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也許是下一個大牛股的誕生地

邊緣計算,可謂是近期A股最牛的主題之一了。作為龍頭的網宿科技,即使是在指數大跌的週五,仍然最終封到了漲停。那麼,邊緣計算究竟是什麼,未來又能夠帶來多大的想象力呢?

1. 概念:邊緣計算=反向雲計算?

邊緣計算,說到底和雲計算的模式一模一樣。用戶的數據不是在本地,而是上傳到數據中心,然後經過數據中心處理之後再發給用戶。唯一的區別在於,雲計算的數據中心是集中式建造的(朋友們應當聽說過阿里騰訊等大規模建設數據中心的消息),距離用戶很遠;邊緣計算則是把數據中心放在靠近用戶的邊緣側(比如說,基站旁邊)。

單單這一點區別,有何好處?

二.邊緣計算最大優勢:低時延

邊緣計算在5G時代對於下游應用是剛需,尤其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低延時應用的強需求:車聯網對於時延的要求(5ms-20ms)、AR/VR時延要求(20ms以下)以及工控的時延要求,憑藉集中式數據中心的計算無法達到。我們知道,時延的來源80%都是傳輸過程,雲計算的集中式數據中心離用戶太遠,按照目前的技術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延時做的這麼低。而距離用戶更近的邊緣計算,此刻就派上了用場。

(2)4K/8K類視頻傳輸,傳輸速率/流量要求可能原來的是25倍以上,如果全部傳到核心網,那麼核心網的帶寬根本無法承受。因此,必須要邊緣計算。

三.市場空間:再造一個雲計算

根據華為的表述,未來50%的數據處理將來自於邊緣計算(當前基本來自於集中式IDC的雲計算),簡單估算就意味著遠期市場空間和雲計算一樣大。

邊緣計算:也許是下一個大牛股的誕生地

中信保守估計邊緣計算市場2020年達到雲計算市場的10%;由於下游需求預計5年內會集中爆發,假設2025年到達雲計算50%的比例,疊加雲計算市場本身15%的增速,相當於2025年雲計算市場8000億美金,邊緣計算市場4000億美金(等同於現在的雲計算市場,相當於2020年邊緣計算市場的10倍)。

四.當前投資機會定性

當前看,下游客戶需求具體爆發的時點、商業/收費模式不完全確定,整個市場處於早期階段,不會兌現利潤,屬於主題投資。但是整個行業空間極大,可以說"再造一個雲計算"。因此,如果投資者有看好的標的,在合適的時機(也許一兩年後?)可以考慮上車,等待主題的最終兌現。

五.主要標的

標的有哪些,其實最近市場已經反應的比較清楚了。

(1) 網宿科技:概念上說,網宿所有的CDN節點在存儲設備基礎之上,加入服務器等計算設備就可以變成邊緣計算節點。疊加之前網宿和聯通合資成立的邊緣計算公司,未來前景自然被市場追捧。

(2) 浪潮信息:服務器標的,假設邊緣計算規模達到和雲計算規模一樣,意味著服務器規模大量增加。

(3) 邊緣計算,說到底根本上看是流量邏輯。因此受益於流量的光通信(模塊的中際旭創,設備的中興烽火),小基站標的(中興、京信等)也會受益於邊緣計算概念。

(4) 最後,對於IDC類廠商(如光環新網),受益反而不那麼明顯。短中期,從CDN升級到邊緣計算的角度看,現在做CDN無論是網宿還是阿里騰訊,都是直接從運營商那裡租機櫃(而且由於CDN節點小,只需要租幾個到幾十個機櫃);直接做升級的話,只需要增加設備,而機房都是運營商的,因此對於IDC廠商如光環沒有影響。當前長期的話,流量增加自然帶動新機房的建設,自然也就需要這些IDC廠商參與了。

(評論員:李睿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