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在我們約定成俗的既定規則中,我們對一個孩子誇獎“特別懂事”,好像是對這個孩子與這個孩子家長的極大的褒獎與肯定。

然而,今天我要說的是,如果一個孩子特別的懂事,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無論你是貧窮或是富有,無論你是知識分子家庭還是農民家庭,都一樣。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對不對?這聽起來很譁眾取寵對不對?這聽起來好像就是騙取點擊量的文章對不對?

然而,你可以仔細的想想,一個孩子特別的懂事,真的會特別快樂嗎?當一個三歲的小女孩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在撒嬌的向她們的父母要那個洋娃娃時,而她只能“懂事”的要為自己的父母減輕經濟壓力,要懂事的說,媽媽,我不需要的;這真的是一個父母的成功嗎?

《奇葩說》第五季選手席瑞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他說:“親情,最不需要的就是懂事!”


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對不起,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

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對不起,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

為什麼?

因為我們在面對外人的時候,面對老師,同學,同事,工作,我們都是努力把我們最好的那一面給展現出來,我們無比的堅強,無比的開朗,無比的懂事!很多事說了矯情,就不說;感冒了沒人關心就自己買藥吃;我們按時起床,按時上下班,等等等……

可是回到家人,面對自己的家人;還需要一副這樣的樣子嗎?自己最脆弱,最不堪的那一面你準備留給誰呢?而把“脆弱”和“不堪”對家人也隱藏起來的人,都特別的懂事!可是,這個懂事的背後,這個父母,真的不失敗嗎?

倘若你們為人母,為人父,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從來不和你撒嬌嗎?倘若你們為人母,為人父,你真的希望那你的孩子從來不和你吵鬧嗎?倘若你們為人母為人父,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從來不和你們不講理的鬧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的”,那我只能說,你的腦子有病!

除了感情上,我們也在邏輯上談談這件事:

如果孩子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當中的一個,是的,不需要全部,只需要一個,特別的寵愛這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就不太可能“特別的懂事。”

注意,有一個特別。

只要有一個相近的人,特別寵愛這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就會知道受了委屈,去找那個疼愛自己的哭一哭,鬧一鬧,求那個寵愛自己的人抱一抱,然後那個疼愛自己的人給自己買了一個糖,一個玩具,去了一次遊樂場,好了,這個孩子開心了,有恢復了往日的朝氣。

那什麼情況下這個孩子會懂事呢?

就是當他發現,他無論找誰,都沒有用的時候。他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他找老師,老師說,人家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啊?


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他今年只有三歲,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在屋裡鍋碗瓢盆的摔過來,砸過去,彼此的爭吵,甚至還大打出手,拽他頭髮,掐他,咬他!那麼,你告訴我,一個三歲的孩子,這個時候,除了大聲的哭出來,哭著說爸爸媽媽,你們別打了,你們別吵了,他還能做什麼?當他發現,他哭的再久,他哭的再狠,你們還是該怎麼吵怎麼吵,該怎麼打怎麼打的時候,他去找爺爺,奶奶?當爺爺奶奶來了之後也沒用的時候,他除了沉默他還能做什麼?他除了默默的走向自閉,他還有什麼其他的道路?往後的日子裡,他開始在他的同學裡炫耀他們的父母對他是如何的寵愛的時候走向自閉,抑鬱,自卑;他除了漸漸的封閉自己,他還能做什麼?

就這樣,這個孩子開始不再向你們撒嬌,哦,不對,是他已經不會撒嬌了!

大家覺得撒嬌是難還是容易呢?

撒嬌是最容易的事!當然,你對這個人足夠的信任,無論是父母關係,情侶關係,還是其他的關係,如果你對這個人足夠的信任,足夠的依賴,你會驚奇的發現,哇,原來自己是個這麼作的人,原來自己是個這麼會撒嬌的人啊……

但是,撒嬌也是最難的事!你讓天底下最會撒嬌的人來,她能夠在每天對他言語暴力的人撒出嬌來嗎?如果一個三歲的孩子,竟然喪失了對他父母撒嬌的能力,那說明了什麼?那說明了什麼啊!

一個三歲的孩子,無法信任他的父母,他覺得他在他父母面前撒嬌面前沒有用;那麼,三十歲的時候,你覺得他會有幾個可以信賴的朋友?他能找的到他願意信賴的伴侶嗎?他能結交到願意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對方的摯友嗎?

他能嗎?他能嗎?讓你說,你覺得,他能嗎?


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對不起,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

哦?

請問這個神奇的理論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這個世界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當我們否定了一個極端的時候,並不代表著我們要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的價值觀更不是二元化的!我們從來沒有說,做父母的,我們要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我記得有一句話這麼說的:

父母,竟然可以不用培訓,就直接上崗,仔細想想真的是太恐怖了!或許你已經是為人父母,或者,你將來早晚也要為人父母;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丁克一族我們暫不討論;那麼,你覺得如何與孩子相處才是正確的,你想過嗎?是把他餵飽,就是對他最大的恩賜了?是把他直接甩給自己的父母看著,隔代培養,就完事了?

與孩子意見相左時,爸爸的身份,母親的身份,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應當怎樣處理與孩子意見之間的分歧?難道現在你還覺得,我是你父母,所以,你得無條件聽我的?

誠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沒有什麼教育方式是最好的;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怎樣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有害的!


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很簡單,沒有必要的壓抑天性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好事。有的時候,我們為了整個社會的秩序與和諧,我們需要壓抑一部分天性!或者說,壓抑天性,對整個社會來說,有好的影響,但對個體,未必!

孩子的天性是什麼?

淘氣!

而如果一個人,他在童年時代都不淘氣,那麼他成年之後敢於打破規則嗎?

童年時代特別懂事的孩子,成年之後會接著被鎖在一條又一條的框架內!不敢提意見,不敢舉手,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不敢提加薪,不敢拒絕上司老闆無禮的要求,終於活成了一個老好人!談戀愛的時候,也會得到對方一句:你是個好人!

一個孩子連他的父母都不敢大聲說話,那麼,你指望他什麼時候,對外人,對那些對自己不懷好意的人,對那些對自己揩油的人,他會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個時候,雞湯會說:我不是不敢對我的父母大聲說話,我是不捨與不忍心,因為那是我的父母啊!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終其一生都沒有和父母大聲吵鬧過的孩子,真的他們口中那麼理想的孩子嗎?我們有一句諺語,叫做“小時候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沒出息!”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口中的聽話,不就是懂事嗎?你再本應該最淘氣的時候,你都什麼都不敢做,長大了,除了軟弱,還會長成第二個性格嗎?


對不起,教出了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提到獨立,很多人扯到西方如何如何,美國如何如何,說什麼到了18歲怎樣怎樣……都是人云亦云之輩。所有試圖繞過國情去談現象的人,都是耍流氓。就像有的老闆,學習華為,要求員工要有狼性,奉獻,加班。可是呢,卻不學習華為給員工吃肉;股份激勵啊,超高的薪酬啊,內部員工購房優惠啊……等等;讓他們有狼性,卻給他們吃草……

你覺得獨立的孩子很有優越感對不對?看下面的這個對話吧……

A同學對B同學說:我真的很羨慕你,憑藉自己的努力,就買到了一套房子。

B同學說:我倒是更羨慕你,你的父母願意替你出一大部分錢,幫你買這個房子。

是啊,B同學是更加的獨立了;可是什麼都只能憑自己的努力,完全靠不上父母,心裡總有一絲的孤單,一絲的荒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