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兩彈一星”可造,中國“芯”難搞?委員關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

儘管中興事件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但在今年兩會上,由此引發的芯片和核心技術話題仍被頻頻提及。大家都在說要自力更生,但究竟如何自力更生,代表委員的看法卻不相同。

去年4月,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芯片等敏感產品。雖然兩個多月後,又宣佈暫時、部分解除對中興的出口禁售令。但中興事件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痛點。“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兩會上,代表委員普遍認為,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的隱患,而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

然而,誰來攻克核心技術?代表委員們眾說紛紜。

雷元江委員認為,國有企業有資金、有人才,可以集中力量研發芯片等核心產品。

王雪梅委員說,能不能集全國之力,像研製“兩彈一星”一樣,彙集全國頂尖的人才一起做成一件事。

但也有委員認為“兩彈一星”的精神需要發揚光大,但是研製芯片,當年“兩彈一星”的模式卻未必合適。

黃立委員說,芯片產業必須付諸大量應用,經過大量迭代,而只有佔領市場,才會有應用和迭代。並非突擊搞出一個芯片就完事了,而是需要長期發展、完善。

他說,若光靠國家投資,時間一長恐怕是沒生命力的。還是要用市場的力量,包括民營高科技的力量。芯片是國家大事,要舉全國之力,而不僅僅是國有(企業)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