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煉爐”值得嗎?

01

這是一個很美好的週末。

天氣晴朗,微風不燥。本應該是家人出去一起野炊,短途旅行的好日子。然而,五歲的蘭蘭卻沒有那麼幸運了。週末的大早上七點,就被媽媽叫醒來,比平時上學時間還要早,她有一上午的鋼琴課,一下午的繪畫課,明天週日還有英語口語課和舞蹈課。蘭蘭已經不記得週末是什麼樣子了,每到週五,她的夥伴都特別期待週末的放鬆,互相分享著週末的計劃,唯獨蘭蘭沉默。

補習班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煉爐”值得嗎?

蘭蘭的父母是很要強的人,他們在工作單位上的業績也是名列前茅,經常加班加點,對於蘭蘭的關心也比較少。他們的教育觀點認為,孩子要在起跑線上贏,從小培養才華。在中國,有多少家長是這種想法呢?可以說是非常多了,不管家庭是富有或是貧窮,好像補習班已經成了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長省吃儉用,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加分。

可是,孩子真的快樂嗎?蘭蘭草草地吃完早飯,就收拾好東西去上課,到了課堂,老師首先提問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蘭蘭好像掌握的並不好,旁邊的媽媽就說她上課不認真聽講,浪費父母的錢。彈了一上午的鋼琴,中午回家隨便吃點午飯,還得趕著下午的繪畫課,提著顏料水桶來到課堂繼續學習……晚上回到家,還要背背琴譜,以防止下次老師提問一問三不知。第二天,變天下大雨,依然逃脫不了上補習班,媽媽騎著小電驢穿雨衣送她上課,路上兩人都淋溼了不少,媽媽看著蘭蘭心疼孩子的辛苦,蘭蘭看著媽媽暗暗告訴自己,不好好學是真的對不起父母。

補習班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煉爐”值得嗎?

這種情況,相信是現在社會大部分孩子的童年現狀,還沒到上學年齡,從小就各種學習技能,為以後多條出路做準備。社會節奏太快,工作效率要求快,戀愛結婚尋求快,孩子成長要鞭策,成才更要迅速,當然,快樂與美好的時光也是快的,曇花一現,又被各種瑣事、壓力淹沒的不知去了哪裡。

02

蘭蘭這樣的孩子多,蘭蘭媽媽這樣的家長也多。當問及家長孩子這樣是否快樂時,家長會說:“孩子現在不快樂,以後一定會快樂。”,“我這麼省吃儉用,拉低自己生活水平培養孩子,還不是為了他早日成才嘛。”,“我這樣嚴厲要求孩子,孩子以後會明白的,會感謝現在我這種做法,哪有父母害自己孩子的。”。家長的想法都是用心良苦,也是真心真意地為了孩子的未來。

補習班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煉爐”值得嗎?

想當初,二十年前的童年,孩子們在玩泥巴,抓蚯蚓…而造成現在的原因,一是社會時代的進步,教育理念的改進;二是少生優生,以前沒有條件生育也會要孩子,孩子吃紅薯也能長大,而現在,是選擇生育,大眾都認為,這是對生命的負責,要給孩子最好的。03

當然,暖暖不是來勸各位家長別給孩子報名補習班,畢竟不符合現在的社會趨勢,而是想告訴家長們怎樣讓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有自己的快樂和時間。同時,也想告訴家長們合理培養孩子,否則物極必反,拔苗助長。

補習班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煉爐”值得嗎?

1、從孩子的興趣下手。如果孩子平時都不愛聽音樂,你可以不用逼他去學樂器,相反他更愛繪畫,你可以把他的興趣培養成技能。

2、合理“澆水”。花大價錢送孩子去“煉爐”,是不值得的,試問,你的孩子精疲力盡,又能學到多少東西呢?學習個別技能是可以的,不如花這個價錢著重培養一兩個技能,發展到極致,這樣也比樣樣都會,但都是半桶水好。

補習班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煉爐”值得嗎?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育容易,教育難,願孩子們有一個有意義的童年,同時有朝一日都是小才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