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全國40%經濟總量,長江保護法已納入今年人大立法計劃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程立峰9日透露,長江保護法已被列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一類項目,並且納入到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的記者會上,程立峰告訴記者,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由環資委承擔相應任務的立法一共有15項。長江保護法,就是由環資委負責牽頭起草和提請審議的立法任務之一。長江保護法已被列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一類項目,並且納入到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

程立峰介紹,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長江保護法等立法調研、起草都要抓緊工作,確保如期完成。環資委赴重慶、湖北、上海、江蘇、廣東、青海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召開了上中下游等所有長江流域19個省市的區域座談會,聽取長江流域19個地方人大、政府及其有關部門,19個省的有關全國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以及專家、企業、企業家、基層執法人員各個方面對制定長江保護法的意見建議。

同時,在北京也多次召開了立法的座談會,聽取國務院各個部門、各方面專家對長江保護法的立法意見和建議。

他介紹,目前已成立了由全國人大環資委、法工委和國務院各部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組成的長江保護法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長江保護法立法工作方案,這個工作方案明確了立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程序、工作責任以及立法的時間表、路線圖,通過了長江保護法的工作方案。

程立峰介紹,環資委已成立了由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共同參加法律草案起草工作專班,將在進一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抓緊開展法律草案的起草,力爭按期完成。

長江養育著全國40%的人口、支撐著全國40%經濟總量,是我國除沿海開放地區以外,經濟密度最大的經濟地帶,也是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但同時,長江經濟帶也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多年的監測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面積雖只佔全國的21%,但廢水排放總量佔全國的40%以上,單位面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1.5至2.0倍。

支撑全国40%经济总量,长江保护法已纳入今年人大立法计划|2019两会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此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江需要一部法律,一部充分反映長江生態環境現狀及保護需求的法律,為長江經濟帶立下綠色發展規矩。”

“用法律和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已逐步在全社會達成共識。”王金南說,在長江經濟帶以及長江流域,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相關部委先後出臺了一系列制度以及規範化文件,如《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關於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保護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應該說支撐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制度正在不斷完善。

王金南分析說,我國涉水的法律很多,如《水法》《水汙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與長江直接相關的有《太湖流域管理條例》《長江河道採砂管理條例》等,“但這兩個條例,一個僅適用於太湖,一個僅針對採砂這一具體問題,不能滿足當前乃至未來長江保護的需要。”

王金南說,長江保護法應是一部綜合法,以水為重點,統籌資源、環境、生態等領域,強調空間管控、保護修復、風險防控等方向,以生態系統整體性作為立法的根本遵循。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呂忠梅日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江保護法》已進入立法程序,但“長江流域作為巨大系統,利益關係及其複雜,立法不易,立良法更重要!”

“長江流域是複雜的巨大系統,立法的首要任務就是理順系統中的各種關係,並進行理性的制度化的安排,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呂忠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