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沒有理想何必遠方,誰不是為愛奔忙

《過春天》裡的主角佩佩是個雙城客,顧名思義就是往返在兩個城市之間的人。這名詞看上去雖然只有三個字,聽起來卻讓人覺得很傷感,家在一個城市,工作生活在另外一個城市,兩個城市都有一個稱之為“家”的地方,可時間久了,卻又都感覺不到有家的氛圍。慢慢的雙城客們就真的成了遊走於兩個城市間的過客,家也就成了心底的一種渴望,現實裡的一地雞毛。

《過春天》沒有理想何必遠方,誰不是為愛奔忙

還有多城客,泛指那些做業務和培訓等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的人們。多城客比雙城客更難過,他們千里迢迢從家鄉去到大城市發展,或是北漂亦或是南下,總之離開了家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裡,而後隨著因為工作不斷的離開這個腳跟都還沒站穩城市,為了理想奔赴一個又一個遠方,積年累月下來,每一個城市都有他們曾經停留過的痕跡,然而除了一沓車票機票,就剩下了一顆已經習慣了漂泊的心,過年時家是故土,平時酒店就是家、火車臥鋪就是家、飛機機艙就是家、租的房子就是家、公司就是家、甚至行李箱就是家……

《過春天》沒有理想何必遠方,誰不是為愛奔忙

如此多年以後,忽然有一天一場猝不及防的暴雨拉停了習慣奔波的步伐,不得不走進了那個已經在家樓下開了幾年,卻從來沒有進去過的小小咖啡店裡,突然襲來的安靜會讓人感覺時間似乎也慢了下來,而後才想起當初揹著行囊背井離鄉千里之外,那個曾經許給自己的斑斕的夢想,如今實現了嗎?或許有80%的人都跟我一樣,還在路上……

《過春天》沒有理想何必遠方,誰不是為愛奔忙

我是2003年的12月15日早晨8:47分踏上廣州這片熱土的,如今細數年華匆匆16載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從花樣少女變成半老徐娘了。還記得當初看著車窗外飛逝而過的樹木,心中懷揣著要賺錢給媽媽買個大房子的夢想,憧憬著無限美好的未來。媽媽生了四個女兒,然而最終活下來的卻只有我和妹妹兩個人,我想讓親戚朋友們都羨慕媽媽雖然沒有兒子,但是卻一樣過的很好。可是比夢想實現來的更快的卻是母親肺癌晚期的噩耗,到今年8月5日媽媽離開我們就整整8年了。遵照她生前的囑託,我跟妹妹把她的骨灰撒在了三亞的大海里,每天沐浴陽光,輕風拂面,海水湛藍,願辛勞一生的母親遠離東北的冰天雪地和病痛的侵蝕,從此做條自由自在在深海里遨遊的魚兒。那一年我的夢想也隨著母親葬在了深海里。

《過春天》沒有理想何必遠方,誰不是為愛奔忙

人這一生能有多少個16年,媽媽離去時才58歲。真的,別等到有一天子欲孝而親不在了才知道流淚悲傷,再美好的願望,再斑斕的夢想,都比不上陪在父母身邊每天嘮嘮家常。我婚後曾跟母親說不想要孩子,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親並沒有反對。直到母親走後妹妹才跟我說起,“媽說,你姐不要孩子就不要吧,要了也可能會像我一樣,你看她離家千里之外的,咱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天面……”從妹妹口中聽到的媽媽的這句話,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心裡。

《過春天》沒有理想何必遠方,誰不是為愛奔忙

不懂為什麼一部《過春天》讓我想到了這許多……許多……許多……

在每天忙碌之餘,午夜夢迴處可曾問過自己:你一直一直為之努力的,你想給予家人們的,真的就是他們想要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