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九龍倉集團:營收下滑13%,內地投資亮點多多


【現場直擊】九龍倉集團:營收下滑13%,內地投資亮點多多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3月7日,九龍倉集團(00004—HK)發佈了2018年全年業績報,而今年這份業績報與過往的年報有所不同,這是九龍倉集團分拆九龍倉置業後,首份“真正”反映自己經營實力的報告。

據業績報獲悉,九龍倉集團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跌13%至210.55億港元;營業利潤為87.52億港元,同比增長36%;基礎淨利潤為65.11億港元,同比下跌11%;毛利率為53.97%,同比下滑1.19百分點。


【現場直擊】九龍倉集團:營收下滑13%,內地投資亮點多多


從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上看,投資物業營業收入增加28%至35.86億港元,營業利潤增加26%至19.84億港元,主要是受惠於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的貢獻及新開幕的長沙國金中心所帶動,內地投資物業收入增加30%及營業盈利增長28%。

核心業務發展物業營業收入下跌24%至129.14港元,營業利潤上升33%至56.03億港元,主要是受惠於較可觀利潤的項目落成。

酒店營業收入增加64%至4.63億港元,營業利潤倍升至9千萬港元。主要受惠於酒店管理費收入增加及成都尼依格羅酒店業績改善所致。

物流營業收入減少4%至26.16億港元,營業利潤下跌9%至5.97億港元,主要是受現代貨箱碼頭在香港處理的吞吐量中以收益較低的貨物佔多影響所致。

投資及其它營業收入增加59%至14.76億港元,營業利潤增加91%至4.78億港元,主要受集團擴大投資組合的股息收入增加所致。

在公司發佈業績報不久後,九龍倉集團就召開了全年業績發佈會。

3月7日下午,九龍倉集團在港舉行2018年全年業績會,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攜財務監督許仲瑛及投資關係經理吳庭欣出席並答記者問。

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天海表示,集團今年的業績表現是“有喜有憂”,喜的是集團內地物業及收租表現強勁,盈利收入佔總盈利收入75%;憂的是在香港的地產及物流業務業績表現出現不動程度的倒退。吳天海補充道,2019年,集團報喜的業務將繼續做下去或者更上一層樓,但是不敢打包單,憂的業務需要時間去“轉身”。

更多現場對話內容如下:

Q:集團成立的海港聯盟,是否存在壟斷的情況,且如何看待競委會調查“海港聯盟”是否涉妨礙市場競爭的事?

A: 主席吳天海表示,成立海港聯盟出發點是好事,競委會應該會理解。海港聯盟是有利於港口貨運的發展,通過聯合合作,可以加快運營效率、減低營運成本及提升市場份額等。另外,碼頭公司聯盟並不是並不存在壟斷的問題,現階段存在不同的聯盟,碼頭聯盟是全球性的趨勢。

Q:集團近年來在內地收效不錯,集團是否更看重內地房地產市場?

A:香港和內地市場各有各的難度,未來會同時在兩地市場尋求發展機會,去年內地物業盈利貢獻佔比更大,相信今年也會延續這一趨勢。吳天海認為,內地樓市屬於政策市,未來仍會有較大起落。去年為抑制一二線城市樓價太快上漲,政策調控較為緊張,而到第四季見到樓市調控開始有所鬆動。他稱,去年12月是全年樓市銷售最旺的月份,單月內銷售額達到全年30%。吳天海認為,今年上半年樓市放鬆或會持續,公司可趁勢籌備,考慮適時推新盤。截至2018年底,公司在內地發展物業的土地儲備約370萬平方米,主要專注於國內一二線城市發展物業,2019年銷售目標為人民幣180億元。而香港樓市方面,吳天海則表示並不悲觀,認為暫時觸底,相信未來可企穩。

Q:如何看待當下的貨運環境?

A:吳天海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歐洲政局不穩、東南亞市場競爭等問題都對貨運有所影響。吳天海指,因擔心關稅影響,去年第三、四季度亦見到有部分貨量提早落單和送貨,令今年目前的市場情況更顯淡靜,因此他對今年上半年貨運業務前景較為悲觀。

Q:是否會加碼在大灣區的投資?

A:吳天海表示,有尋找過機會,但大灣區內競爭很大,目前公司在深圳前海有項目,在廣州亦有合資項目,未來會適時尋找更多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