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區縣美食,小編童年的味道——瓢兒糕!

提起重慶巫溪,熟悉的人應該會想到的是紅池壩的旅遊景點,胡老二的牛肉乾、大寧河畔的巫溪烤魚,而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巫溪街頭的地道美食——瓢兒糕。這簡直是我們巫溪人的童年味道!

什麼是瓢兒糕?

瓢兒糕對於巫溪人來說應該有兩層意思,一層就是我們的揪臉動作(吃你娃兒一個瓢兒糕。)另外的意思就是巫溪一種大大有名的美食了-瓢兒糕!!!

小編一直想寫篇關於瓢兒糕的文章,但是感覺對於小時候瓢兒糕的印象遙遠,沒法用過細的文字進行描述。這兩年,小編每年回家看見巫溪街頭偶爾都會出現賣瓢兒糕的,也買過幾個試試味道,不知為何,已全然沒有記憶中的味道!

重慶區縣美食,小編童年的味道——瓢兒糕!

那對於不少70後、80後的巫溪人來說,瓢兒糕肯定不會陌生。小時候都吃過,那個時候下街或者趕場,集市上肯定都有賣瓢兒糕的。一個油鍋、一把方形的瓢,一個盆放著調好是麵漿,另外一個盆裡(或者筲箕)裡面放著拌調好的土豆絲、蘿蔔絲或者豆腐,那蘿蔔絲、土豆絲或者豆腐就是主要的餡料。

重慶區縣美食,小編童年的味道——瓢兒糕!

瓢兒糕如何炸制?

首先瓢兒糕屬於油炸麵食類,因此離不開爐子和油鍋還有面粉,還有拌調好的主料(蘿蔔絲、土豆絲或者豆腐加上辣椒麵、花椒麵、蒜等的調配),但是最重要的還要數三角帶弧溝的勺子。因為勺子才是瓢兒糕成型的關鍵所在。

重慶區縣美食,小編童年的味道——瓢兒糕!

重慶區縣美食,小編童年的味道——瓢兒糕!

一把都是一個火爐子,裡面一般都是蜂窩煤,火爐上放著一個翻騰的油鍋,油鍋上面放有個鐵絲架子(用於瓢兒糕晾乾、冷卻)。老闆先是在勺子上澆上調製粘稠的麵漿,再放上蘿蔔絲等為主的餡料。然後再在餡料上面澆上一層面漿。放入油鍋中進行翻炸,當外層的面炸得略黃的時候,手輕輕一抖,那成形的飄兒糕便自動從勺子上面脫落,繼續在油鍋裡面翻炸,知道老闆看見整個瓢兒糕炸得金黃略枯之後,就用勺子撈起,晾置在油鍋上面的鐵絲架子上面待冷卻。然後繼續做下一個。。顧客來購買的時候,就直接取已經炸好的。。

瓢兒糕品嚐起來外面香脆微酥,裡面的餡有蘿蔔、洋芋絲或者豆腐的清香,清爽可口。(如果想要購買小編只知道趙家壩,老城老洞子和鹿子橋、鎮泉老街還有賣的,其它地方等待你的補充)

重慶區縣美食,小編童年的味道——瓢兒糕!

當然巫溪瓢兒糕肯定不是巫溪所特有的小吃。在大部分川渝地區還有部分貴州、湖北地區都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