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探索“兩制”臺灣方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秘書處獲悉,民革中央向大會提交了題為《兩岸滄桑七十載 砥礪前行譜新篇》的大會發言。

民革中央在發言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鮮明昭示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為在民族復興征程中推進祖國統一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提供了方法,是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民革中央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兩岸割裂,勢必干擾兩岸交流合作,傷害兩岸同胞感情,阻礙民族復興大局。兩岸統一,可以形成強大發展合力,促進經濟文化繁榮,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民族尊嚴。解決臺灣問題,對亞太地區穩定,乃至世界和平發展也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為此,民革中央在發言中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一、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探索“兩制”臺灣方案

一箇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背離一箇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會緊張動盪。只有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開展交往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是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正確道路。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各黨派、各團體和各界人士,儘快行動起來,充分協商研討、廣泛交換意見,共同籌劃符合民族利益、體現中華智慧、兼顧法理現實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我們也正告那些別有用心之徒:順勢則昌,逆勢則亡,任何破壞中國統一大業的企圖和行徑都絕不被容許,也絕不會得逞。

二、持續加強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兩岸貿易額去年已經超過2200億美元,臺灣居民來大陸累計超過1億人次,兩岸配偶已近40萬對,無數臺胞在大陸熱土上逐夢、築夢、圓夢。事實勝於雄辯,兩岸已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應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擴大同胞直接往來,繼續打造交流合作平臺,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努力達到應通盡通。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在“新四通”基礎上,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推進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兩岸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區,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同胞心靈契合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瑰麗燦爛,支撐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發展、屢遭磨難而生生不息,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心靈歸屬。兩岸應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關公文化、媽祖文化、根祖文化等兩岸民間文化交流。通過影視作品、動漫產業、網絡視頻等載體,構建快捷廣泛的傳播體系,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實現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以文化人、以情動人,持續開展兩岸青年參訪活動,擴大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互鑑。通過組織高校學生對口交流、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訪、現代化建設成就考察等活動,增進臺灣青年對大陸的客觀瞭解和情感融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