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觀察丨大選前的印巴衝突如何在印度國內引發新“戰鬥”?

2月14日,在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以南的普爾瓦馬地區爆發的自殺式襲擊事件引發了此後印巴兩國一連串的衝突。襲擊事件初起時,印度國內各黨派似乎展現出暫停內爭、一致對外的姿態。印度總理莫迪在推特中“強烈譴責這種卑鄙的襲擊”,表示部隊人員是不會白白犧牲的。反對黨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也向遇難者表示哀悼。

近日,這種“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景象已不復見。印度的執政黨和反對黨又開始如襲擊發生前那樣彼此互相抨擊。所不同的是,現在他們有了新的議題:圍繞印巴衝突的種種問題。外交問題成為正在全力以赴向即將到來的大選衝刺的兩大黨派新的蓄力點。有專家直言印度兩黨圍繞印巴衝突的互相攻訐,是一場“為了選票的戰鬥”。

印观察丨大选前的印巴冲突如何在印度国内引发新“战斗”?

反對黨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 視覺中國 圖

五年來兩黨勢力的消長

在普爾瓦馬襲擊事件發生前,印度國內基於大選需要的政治造勢早已如火如荼。2017年12月,拉胡爾·甘地正式接任國大黨主席後,抓住莫迪“廢鈔”等政策造成的後遺症而窮追猛打,幾乎是“雞蛋裡挑骨頭”,任何議題國大黨和印人黨都能夠“互相找茬”。藉著印度經濟滑坡和盧比貶值造成的困難,拉胡爾更是打擊莫迪政府的痛處,承諾如果當選會免除貧窮農民貸款,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就業等舉措。這些策略取得了明顯效果。2018年12月11日公佈的印度五邦選舉結果中,國大黨一舉取代印人黨執掌拉賈斯坦邦、中央邦和切蒂斯格爾邦,印人黨則空手而歸。這種趨勢給莫迪的印人黨敲響了警鐘。

莫迪很懂得選舉政治。特朗普上臺之前,莫迪可能是大國領導人中“推特治國”的先行者。他懂得印度這個國家和這個階段的特點:印度50%人口的年齡低於25歲,65%人口的年齡低於35歲(到2020年,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僅為29歲)。受網絡和社交媒體影響,加上政治環境的“寬容”,反精英、反建制的民粹主義論調早就已經在南亞蔓延開來。印度社會傳統正在慢慢改變,作為一種“準規則”的種姓制度的影響也逐漸減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為年輕精英所認同。

於是,莫迪的選舉策略就是攻擊國大黨是“甘地王朝”,拉胡爾則“含著銀湯匙出生”,努力將拉胡爾打造成紈絝子弟的形象。莫迪的論調,加上選民對曼莫漢·辛格兩任總理期間貪腐不斷的厭煩,促成了印人黨在2014年下院選舉中,543個席位中獲得了壓倒性的282個席位。

可是,經過五年時間執政,莫迪個人魅力已經退卻,“莫迪旋風”早就停擺,“古吉拉特模式”也不再如此吸引精英。拉胡爾·甘地在政治遊戲中也成長起來。最明顯例子就是,2018年7月20日印度下議院開展辯論,決定是否對總理莫迪進行不信任投票。辯論期間,拉胡爾·甘地對莫迪一頓狠批後,走到他身邊說:“你可以罵我,但我一點都不恨你。這才是印度人應有的表現。”隨後,他還給了莫迪一個“熊抱”。

襲擊事件與莫迪的“反擊”

普爾瓦馬襲擊事件給了莫迪一個“天賜良機”。莫迪給印度軍方授權,讓他們可自主決定何時、何地以及以何種方式做出回應。2月26日凌晨,12架印度戰鬥機越境對巴基斯坦境內一處“穆罕默德軍”訓練營地進行了打擊。儘管這一舉動頗為冒險,但是據稱消滅了300多名恐怖分子,一下子平復了印度社會對普爾瓦馬襲擊事件的情緒,印度各地人們走上街頭進行慶祝。當天下午,莫迪對群眾的講話中也宣佈,“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印度是安全的”。

自然,對於莫迪政府採取這樣“順應”民心之舉,拉胡爾·甘地也得有所表示,他在推特中向勇敢的印度空軍和飛行員表示祝賀致敬,當然是不會誇莫迪政府的。

只是,數小時後畫風突變。2月27日清晨巴空軍在其領空擊落兩架通過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侵入的印度空軍戰機,並抓獲了一名落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空軍飛行員,立刻讓莫迪政府陷入無比尷尬的局面。為了“敦促”反對黨別趁機“落井下石”,莫迪在2月28日的選舉造勢活動中稱,“巴基斯坦的做法就是想要分裂印度,敵人試圖破壞印度的穩定。”“所有印度人都應該像牆一樣,像石頭一樣屹立不倒。”“今天,整個國家是一個整體,與我們的士兵站在一起。”言下之意,國大黨別上巴基斯坦的當,這時候咱們應該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民意反轉,國大黨找到了機會

很快,巴基斯坦政府承諾釋放飛行員。莫迪政府既“懲罰”了巴基斯坦,顯示了強硬,又收穫了民意,一切都好得很。只是,戰機被巴基斯坦擊落和飛行員回國之後,解了恨的印度民意開始反轉,逐漸迴歸清醒和冷靜。特別是隨著外媒報道,印度越境空襲不過是炸了幾個坑,並沒有造成什麼恐怖分子傷亡。反對黨對此就窮追猛打,要印度空軍參謀長和國防部長給出具體傷亡數字。印人黨的要員們要麼說,空襲只是為了給巴基斯坦警告,戰場上要核實傷亡數字是很困難的,要大家就別糾纏具體傷亡數字了;要麼就像印人黨主席阿米特·沙阿一樣,咬死說有250名恐怖分子被擊斃。至於大家信不信無所謂,反正他自己是信了。

這下子,反對黨找到批判由頭了:越境襲擊讓印度國家和軍隊都要蒙受巨大風險,居然一無所獲。反對黨集體譴責莫迪領導的印人黨,為了選票和支持率可以不惜“犧牲軍人”,要將印巴衝突政治化。這就等於批判,印人黨將黨派利益放在了印度國家利益之上。潛臺詞則是,印人黨並沒有在維護國家利益。

對反對黨的批評,3月3日莫迪在推特中反駁說:“過去兩天的事情恰好又再次證明了我們軍隊的力量。可悲的是,一些政黨開始憎惡我領導下的國家。難怪,當整個國家都在支持我們軍隊的時候,一些政黨卻開始懷疑我們的軍隊。”換言之,莫迪的反駁也是將反對黨放在了國家(軍隊)的對立面。他還繼續批判反對黨是“特洛伊木馬”,對莫迪政府的批判則是在幫助敵人。他稱:“這些政黨的言論是在幫助巴基斯坦,他們的言論會在巴基斯坦的議會和廣播中傳播。我想問他們,你們到底是支持,還是懷疑我們的軍隊?你們是想支持我們的軍隊,還是想幫助那些侵犯我們領土的恐怖分子?”

“如果我們有陣風”:莫迪變招

3月4日莫迪轉而將空戰失敗的責任歸結於反對黨。他表示:“如果我們擁有陣風戰鬥機,那麼空戰的結果會有所不同”。顯然,這是在指責國大黨推遲了陣風戰鬥機的購買過程。

事情的原委大致是,2016年印度與法國達成協議,要購買36架法國陣風戰機,原定第一架陣風戰機將於2019年交付。但是,2018年8月國大黨出來揭露,莫迪政府支付的費用高於與法國政府商定的最終價格,質疑莫迪政府進行了“暗箱操作”,特別是印度要求陣風戰機的生產商法國達索公司和印度的本土企業信實集團共同生產這款戰機,而信實集團沒有涉足過軍工和戰機制造,其總裁安尼爾·安巴尼又是莫迪的好朋友。隨後,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也證實,是莫迪政府向法國達索公司施壓,要求其與信實集團合作的,法國沒有選擇合作對象的餘地。這就讓國大黨抓到了“實錘”。國大黨將莫迪政府告上了法院。2018年12月,印度最高法院做出裁決,認為莫迪政府購買陣風戰機的交易沒有問題。

只是,裁決歸裁決,拉胡爾就此抓住不放,要給莫迪抹上搞“腐敗”的顏色,他稱“莫迪是個小偷”,“從印度空軍偷了3千億盧比……把它給了你的朋友安巴尼。”而莫迪則堅持指責國大黨已經損害了國家利益,稱“由於陣風協議被政治化,我們繼續受到影響,既得利益和政治化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

當下,反對派與莫迪印人黨的辯論仍在繼續,辯論議題和方向也仍在發展之中。莫迪最初借勢強硬冒險之舉,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反思,可能讓莫迪對巴基斯坦的後續反應更加謹慎。在這一過程中,給外人展示的更多是印度制度內部的微妙運作,以及印度這個“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內政。

(林民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院長助理,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