛單”,其實就是一種“局”。

如果“飛單”的理財產品是正規有備案的,算走運,畢竟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如果出了事,客戶只能自認倒黴。還有一種不折手段的,就是銀行理財經理勾搭不法分子,私自銷售未經備案的虛假理財,這種理財產品出事概率極大,而且很多是赤裸裸的騙局。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如何核實一個理財產品是真實存在,合法備案的,還是虛假標的,冒牌理財。

1、銀行理財產品查詢可以上中國理財網(銀保監會設置的銀行理財產品信息登記和公示系統),接著進入理財產品頻道,直接輸入理財產品編碼或名稱,即可查詢相關信息。比如發行機構、發行日期,預期收益率等等。如果上面沒有顯示的,一定是違規產品,務必要和銷售銀行進一步核實求證(建議不要再聯繫給你介紹該產品的理財經理)。

2、如果理財產品不屬於銀行,也有其他的官方備案公示網站。比如資管產品、基金產品(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可以登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查詢;信託產品、理財保險產品,登錄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查詢;

3、如果在以上網站都查詢不到理財產品信息,個人建議不論理財經理如何遊說,一定要控制自己,因為就算不是騙局,風險也極大。

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對於很多購買銀行理財的人而言,除了關注理財產品本身的收益和風險以外,產品流動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和存款不同,一定簽訂購買合約,是不允許提前贖回或兌現的,如果真的碰上資金短缺,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不僅損失收益,本金也會因為違約而損耗。

之前很多懂行的朋友會通過理財合約抵押或質押的方式,跟銀行貸款,解決資金需求,不過這種方式一來手續麻煩,二來辦理期限較長,付出的成本代價也大。為了解決這一“痛點”,目前有些銀行推出了理財產品轉讓模式。不過目前有此業務的銀行不多,主要是一些全國性商業銀行和某些城商行,比如: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

具體操作可以通過理財產品發行銀行的手機銀行或官網,找到理財板塊,選擇轉讓服務,設置讓利空間,如果有“接盤者”,可以迅速兌現資金。通過損失一部分收益的代價獲得資金流動性,比如理財收益是年化4.8%,一年期,半年後有資金需求,可以設置自己僅收2.4%的收益,將這半年2.4%的收益讓渡出去。

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對於理財產品轉讓,有幾點需要注意:

1、要想順利轉讓,必須有足夠多的理財客戶,也就是說理財產品發售銀行知名度和平臺越大越好,不然掛在上面都無人問津,更別說有接盤者了。

2、有些可轉讓理財產品是不能二次轉讓的,也就是說別人轉讓給你的理財,你不能再轉讓給其他人,所以打算“接盤”時,一定要核實是否可以二次轉讓,不然自己有資金需求的時候,就砸在手裡了。

3、有些銀行的理財產品轉讓平臺,是要收交易手續費的,目前該模式剛剛實行,屬於紅利期,很多銀行為了活躍平臺,留住跟多理財可以,都選擇自己補貼交易手續費。不過還是要注意,真想購買轉讓理財產品,在權衡平臺大小前提下,優先選擇沒有手續費的銀行。

4、所有理財產品都沒有保本保收益這麼一說,購買“轉讓理財”,意味著在接受轉讓者給出的收益外,還需要承擔剩下期限中的風險,有些理財產品屬於高風險高收益型的,這就更需要謹慎。

如何辨別理財是銀行發行or代銷?是不是虛假理財?如何提前兌現?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後面還有更多生活中的金融知識,都是乾貨,都講人話,都能看懂,有疑問的歡迎留言討論,下期文章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