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神經外科還能看哪些疾病呢?

功能神经外科还能看哪些疾病呢?

DAILY NEWS

功能神外疾病介紹

2018年3月19日

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

應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手術成功率95%以上

1 面肌痙攣:

又稱面肌抽搐,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起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涉及整個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後發生,常見於女性。目前99%的病例是由於面神經出腦幹區存在血管壓迫所致。而微創手術進行解除血管對神經壓迫是面肌痙攣的最有效治療方法。三博腦科醫院每年完成數百例面肌痙攣手術,應用顯微技術結合與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保證手術成功的同時不損傷神經功能,手術成功率98%以上。

2 三叉神經痛:

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三叉神經痛的病因80%以上是因為血管對三叉神經根部的壓迫,三叉神經痛首選卡馬西平或奧卡西平藥物治療,藥物控制效果不好,首選術中神經監測下進行微血管減壓手術,手術成功率95%以上,三博每年完成三叉神經痛手術300例以上。

運動障礙病

機器人及立體定向框架結合手術計劃系統進行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梅傑綜合徵、肌張力障礙

三博是國內最大的DBS(腦起博器)治療中心之一,組建了外科、內科、影像科與術中監測小組組成的運動障礙病團隊。影像解剖、術中微電極記錄與電刺激臨床症狀緩解三者結合確定手術與刺激靶點,植入靶點位置精確到1mm以內,對帕金森及其它肌張力障礙疾病保持了目前國內最好治療效果的記錄。

其它功能神經外科疾病

脊髓電刺激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腦損傷病人的植物狀態

大大縮短了病人的昏迷時間,減少了病人的併發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

皮層電刺激及腦起博器電刺激治療頑固性疾病,極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各種功能腫瘤繼發或非繼發癲癇的手術

新技術確保定位準確且功能不損傷:術中導航、術中喚醒、術中電刺激誘發、皮層電極定位

1、顳葉腫瘤:功能神經外科是手術根治顳葉、海馬、杏仁核區域病變最有經驗的技術團隊,每年完成各種類型顳葉腫瘤(膠質瘤、腦膜瘤、膽脂瘤等)50例以上,全部手術均能做到全切並不損傷功能。

2、運動功能區腫瘤:運動功能區腫瘤是目前最有難度的腫瘤手術之一,功能神經外科應用術中喚醒、導航、術中腦電監測、體感誘發電位每年切除各種類型(膠質瘤、海綿狀血管瘤、皮質結節、腦膜瘤)等,切完整切除了腫瘤病人,控制了癲癇發作,又做到了運動功能的保留。

3、語言功能區腫瘤:

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對語言功能的定位及可塑性進行了五年的研究,現認為:顳上回後部、緣上回及角回是目前最為重視的語言區域。術中應用喚醒及皮層電刺激等方法對切除腫及病變的同時儘可能的保護語言功能。

關注我們關注我們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