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歷:一年有十三個月的獨特國家

遊歷:一年有十三個月的獨特國家

剛剛過去的9月12日,是埃塞俄比亞歷法的2008年新年。在世界所有國家都使用公曆紀年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一直堅持使用自己的歷法,也就是1年有13個月,每到平年的時候,第13個月是5天,潤年的時候第13個月是6天,這樣,埃塞俄比亞就比公曆晚了將近8年的時間,換句話說,你在埃塞俄比亞能夠年輕8歲。

不久前,我剛剛訪問了這個奇特的國家。下面是旅途中的所見所聞,願與大家分享。

一、令人難忘的“埃航”

埃塞俄比亞全稱是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面積110萬平方公里,人口5800萬,居非洲第三位。現全國共有80多個民族,其中奧羅莫族為第一大族,佔全國人口的45%;阿姆哈拉族為第二大族,佔30%;提格雷族為第三大族,佔8%。埃塞4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40%信奉埃塞俄比亞正教。阿姆哈拉語為聯邦政府工作語言,英語在政治經濟生活中較為通用。埃塞俄比亞現由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執政,致力發展經濟,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儘管埃塞目前仍是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但卻有比較發達的航空業。“埃航”目前是唯一的一條由北京直飛非洲大陸的航班,每隔兩週一班。但這麼長距離的飛行,是否安全,心裡還是沒底,有一種“豁”出去的感覺。

踏上埃航,迎面而來的是身穿墨綠色民族服裝,略顯疲憊,面帶笑容的空姐,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坐好後,環顧四周,乘客不到4成,多是埃塞人和中國人。據說,原來是中埃兩國對飛,後來由於客源較少,中方主動撤出競爭,把這錢全讓埃塞方去賺。

飛機升空了,機長先後用純正的英語和阿姆哈拉語作了自我介紹,應該說,整個服務體系同發達國家差不多。這一點,我敢說比國航要強,坐了多次國航,至今未聽到機長用純正的英語介紹情況,國航播音員的英語也只能說是馬馬虎虎。埃航小姐的服務說不上殷勤,但恰到好處。由於整個旅程都是夜晚,吃完一頓正餐後,即進入絕對安靜的睡眠保障階段:沒有電視節目,沒有燈光。雖然每個座位上只有墊子,沒有毛毯,但只要有乘客睡著了,空姐就會躡手躡腳地為其蓋上毛毯,看來空姐並未睡著。

大約7小時後,飛機在印度德里機場做技術性停留,只有一個小時,乘客不下飛機,相反還上來幾位乘客。印度地勤人員抓緊一切時間上來打掃衛生,有的跪在地上飛快地掃地,有的清理座套內的雜物。唯一不方便的是,你要不停地給他們讓地方,還要告訴他們哪些東西可以扔了,哪些東西還要保留。

機組在德里也更換了,奇怪的是新機組上來後,老機組不下去,而是留在機艙裡一起飛會亞的斯亞貝巴。此時此刻,我才明白為什麼剛上飛機時看到她們雖有微笑,但略帶倦容的樣子。每隔兩週一班,這意味著如果下飛機就要住上兩週,這筆花銷顯然不經濟,只好讓機組受委屈了,僅從這點看“埃航人”的精神是非常可佳的。

飛機繼續向亞的斯亞貝巴飛行,新機組的空姐顯然精神了許多,她們一邊張羅著旅客的事,一邊相互交談著。起飛後因仍是黑夜,忙亂了一陣後,機艙又安靜了下來。一位“下班”的空姐走到我的座位旁,示意要坐到裡面的空位子上。我毫不猶豫地讓她坐進去了。簡直像是變魔術,每幾分鐘她就“不見”了,仔細一看,原來她很熟練地把腿一縮,用一條毛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裹了起來,一動不動;如不細看,還以為是一個包裹放在那了。看來埃航小姐已習慣於在機艙了休息了。這也是為國家節約外匯嗎。

6小時後,飛機非常平穩地降落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應該說埃航飛行技術的確是高超的。後來我又體驗了兩次其國內飛行,有一次是降落在土地上,仍很平穩,我對此感受更深刻了。無怪使館的同志說,埃航安全飛行在非洲是數得著的,只有一次雖有劫機犯脅迫,仍能安全地迫降在近海海面上,無一人死亡。這不能說不是一次奇蹟。下次有機會,我還坐“埃航”!

二、 “鮮花之都”

埃塞俄比亞首都,坐落在非洲中部高原的山谷中,人口約160多萬,海拔2500米,是非洲各國中最高的城市。這裡雖接近赤道,但氣候涼爽,四季如春。城市周圍峰巒起伏,關山重疊。走出機場映入眼簾的一塊醒目的迎賓牌,上書:“13個月的絢麗陽光歡迎您。”奇怪,埃塞每年居然有13個月?!原來埃塞實行一種特殊的歷法,將一年分為13個月。前12個月每天為30天;第十三個月為5天。閏年的第十三個月為6天。公曆9月11日是埃塞俄比亞的元旦。看來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還可以多拿一個月的工資。

進入市區,街道隨山勢起伏,道路兩旁奇花爛漫;到處可見尤加利樹苗修長,蒼蒼鬱鬱,下垂的三角形葉子,顏色略帶灰霜,遠看象覆蓋著白霜的竹子,顏色非常獨特。也許是司機有意識讓我們參觀市容,在抵達賓館前有意識在市區繞了一圈。來到市中心革命廣場一帶,只見街道寬闊整齊,附近多高原辦公樓和公寓,離廣場不遠,有昔日的皇宮。在附近的一條花園式的林蔭大道兩旁,井然有序地分佈著議會大廈,政府各部大樓博物館、非洲大廈、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和大議會等著名建築。在孟尼利克二世大街的廣場上豎立著孟尼利克二世身跨戰馬的高大銅像。廣場西南角有市政府大廳,連接市政府大廳和火車站的大街,從北向南依地勢傾斜,兩旁商店林立,車水馬龍,蔚為壯觀。亞的斯亞貝巴有兩座4星級賓館,我們下榻在其中的一座,叫喜來登賓館。雖然同為一個集團系列。但根據埃塞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僅相當於北京的三星級賓館。

次日在主人的安排下,我們爬上了亞的斯亞貝巴市的因託託山,在那裡我們瞭解到了城市名稱的由來、大約100多年前,這塊地方還是一片荒野,孟尼利克二世的妻子泰圖在這裡的溫泉旁建立了一座房子,為建城之始,以後又允許貴族在此取得土地。1887年老皇帝正式遷都於此。按照阿姆哈拉語,亞的斯亞貝巴的意思是“新鮮的花朵”為泰圖皇后所起。

雖然亞的斯亞貝巴海拔2500米,但由於氣候和四季鮮花飄香,風光綺麗。每天清晨在賓館門前的林蔭大道上都能看到許多練習長跑的青年男女。無怪乎埃塞俄比亞的長距離競賽項目在世界比賽中總是名列前茅。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出長跑選手的寶地。

三、“失去的天堂”

1991年埃革陣上臺後,按照各民族聚居的情況,對行政區作了重新劃分,廢除了原來的省,將全國劃分為14個區,基本上每一個大民族都有一個區。1995年又對區劃作了調整,將全國劃分為9個州和兩個特別市。其中6個州(阿姆哈拉州、阿法爾州、奧羅莫州、索馬里州和哈拉里州)基本上是單一民族州,其他州均為多為多民族聚居州,其中南方州由幾十個民族組成。

南方州位於埃塞西南部,離首都約200多公里,州首府為阿瓦薩市。亞的斯亞貝巴的活動結束後,根據主人的安排,我們前往南方州進行參觀訪問。汽車離開亞的斯亞貝巴後一直向西南方向行駛,公路兩旁均為獨具特色的非洲雲杉樹和巨大的仙人掌,身裹白色布袍的埃塞男人和女人,趕著小毛驢穿行在雲杉樹裡,在充足的高原日照下,活託託的一幅“印象派”繪畫,真是美不勝收。不一會,一座座大土堆出現在公路兩旁,當地人告訴我那些就是著名的“螞蟻山”。遠遠看去頗為壯觀,這也是著名的非洲一景。

越往南走,風景越好。儼然象我國四季如春的雲南,同時海拔也低了下來,只有不到1000多米。南方州是埃塞的農業區,公路兩旁是綠油油的小麥。據說埃塞很重視發展農業,還從我國引進灌溉系統和技術。汽車路過小鎮時,同我國的村鎮差不多,熙熙攘攘。男人們三五成群,扎堆聊天,曬太陽,用好奇的眼光看著過往的車輛,一付悠然自得的樣子。阿瓦薩市只是一個小鎮,州領導人在猶如熱帶雨林的花園賓館裡接待了我們。州領導人由多民族組成,給人的印象是精明能幹,團結合作。午餐中有一個非常獨特的食品叫“英吉拉”,是用一種類似芭蕉的根莖,磨成麵粉製成的,有點象我國的發糕酸酸的。據說這種食品只有在埃塞俄比亞才能品嚐到。

南方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老皇帝的夏宮即建於該州的度假勝地--“溫都嘎那”。在阿姆哈拉語中“溫讀嘎那”意為“失去的天堂”。一眼望去,這裡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風景格外宜人,簡直就是世外桃園,人間仙境。主人好象猜透了我們的心思,當晚就安排我們住在這裡。

老皇帝夏宮,現為旅客住宿的賓館,它依山而建,茂密的森林裡灰色的長毛大猴子爬上爬下,很是自在。據說,這種猴子只有非洲才有。我們抑制不住好奇的心情,還沒安排好住房,就急忙去屋後拜訪我們的猴子鄰居。同行的老李急切地走到大樹下給猴子們拍照。也許是閃光燈的作用,也許是侵犯了它們的領地。一隻大灰猴,憤怒地從樹上跳下來,兇狠地追趕著我們,我們好在腿腳還利索,飛也似地“抱頭鼠竄”才沒讓大灰猴“逮住”。

夏宮旁還有一個人造的游泳池,溫泉從山上引下來,像個小瀑布,然後流入游泳池,許多當地人和歐洲遊客在溫泉瀑布中淋浴。如果不是在20世紀90年代,看到這幅風景,真使人感到像是來到伊甸園。在回夏宮的路上,路過錫達莫人又黑又矮的茅草屋。我們應邀進去坐坐,只見他們仍是幾代同堂,屋裡幾乎沒有什麼傢俱,男女按性別分別住兩個草屋。他們為人純樸、忠厚,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較原始,即使住在著名的旅遊景點旁邊,他們竟不知道生產手工藝品進行銷售。可喜的是他們對外人已不感到陌生,並且已知道索要東西。但我們給其中一個小女孩10個比爾(約合人民幣12元)時,不想竟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剛才還是很溫和的家庭成員,忽然為這10比爾扭打在一起,吵成一片。看來真是好心幫了倒忙。

清晨醒來,鳥語花香,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院子的大樹上一群群灰色短毛小猴子跳來跳去,格外熱鬧。它們同昨天那些灰色長毛大猴大不一樣,對人非常友好,只有你有吃的東西,它們就會從樹上爬下來,圍在你的身邊友好地討要,吃飽了再大搖大擺地爬上樹玩去了。看來猴子和人一樣,也分厲害的和不厲害的。

三、 拉里貝拉

埃塞俄比亞繫有3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埃塞俄比亞高原和青尼羅河水系曾哺育了聞名於世的阿克蘇姆王朝文化。歷史上,埃塞的統治民族是阿比西尼亞人,而不是人口最多的奧羅莫人。阿比西尼亞人分為兩支,一支是提格雷人,另一支是阿姆哈拉人,兩者都居住在埃塞北部,北部也是埃塞俄比亞文明的發祥地,如阿克蘇姆古城和拉里貝拉文化名城。後來埃塞文明向南發展,在文明的擴展中,阿比西尼亞人的統治也向南推進,逐漸征服了南方各民族;到上個世紀末,埃塞最著名的一位統治者孟尼利克二世基本上用武力統一了埃塞全境,形成了今日的埃塞疆界。

拉里貝拉位於埃塞首都的北部約500公里處,從亞的斯亞貝巴乘飛機約1小時就到了。這裡全是山區,市區也在山裡,離機場還有13公里。當地行政長官和宗教界人士以傳統的方式在機場歡迎我們,這裡多是阿姆哈拉人。到了市區後,男人們開始表演傳統的歡迎儀式,從他們不斷變化的隊形來看,還能感受到當年部落重大儀式的氣勢。

拉里貝拉堪稱人類文明的一大奇蹟,絲毫不亞於世界8大奇蹟。在海拔3000米的堅硬的石頭上山,埃塞俄比亞人居然能夠雕鑿出如此宏大的、方圓十幾裡地的教堂建築群,而且全部散落在山石裡。如不是逐個進去參觀,根本想象不到這裡會有如此規模的建築。這裡曾在公元13-18世紀是埃塞俄比亞的文明中心,拉里貝拉是埃塞俄比亞亞格維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名字,他在位時開始了這個宏大的創舉。由於這些東正教堂的建築精妙絕倫,1521年-1525年當第一個歐洲人來到這裡時,不禁驚歎到:“這簡直就是新耶魯撒冷!”

在主人的引導下,我們首先參觀了曼德汗·阿拉姆教堂。這是拉里貝拉最大的教堂,現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保護遺址。按照當地的習慣,進教堂要脫鞋。教堂內光線很暗,沒有電燈。教堂裡的神父站在基督像旁,屋頂上畫著歷史傳說和宗教故事。時至今日,這裡仍是拉里貝拉舉行盛大宗教儀式的場所。每一個教堂都有一個山石牆院子,牆上有許多一米見方的山洞,裡面即有面壁的基督徒,也有化緣的俗人,甚至還有死了的基督徒的遺骨。院子裡有一個水池,據說是過去做洗禮用的,現已長滿青苔。

拉里貝拉最具特色的教堂是貝特·吉敖吉傑教堂。如果從高處俯視,就是一座大十字標誌。下到底下,才知道這座教堂竟有五層樓那麼高,完全是在一處完整的大石頭上鑿刻而成的,據說這項工程花了百年的時間。這座教堂被視為埃塞俄比亞國教的象徵,也是埃塞俄比亞國家的象徵。我為埃塞俄比亞各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也為人類文明的又一創舉--拉里貝拉感到自豪。

四、 阿克蘇姆

離開拉里貝拉再往北乘飛機約45分鐘,就到了埃塞俄比亞著名的歷史名城--阿克蘇姆。3000年前,這裡曾建立了聞名於世的阿克蘇姆王朝,至今還留下了許多文物和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方尖塔。阿克蘇姆原來共有3座方尖塔,塔下是阿克蘇姆王朝的歷代國王的陵墓。現在只剩下一座豎立著,英國專家每年派一個小組協助挖掘;另一座已經倒塌,有的學者說當初壓根就沒有豎起來,還有一座在第一次世界大站後被意大利人運到羅馬。

埃塞俄比亞在歷史上曾經兩次遭受意大利人的入侵。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另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入侵都遭到了埃塞俄比亞人民的英勇抵抗,埃塞俄比亞人民最終都取得了勝利並將入侵者趕了出去。所以在非洲國家中,埃塞俄比亞是少有的幾個沒有經過殖民化而獨立的國家。現在埃塞政府根據國際法已正式向意大利政府要回了那一座豎在羅馬的方尖塔。在阿克蘇姆就能看到二次世界大戰埃塞俄比亞的著名戰場--阿杜瓦。這是一次著名的戰役,由此決定了埃塞俄比亞人民的勝利。

參觀完名勝古蹟回到賓館,主人以傳統的埃塞俄比亞咖啡招待我們。身著白色民族服裝的埃塞少女,在室外支起小鍋,現場表演煮咖啡。為了表示對客人的隆重歡迎,按照傳統儀式,從室外支鍋的地方到賓館門口灑滿了綠色的樹葉。當咖啡鍋燒到一定程度,少女將鍋端進來讓客人逐個聞咖啡的濃香,然後再端回去繼續製做。埃塞人以自己盛產咖啡而自豪。當咖啡煮好後,細細品嚐,的確不次於哥倫比亞的咖啡。

短短一週的訪問結束了,我已被這個文明古老的國家和勤勞勇敢的人民所深深吸引。望著機場侯機樓一幅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油畫,我不禁從心裡祝福埃塞俄比亞繁榮昌盛,人民幸福歡樂。

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的!

遊歷:一年有十三個月的獨特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