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前進的紫光雲,路漫漫其修遠

提起“紫光”這個名字,許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作為最早一批清華系的科技公司,作為科技領域的“國家隊”,紫光能夠提供從底層芯片到上層業務應用的全套解決方案,也是行業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飞速前进的紫光云,路漫漫其修远

但是對於雲計算這個市場,直到2018年年初,紫光才開始發力,3月宣佈了在成都成立“紫光雲”的消息。而這時,在許多業內人看來行業格局都已經逐步形成。那麼對於紫光雲來說,這種情況將如何實現“突圍”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在上個月,紫光雲在天津召開了主題為“智啟雲上未來”的IMPACT2018紫光雲峰會,飛速佈局雲市場。

飛速發展,只爭朝夕

在IT行業,許多人都認為2015年是公有云的“元年”。其實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我們熟悉的許多名字開始湧現出來,比如阿里雲、騰訊雲、UCloud等等。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從2015年才開始成立,而是說經過之前的積澱,2015年成為了中國公有云集體爆發的一個時間點。

尤其是在公有云市場,無論是國內的阿里雲、騰訊雲還是來自海外的AWS或者微軟Azure都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戰略佈局,後續還有電信雲、金山雲等許多互聯網雲服務商虎視眈眈。雖然目前公有云市場還在不斷的發展中,但是面對這種“群雄逐鹿”的情況,對於紫光這樣的後來者來說,成長空間相對有限。

飞速前进的紫光云,路漫漫其修远

紫光雲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層面來自於傳統IaaS平臺提供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硬件廠商。這部分企業中,以華為雲、浪潮云為代表的公司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其中華為雲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發力;而浪潮雲則一直名列中國政務雲市場前茅,兩者對於紫光雲依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紫光雲雖然在公有云市場姍姍來遲,但會更聚焦於To B市場,為企業級客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和體驗”,在發佈會現場,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公有云是完善紫光雲網戰略版圖的關鍵戰略部署,我們將以恆心、耐心和持續的資源投入來保證這一戰略的實施。”

飞速前进的紫光云,路漫漫其修远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其實從過去的一年來看。從3月紫光雲宣佈成立,到7月完成了“一多三統一”架構的建設並宣佈上線試用,再到12月宣佈完成重慶和天津南北雙總部的市場佈局。短短9個月的時間裡,紫光雲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雲計算的初級階段一步邁進高端玩家的過程。

“我們是後來者,後來者也有後來者優勢,目前紫光雲的IaaS節點所採用的都是英特爾、英偉達最新一代的硬件;同時我們之前有豐富的客戶服務經驗積累,也更適合提供場景化的服務”,在談到後發優勢的時候,紫光雲CTO Office秘書長、資深架構師鄧世友如是說。

特色的“一多三統一”架構

在當天紫光雲峰會上,紫光雲公司總裁兼CEO吳健詳細介紹了紫光是如何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裡通過“平臺+業務”的共同創新的模式,實現從解決方案到戰略佈局的思維交互、火花碰撞。這其中,他反覆提到了一個名字——“一多三統一”架構。

這可以理解為紫光在雲計算領域的“看家本領”。正如IT企業需要靠技術立足一樣,紫光雲最大的特長,就是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而“一多三統一”架構就是這種差異化的最直接體現。在會後的採訪中,紫光雲公司首席架構師王勇詳細介紹了“一多三統一”架構概念的主題。

飞速前进的紫光云,路漫漫其修远

紫光雲首席架構師王勇

在王勇看來,一多三統一架構是紫光雲的最大特點,也是紫光雲的平臺的架構規劃。它不同於互聯網的公有云,因為紫光雲的定位滿足政企客戶,而大部分這些客戶對於數據本身都有著敏感甚至苛刻的需求。“數據不出城”是王勇遇到最多的客戶需求,為此紫光雲在架構設計上也按照大區節點、骨幹節點、城市節點的多級架構進行了建設。“目前在大區節點方面,紫光雲已經完成了華北大區天津節點和西南大區重慶節點的建設。華東大區上海節點,華南大區廣州節點,目前也正在建設籌備中”,王勇表示。

據瞭解,在“一多三統一”的整體架構中,“多”就是多門戶,包括城市雲門戶、公有云門戶和行業雲門戶。紫光雲大區節點加一級節點加城市節點的核心邊緣多級架構的設計,能夠覆蓋全國的多個入口。這樣在架構設計與搭建上,就天然具備了混合交付能力,個性定製能力與彈性擴展能力。

飞速前进的紫光云,路漫漫其修远

“三統一”即統一融合架構、統一資源管理和統一運營管理。通過自主研發的運營平臺,紫光雲可以實現雲服務資源解析與綜合調度,在滿足分佈式分級個性的同時,保證了底層的架構和運營運維的統一,為用戶無縫混合業務提供服務。這種服務主要是滿足城市或者企業數據不出城,數據不出市的要求。

“紫光雲的定位是一個雲運營商,不管是公有云、私有云或者混合雲,我們都可以進行運營,同時我們主要面向政府及大企業客戶,因為我們對政府和企業需求深入的瞭解”。基於這種使命感,紫光雲提出了“可信賴的數字化合夥人”的目標,即通過“合夥人”的方式,與客戶共同運營項目。“比如我們建設數據運智慧城市這種項目,不是說交付完就結束了,我們是跟著一起來把這個項目運營下去,因為它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

可信賴的價值何在?

剛剛,我們提到了“可信賴”的概念。許多人都知道,在雲計算領域有一個認證叫做“可信雲”,這是由數據中心聯盟組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測試評估的面向雲計算服務的評估認證。不過對於客戶來說,單一的認證不能說明問題,許多時候客戶更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服務,而不是一個虛擬化的指標。在這個問題上,紫光雲就具備了獨特的優勢,實現了從底層硬件架構到上層軟件服務的全生態鏈“可信賴”。

“可信賴的理解包括多個層面,比如從雲平臺的角度理解,紫光雲可以提供混合雲的解決方案,客戶的數據可以放在自己的專有云上,這是第一點;另外,紫光集團有“芯雲一體”的戰略,授信安全。紫光集團有家公司名為紫光國微,它生產了中國1/4的二代身份證安全芯片和中國絕大部分SIM卡芯片,都是紫光國微生產的。我們與紫光國微合作,為雲上用戶提供了一條從芯到雲的信任鏈,打造了一個可信根,解決了用戶對於業務上雲的顧慮。”王勇表示。

飞速前进的紫光云,路漫漫其修远

新城市運營聯盟2019年合夥人計劃

在本次峰會上,紫光雲攜手國信新網、華勝天成、科大訊飛、正元地信等在內的18家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新城市運營聯盟2019年合夥人計劃,全面貫穿硬件與系統集成、軟件服務等不同層級的合作,為創新創業打造相融共生的生態,攜手為雲上融合發展與中國數字經濟繁榮共建上升力。

有了差異化的架構,有了一流的軟硬件平臺,有了“平臺+業務”的共同創新的模式,有了天津這塊地處京津冀、輻射北方地區的“寶地”,紫光雲就成功的目標已經萬事俱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公有云市場的競爭依舊慘烈,面對已經逐漸“合圍”的市場空間,紫光雲過去9個月已經奮起直追,有了出色的成績,未來還需要繼續努力,發揮全部的能力加速前進,才可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形成自己的獨特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