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探索之路:接納自己是療愈之始|渡過

我的心理探索之路:接纳自己是疗愈之始|渡过

白楊/文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由於原生家庭和性格原因,我從小心裡就有疙瘩,上大學才意識到這是“病”,得治。從此,我開始了自我心理療愈之路。

與“渡過”結緣三年,去年有幸加入“陪伴者計劃”,成為一名陪伴者。這是我的第一篇長文。我想通過自我分析,學以致用,提高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陪伴者。

一天,工作間隙,我在公司的走廊裡慢慢走著,突然幾個字浮現在腦海:接納自己是愛的開始。這個標題太好了,正是我想要表達的!

因為內向敏感,不擅交際,初入職場頭幾年我備受打擊。通過學習實踐森田療法,我摸索出一套改善社交恐懼、緊張心理調適的成功經驗。

長達十年的治療經歷告訴我,我們這類人非常渴望被理解和接納。很多人由於童年創傷和性格原因,接納自己並不容易。

我們常說要愛自己,而前提是接納自己。為什麼有的人做心理諮詢多年效果不好,問題就在這裡:沒有接納自己。

請允許負面的心理存在

不接納自己的人不喜歡自己。就像當年,我只看到自己渾身缺點:沒考上好學校、說話不利索、運動能力差、不會交際、家庭條件不好…….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很low”這個殘酷的事實。

好強引發的焦慮是抑鬱的誘因。像我這樣只允許成功,不允許自己有缺點;總想著做人上人,拒絕平庸,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焦慮情緒。

實際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無法接受失敗,是我們的認知和長期挫敗的經驗造成的。

“不接納自己”背後潛藏著自卑、恐懼、焦慮、緊張等負面心理,而且拒絕承認這類心理存在。

比如嫉妒,以前我發現自己妒火中燒,心裡很不舒服——一部分是對他人的厭惡,一部分是對自己的道德評判。後來我聽之任之,不作評判,嫉妒心理就會慢慢消失。雖然嫉妒還會出現,但我學會了接納嫉妒的存在,它就不再困擾我。

請允許負面的心理存在。任何心理和情緒都有存在的理由,雖然它們“不好”,讓人痛苦,但也像盔甲保護著我們。不要像對待洪水猛獸一樣趕走它們,你對它們友好,它們也會對你友好。

身邊總有愛你的人存在

不接納自己的人極度自卑,這種自卑是深入骨髓的病態人格。

由於幼年時期養育者的嚴厲,缺乏情感交流,這些人形成了自卑人格,習慣自我貶低、壓抑情緒。遇到問題就歸因於自身缺陷,於是只能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優秀來獲得認可。實際上,自卑的人大多是優秀的,也很有責任感,只是他們看不到。

不要害怕孤獨。相信我:身邊總有愛你的人,無論你過得好不好,他們都會遠遠關注你。

我在最艱難的時候,曾以為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沒想到當我在QQ裡找了一個很久沒聯繫的昔日朋友,她二話沒說帶我融入她豐富多彩的圈子,我原本消極的行為被激活了。

當你把心打開,就是在接納自己

我們與人交往時,有一種心理是:害怕暴露自己。

因為害怕別別人發現難以啟齒的缺點,成為笑柄,我們寧可關上心靈之門,最終無法與人建立情感聯繫。其實不是別人拒絕自己,而是自己不接納自己,不希望看到別人眼中的真實自己。

那麼,如何做到接納自己?

最好是通過人際交往逐步打開內心。在與人交往中,會建立一種情感上的鏈接。當他人對我們表示肯定,我們會感到被接納,意識到自己的優點,慢慢找到價值感,進而就有了自信。

什麼時候算是成功地接納自己呢?是你可以毫不介意地向別人袒露自己缺點的時候。當你把心打開,敢於暴露自己真實的一面,而不用顧忌別人的看法的時候,就成功了。

接納是愛的開始,接納會讓你與身體鏈接。

捫心自問,你有多久沒有與身體對話了?你好好欣賞過它嗎?當你不嫌棄自己丑陋、軟弱、無知、貧窮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怎麼做才有有利於自己的康復。

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