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小姐姐:我能拿下頂級投行Offer,全憑這一點

95後小姐姐:我能拿下頂級投行Offer,全憑這一點

以計劃為槳,划向成功的彼岸。

金三銀四求職季,不論是對於職場的人來說還是對於正在思考繼續考研還是求職的大三、大四應屆生來說都很重要,但無論是求學還是求職,都是喜憂參雜,有人喜氣洋洋、有人愁雲滿面。

而說起原因,失敗的方法千奇百怪,但成功的理由大都是因為有計劃,就像畢業就成功入職國內頂尖證券公司的95後小姐姐米荷。

入職國內頂尖證券公司,

成功只因詳細計劃

金三銀四,也是應屆生求職季,但和很多同齡人不一樣,95後的米荷已經獲得了在國內某頂尖證券公司的實習,所以在很多同學的眼中,95後的米荷已是妥妥的半個人生贏家。

而談起獲得頂尖證券公司的實習,米荷說最重要的就是提前做好計劃。包括提前找好自己想去的目標公司,然後收集目標公司的招聘信息,再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符合,最後是注重公司在招聘條件中的加分項,像有CPA、CFA等財經類資格證書優先之類的。

因為面試時,優秀的人實在太多,所以想打破“僧多粥少”的局面就要一定要提前制定計劃,打有準備之仗才能投企業所好。

詳細計劃之考證,

以工作為目的目標更明確

而關於有計劃帶來的成功,米荷還分享了她關於考CFA時候的事例。因為作為國內頂尖的證券公司之一,每年的應聘者簡歷估計都能塞滿郵箱,所以在人才的挑選上,米荷看重的那家頂尖公司也增添了很多關卡,像本科最低要是211院校畢業、在校期間有過優秀實習經驗,而現在又在招聘條件的尾部加了一條有CFA/CPA等財經類證書優先。

看到這條“有CFA、CPA證書優先”時,米荷覺得這絕對是自己的一個加分點,因為學歷不佔優勢,實習經驗估計也比不上那些優秀的大牛們,所以要想彎道超車,考下一門含金量高的證書就成了關鍵。

決定考證書後,米荷衡量了一下,選擇了有金融第一證之稱的CFA,因為本身金融專業,備考可能會輕鬆一些,另外從職業方面考慮,CFA也會對金融方面提供更完備的知識。

當確定職業目標,再從工作反推考證時,米荷說以工作為目的,考證目標更明確了。因為企業有需求,說明這個證書很重要,沒有值不值得考的困擾之後,那接下來最大的任務就是如何考下證書了。

而且,考證這事不同於其他事情,是一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目標,那麼很容易半途而廢。

95後小姐姐:我能拿下頂級投行Offer,全憑這一點

合理安排時間,少點娛樂休閒

確立考CFA證書是求職計劃中的一項之後,那如何考下證書就成了關鍵,而這同樣離不開詳細的計劃。

米荷說在備考前期就制定了一個詳細計劃,因為當時決定是12月考試,所以計劃時長跨度達到5個月,而根據CFA的十門科目,米姑娘也將每門科目都計劃到了天,因為對於備考來說,肯定是越提前複習時間越充裕的,而且這期間也還要考慮到突發事件。

將每天的時間都交給備考,肯定是比追劇、逛街、旅遊痛苦的,最讓米荷記憶深刻的是同學們相約去雲南大理兩週遊,去看看蒼山洱海一直是米荷的心願,更何況雲南還有米荷最喜歡吃的米線。

但兩週的時間實在太長,彷彿已經聽見了教材們在大喊“千萬不要去”的米荷只能選擇了放棄去遊玩。那段時間,她是一個人在圖書館看高頓《CFA一級精要圖解》,在宿舍聽CFA網課,在自習室的角落做習題,在外語樓前背單詞。

雖然有些遺憾,但決定備考時,就已經想到所有的娛樂和休閒都要靠邊,所以除了沒去遊玩之外,幾乎所有的週末和節假日米荷也都交給了倫理與職業道德、數量與分析方法、經濟學、和權益投資等CFA的各門課程。

整體時間規劃

關於CFA的備考時間,米荷說一級時用了半年(初次接觸看的比較細),二級時用了兩個月。

於是學姐就邀請米荷講講時間規劃的問題(這裡我就不說太詳細,因為大家的基礎不同,我適合個人的規劃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就說說方法論)。

CFA備考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整體備考時間、備考進度有一個完善的把握,這樣才能在固定的時間裡去安排自己的備考順序,然後通過一段時間的效果來及時調整備考方式,保證在計劃內完成自己所有的複習任務。

米荷認為,考CFA的同學,你要有個總體的時間規劃。先確定個大目標,比如,在x月之前看完全部的note。然後分解一下每個月的目標,哪些時間段把哪些note看完,哪些時間段要刷題等。

總之,就是所謂的目標管理法。先確定一個total goal ,然後再將目標分解成階段性的任務,逐個擊破,最終去完成你的total goal。

我覺得,只要你的總體計劃安排合理,複習到位,最後取得不錯的成績基本不會有多大的問題。

為了夢想而努力的你,

一定是光芒萬丈的!

事實上,很多考生覺得CFA最磨人的,不是它的知識點有多麼難,而是對考生心態的考驗。

很多人在開始備考CFA後,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和厚厚的複習書籍就會感到恐懼,也就是所謂的仗還沒打士氣就弱了。據瞭解,大多人的恐懼來源於英語基礎的薄弱。

但是,學姐認為可以將這視為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英語的磨練機會。大家可以這樣看,如果你以後有志於從事金融分析,你如果想做好這一行,你不單單要學會的是分析國內的行情,還必須時刻關注國外的動態。

比如常瀏覽外文網站、外文研究報告啦(這也是我現在的工作一部分)。你的這段學習經歷再將來的工作中會幫助你不少。

另外,最開始複習的時候,很多人看英文內容都會很吃力,需要對著詞典來學習。但是慢慢地,很多詞彙反覆在你眼前出現,你就會記住它們,然後你會覺得複習越來越順利。

這裡順便告訴你們一個secret:你們知道CFA為什麼在各大機構這麼熱門嗎?

除了它的知識體系完善外,其實很大比例是因為通過了CFA的同學英語都不會太差!!在可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力~~金融底子好英語又棒,簡直是最理想的candidate了!

所以說,大家考CFA的時候,其實是有諸多收穫的。金融知識、英語、證書,都會對你的工作有很大助力。

另外,我想,搞定英語這個大boss後,剩下的,只要大家有計劃地複習,基本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總結完畢,希望學姐今天分享的備考經驗能幫助大家~

95後小姐姐:我能拿下頂級投行Offer,全憑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