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互聯網應用下的AI計算髮展

”你知道嗎?咱們原來的那個同事小武,在知乎那個,昨天被裁了”。前幾天我去參加某品牌發佈會的時候,聽到了這個消息。

似乎每年年底,大家都在高喊著互聯網寒冬即將到來,特別是年底某些公司的裁員更讓這種說法甚囂塵上。但事實上,中國互聯網發展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一的速度,特別是當我跟隨2018年數字中國萬里行活動走過8大數據中心,見證了天津騰訊的10萬臺服務器、張北阿里巴巴的三點佈局、陽泉百度的1.1超低PUE能效、懷來頭條的美式大平層設計等等特色之後,我更是對中國互聯網發展信心滿滿。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這其中,後三者都與互聯網應用有密切的關聯,而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普及率為57.7%。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已達7.88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

如此巨大的應用基礎,必然也催生出巨大的市場。以過去的5年為例,互聯網市場獲得了蓬勃的發展,且不說BAT如今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巨頭,就算是T(頭條)M(美團)D(滴滴)三家,也都是各自行業內標杆性的企業。更重要的是,這三家企業恰恰是在最近幾年才出現或者飛速發展的。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如果我們再把時間拉長,在最近10年間,不僅僅是中國,包括全球都出現了以計算力為主導的情況。10年前,全球市值TOP8排行榜中只有一家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佔據主流;而在2018年8月全球市值榜單中,TOP8的公司分別是蘋果、亞馬遜、Alphabet、微軟、伯克希爾·哈撒威、Facebook、阿里巴巴和騰訊,只有一家非互聯網企業伯克希爾.哈撒威入榜。這些高市值的互聯網企業在服務器採購投入上也同樣位居前列。

這些互聯網公司蓬勃發展的業務,也對於後端的計算設備產生了新的需求。現在回首這些往事的時候,我們都是站在“上帝視角”來觀察這個問題,但是回溯到幾年前,並非每一家企業都能看到互聯網市場的巨大商機。特別是在大宗採購的面前,能夠滿足互聯網客戶嚴苛要求的品牌寥寥無幾。有許多品牌都進行過類似的嘗試,或是乾脆放棄或是中途折戟,最終互聯網市場留下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浪潮。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也恰恰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浪潮服務器大肆進軍互聯網企業,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一系列企業合作,為他們提供定製化、整機櫃架構的服務器。由於把握住了互聯網發展的脈搏,解決了互聯網用戶發展的多樣化需求,使得浪潮的業務在近幾年伴隨著互聯網企業的騰飛,也獲得了同樣快速發展的機會。不僅如此,敏捷的創新模式也還讓浪潮在計算力層面更上一層樓。如今浪潮服務器中的“整機櫃服務器”大類,大多得益於這些年在互聯網領域的深度積累,SR系列產品更是其中最明顯的代表。

2015年,深度學習開始興起,隨著2016年的不斷髮酵,2017年整個IT市場就掀起了全新的AI浪潮,這距離上一次AI的火熱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而在這一輪新的浪潮中,計算力成為了衡量AI發展的三大重要指標之一,甚至可以說,計算力的發展側面印證了AI的發展水平。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這當然不是無稽之談。要知道,前兩次AI熱潮之所以終結,就是沒有足夠的計算力作為支持,也沒有足夠的數據進行分析,而這個問題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都迎刃而解。每一天,我們都在通過各種智能設備(主要是手機)產生大量的數據,再通過後端的數據中心將這些數據存儲起來。而如果我們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就可以進一步幫助每個人更好的改變生活現狀——小到每天上班的出行時間和方式,大到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或者人生規劃,都可以藉助強大的計算力,實現大數據分析。

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同樣也適用於一家公司。其實早在2-3年前,浪潮就憑藉著在HPC產業的優勢,參與到機器學習或者深度學習的應用當中,並且幫助許多客戶進行業務的優化與完善。而伴隨著AI的發展,浪潮在AI領域也形成了自然而然的升級,部署了許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隨著這些產品越來越多,浪潮也發現需要通過統一的品牌來代表浪潮在AI領域的影響力。於是今年4月,浪潮發佈了TensorServer全新品牌,也正式宣佈了AI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浪潮對於AI的需求不只是一點點,也希望與其他的產品進行有效的區分。我們希望用計算力點亮AI,包括我們各種軟硬件的平臺一起,包括很細緻的方法論”,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表示。

說到軟硬件結合,擅長互聯網應用的浪潮一直對此有著“獨門秘籍”。正如文章最初提到的“數字中國萬里行”活動中,我就在百度陽泉的數據中心裡看到了一排排正在運行的、面向深度神經網絡計算的X-MAN平臺,而在懷來頭條的數據中心,浪潮超高密度服務器AGX-2也是俯首皆是。這些成就,你可以說來源於浪潮多年在互聯網領域的深耕,同樣也得益於浪潮在AI產品線上的廣泛佈局。今年9月的第二屆AICC大會上,浪潮更是發佈了AGX-2的更高階產品AGX-5,滿足客戶更深層次的需求。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AGX-5不是AGX-2的升級版本,而是性能更高的系列”,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說。相關數據顯示,浪潮AGX-5單機配置16顆目前性能最強的NVIDIA Tesla V100 GPU,同時也會支持下一代更強大的GPU加速器,提供2 PFlops的非常強大的單機AI計算性能,與之前同類GPU服務器相比,AGX-5可支持4倍超大規模深度神經網絡模型且訓練速度提高10倍。

盘点2018:互联网应用下的AI计算发展

除了為業界提供出色的計算力設備之外,浪潮更是希望能夠與行業用戶一起,打造AI落地的,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劉軍還特別提到了浪潮面向行業AI賦能的“四步法”——首先,結合客戶的業務場景進行需求分析整理再分配;其次,幫助客戶進行數據準備,將原始數據進行清理,增強標註和隨機採用;第三步,在目前AI算法的選擇上,在繁雜的算法裡,與客戶共同選擇適合AI的算法,進行研發、開發線下訓練;最後,實現從優化、性能、測試、應用到方案整體落地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AI在業務流程當中的嵌入和賦能。

“比如BAT這種全能型的AI科技公司,我們和他們合作最大的動力是來自於在平臺層創新的產品;對於一些垂直行業的AI領導者,我們除了在計算平臺的合作之外,還會在管理、優化框架這個方面都有比較深入緊密的合作;對於行業用戶來說,我們要不斷的根據客戶的需求和發展,根據產業發展不斷的調整創新的方向以及客戶的價值點”,劉軍說。

持續不斷的努力、專業的服務態度、精益求精的品質,才實現了浪潮服務器如今獲得的所有讚譽。在Gartner剛剛公佈的2018第三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數據中,浪潮服務器再一次在銷量及銷售額兩個層面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同時在增速上也再度蟬聯全球第一名。

據報告顯示,2018第三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為318.3萬臺,銷售額193.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5%和31.5%。全球出貨量與銷售額位居前三位的廠商仍是戴爾EMC、HPE和浪潮,出貨量分別是55.6萬臺、41.4萬臺和31.9萬臺,市場份額分別是17.5%、13.0%和10.1%。

如此看來,浪潮銷售量和銷售額均保持全球最快增速,同比增速分別為57.2%和86.3%。更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9個季度中有13個季度浪潮增速全球最高,其中國市場銷售額為35.3%,蟬聯中國第一。事實上浪潮這一年的表現非常搶眼,就在前幾天IDC公佈的數據中,浪潮也獲得了同樣的好成績,成為全球範圍的前三強,中國市場的領頭羊。

回首之前走過的路,從互聯網到AI再到全球第一的目標,浪潮一直貫穿著明確的市場策略,AI毫無疑問成為了浪潮未來發展舉足輕重的一環。如今中國絕大多數領先的AI公司都是浪潮的合作伙伴和客戶,浪潮的基礎架構也成為了他們的最佳選擇之一。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計算力的進一步提升,伴隨著移動互聯網乃至於物聯網帶來的海量數據,未來留給AI應用的市場將會更為廣大,浪潮也將會迎來更廣闊的的發展機遇。正如它的名字所賦予的含義那樣——乘風破浪,勇立潮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