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AI:謀一域,更要觀全局

佈局,又稱布石,本是圍棋術語,指圍棋的開局走法。

同樣在圍棋中,還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指的是角上圍的最多,邊上次之,中腹最不易圍空。換句話說,在佈局的時候,越是看得長遠,越是能夠掌握主動。

浪潮AI:谋一域,更要观全局

這個道理在許多領域都適用,所謂“高瞻遠矚”就是這個意思。就拿大嘴哥日常接觸的IT產品來說,其實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大家手中把玩的或是商場購買的,早在多年前就進入了研發階段,甚至從現在這個時間點望去,未來幾年乃至十幾年的產品都在不斷的演進中。也唯有如此,那些稱之為行業領頭羊的企業,才能夠不斷領先,乃至於“笑傲江湖”。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談的浪潮服務器。其實倒退5年前,浪潮在服務器市場還並不惹眼,那時候中國市場還是外國品牌的天下。但是斗轉星移之間,如今浪潮已經成為全球前三,中國第一的服務器廠商,無論是來源於IDC還是Gartner的數據都多次證明了這一點。那麼浪潮是如何在短短几年間實現行業蛻變的呢?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時勢固然重要,但英雄自己的努力也不可或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浪潮在服務器市場的關鍵佈局。

在我看來,浪潮之所以能夠成就如今的成績,與之前在服務器市場的奮力一搏休慼相關。甚至可以說,因為早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慣性,把握了未來的脈搏,浪潮率先開拓互聯網市場;而在贏得這一階段性的勝利之後,浪潮主動出擊,在全球範圍建立自己的研發和銷售體系,同時注重後續的人才培養,及時補充“新鮮血液”,才有瞭如今服務器領域的一枝獨秀。

佈局互聯網:是豪賭還是遠見?

5年前,中國服務器市場大概分為三大陣營。第一陣營是以IBM為代表的國外x86品牌,這在當時也是全球範圍內著名的“三巨頭”。第二陣營則包括了一眾國產的服務器品牌,比如浪潮、聯想、曙光等等。甚至在那個時候,小型機依然有著不錯的市場份額,x86與POWER的戰爭還在繼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那是互聯網還未崛起的“矇昧時代”。

從這個行業的應用狀況來看,那時候雲計算還只是一個概念,大數據也停留在剛起步的Hadoop階段,人工智能這個詞聽起來還很新鮮,物聯網更是毛都沒有。換句話說,如今耳朵都磨出繭子的幾個詞,在當時還沒什麼人關注。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的發展,數據中心出現了海量多樣化的信息服務請求、海量複雜的數據聚合與處理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在當時的IT市場找不到靠譜的解決方案。同時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原有的IDC機房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在規模、靈活性、整體成本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於是乎越來越多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選擇自建機房的新路,也為包括浪潮在內的許多企業提供了細分的市場藍海。

正是看到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機會,浪潮果斷推出了多節點雲服務器,早在2010年,浪潮就研製成功第一臺整機櫃服務器SR 1.0,全力進攻市場。雖然現在回頭看來,整機櫃服務器SR1.0在當時還顯得有些稚嫩,但其靈活性相比其他品牌的產品來說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並且伴隨著從1.0到4.5的不斷迭代,浪潮的整機櫃也是越做越好,並不斷拿下一個又一個互聯網行業的大單。

當然,看到這個市場的不僅僅是浪潮一家。與此同時,包括許多國內外的服務器廠商都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存在。不過面對互聯網客戶不斷調整的需求和不斷改進的策略,一方面需要企業提供靈活的方案,另一方面也對企業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需求。在這樣雙重壓力的阻礙下,不少企業退出了互聯網市場,“不掙錢”是它們對於這個市場的自我總結。

浪潮AI:谋一域,更要观全局

看起來事情的確如此,但實則不然。關於這個問題,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曾進行過解答——雖然互聯網行業不能為浪潮帶來多高的利潤,但由於互聯網用戶的需求量巨大,使得浪潮服務器的整體議價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進而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利潤空間。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另外一個彭震沒有明言的因素則在於,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強調在應用個性化滿足的無縫對接和快速交付,服務互聯網客戶的過程也磨鍊了浪潮本身的設計與服務能力,使其形成了獨特的JDM (Joint DesignManufacture聯合設計製造管理)模式,JDM是以廠商與用戶業務鏈融合為基礎的敏捷商業模式,浪潮和用戶的合作貫穿產品全生命週期,實現從需求端、研發端、採購端、品控端、生產端、交付和服務端的全面快速對接。

最直接的體現就在交付速度與能力方面。日前在百度順義數據中心,浪潮向百度交付了最新一批整機櫃服務器,涉及節點超過1萬臺,交付過程僅耗時8小時,相當於每2.88秒1臺服務器,刷新了業界服務器交付最高速度。以此計算,浪潮整機櫃服務交付能力已經達到30000節點/日。

浪潮AI:谋一域,更要观全局

如今,浪潮在互聯網領域的投入獲得了積極的回報。來自著名分析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浪潮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份額為47.8%,遠遠領先於其他廠商。而一份來自Gartner的數據中,浪潮銷售量和銷售額位列前三,保持全球最快增速,銷量同比增長57.2%,市場份額為10.1%,在過去的19個季度中,13個季度浪潮增速全球最高。

佈局AI:緊跟時代的發展

剛剛我們提到過人工智能的概念,也明確了這個概念其實也是伴隨計算能力的提升、算法的大面積普及和數據的海量增長而出現的。其實在這次之前,在上世紀的60和80年代,人工智能同樣有過兩次短暫的“爆發”,但顯然之前的時代並不具備計算力和數據兩個關鍵性的要素,也使得人工智能的概念曇花一現。

浪潮AI:谋一域,更要观全局

“我們在中國BAT的AI基礎設施,擁有接近8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在領先的AI科技公司以及行業用戶,像商湯、今日頭條、科大訊飛、平安、美團、滴滴等等企業,浪潮AI計算都是領導者。”說這話的,是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當初我認識劉軍的時候,他還只是HPC總經理,如今加上AI兩個字,也說明浪潮對於AI的重視程度。

事實上這個行業重視AI的企業不在少數,至少在口頭上是這樣。這幾年,許多企業都喊出了“ALL In AI”的口號,包括百度、微軟這樣的企業帶領下,AI應用也在飛速的發展中,剛剛劉軍提到的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等企業都是AI應用的典型代表。而在這些應用背後,都是得益於浪潮AI服務器的大力支持。

其實說到AI與服務器,並非是簡單的對應關係。對於浪潮這樣的解決方案供應商來說,AI應用不僅僅是提供基於硬件層面的處理器、加速器等設備,更重要的是聽取客戶需求,與客戶一起開發適合他們應用的產品。就好比,浪潮在幾個月前推出了一款名為AGX-5的人工智能服務器,就是面向超大規模深度神經網絡應用的“專機”。類似這種設備,目前除了NVIDIA官方之外,浪潮已是佼佼者。

去年8月,浪潮在成都召開了Inspur World大會,明確的提出了“計算力就是生產力”的概念,這相當於再一次將AI計算提升到了公司戰略的高度。“AI這個市場,不是從原有的市場轉化過來的,是一個新增長出來的業務。原有的行業生態,實際上現在無法滿足現有客戶的AI轉型的需要,浪潮則是起到了承載、賦能和連接的作用”,劉軍說。

浪潮AI:谋一域,更要观全局

當然除了提供硬件之外,浪潮還提供了包括軟件與應用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在此之前,浪潮發佈了面向AI的T計劃,按照計劃AI創新公司可依託浪潮AIStation深度學習集群管理軟件、Teye應用調優工具、Caffe-MPI並行深度學習計算框架等平臺測試優化能力,快速調優AI應用成果,與浪潮聯合為行業客戶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全面加速行業AI的市場落地。

在採訪中,劉軍還提到了名為ASC的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大學生超算競賽。“在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裡,從2016年開始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賽題,2019年的賽題是用生成式對抗網絡GAN、CNN的方法,對圖像進行超分辨率的重構,幫助原來的老電影重構更高清、更逼真的影像,通過實際的賽題驅動吸引大學生加入到AI的學習中”,劉軍表示。

佈局全球:讓AI應用走出去

2018年6月,我在歐洲法蘭克福採訪過一次劉軍,當時他也談到了浪潮在歐洲市場的佈局。在他看來,歐洲更多專注在應用領域,所以在歐洲市場能夠看到更多針對CAE(計算機輔助工程)或者CFD(計算流體動力學)的應用,這也是由於不同產業鏈導致的差異。而美國市場與中國市場類似,互聯網業務也獲得了蓬勃發展。

“去年一年,浪潮的海外業務增長了3.5倍,主要來自於美國和歐洲”,劉軍說,“浪潮目前在全球有8八大研發中心,在匈牙利、在美國已經有兩個工廠,2019年將會啟動新的智能工廠……從中國向全球快速的發展和邁進,浪潮正在積極擁抱整個開放技術的生態,整個產業鏈的延伸,從通用服務器到整機櫃到關鍵應用主機等更多的技術”。

提到智能工廠,在此之前大嘴哥曾經參觀過浪潮在濟南的智能工廠,當時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和智能的管控平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如今,這樣的工廠在包括硅谷在內的許多地方都有佈局,浪潮也藉助於這些工廠,正在推動全球化的腳步。

“美歐市場非常特別。我們把中國市場上積累的JDM經驗拿到歐美,也非常吸引客戶的關注。因為在此之前,客戶採用的都是OEM和ODM的產品,而浪潮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定製化。有一個人過來跟你談需求的定義,談未來發展的趨勢、產品的痛點,同時還能告訴你有什麼更快更好,更低成本,或者更高效的方式幫助你實現,這樣客戶會覺得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生態,他們會很樂意擁抱這樣一個生態,這就是為什麼浪潮在美歐市場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劉軍說。

浪潮AI:谋一域,更要观全局

對於美歐市場,負責全球業務的浪潮服務器產品部副總經理陳彥靈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浪潮在美國主要是跟互聯網客戶做JDM產品開發,基於JDM獲得更多的機會,贏得客戶;在歐洲,包括汽車、電信設備製造商,這類客戶也在尋求轉型,浪潮在這方面有很強的IT研發能力,也與許多客戶開展合作,這些都是支撐我們在海外高速發展的機會”。

中國有句名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句話放在浪潮身上特別貼切。早年在互聯網領域的佈局,在互聯網領域的堅持,如今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不僅僅是獲得了全球前三這麼簡單,對於浪潮來說無論是擁抱互聯網還是擁抱AI都賦予了它新的活力,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得以從小處著眼、從全局出發,從而實現了從服務器到AI,從中國到世界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