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設立科創板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具體舉措。這次改革不僅是新設一個板,更重要的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在發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各個環節進行制度創新,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兩會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不少金融業兩會代表對科創板發表出看法,提出建議。

1、對二級市場有正影響

2月27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設立科創板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具體舉措。這次改革不僅是新設一個板,更重要的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在發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各個環節進行制度創新,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同時,證監會將會認真地評估推出科創板以後改革創新的效果,並統籌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的改革,更好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服務。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易會滿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經濟界別組接受《國際金融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方案已經出臺,科創板非常重要,是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的制度改革,也是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特別是科創板試行註冊制,對市場的發展尤為重要。“我非常擁護科創板設立和註冊制的試點,也希望註冊制試點後能納入證券法的修訂中,在整個資本市場推廣開。這是我最大的希望”。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肖鋼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同樣認為科創板的設立具有積極影響。其在政協經濟界別組駐地就科創板相關問題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科創板的設立對二級市場的影響,表示影響是正面的,新業態、新模式除了吸引大量優質資源在國內上市,還有利於優化資本市場上市結構。與此同時,新的資產上市的同時也會吸引來新的投資者,提高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

券商跟投在楊成長看來是一種方法,而不是本質,其本質上是要提高券商對項目和企業的定價能力,關鍵是要對定價負責,目的是提高科學定價能力和持續保薦能力,以及強化中介機構承擔的責任與風險。

對於科創板設置的50萬元投資者門檻,楊成長認為,“總體來說是比較適度的,因為科創類企業的投資理念和估值方法和一般企業還是不一樣的。”他解釋稱,科創類企業以大量動產要素作為企業的主要資產,比如人才、信息、技術、模式。同時,因為我們不完全根據企業過往財務業績來估值,對投資人來說,估值方法、評價方法和過去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引導有能力的個人投資者參與這個市場,同時也提示風險和示範性管理。

楊成長認為,證監會已經發布了科創板持續監管的相關文件,從這裡面可以看出,對科創板企業的發行上市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對它的後續監管就要強化。除了具有一般上市公司的要求,還有更嚴格的要求。比如對科創板企業的併購行為、科研能力、長久的持續經營、大股東的行為,例如大股東的退出等,肯定會加強監管。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楊成長

2、利於A股和港股合作

3月5日,易會滿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際金融報》等媒體記者採訪時,對即將上線的科創板是否會和港股“搶生意”進行回應,易會滿表示,科創板的推出有利於A股和港股的合作和發展。因為這是市場的機遇,能做大做強整體市場。

此前,易會滿會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和金融合作,提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相關議題交換了意見。

需要指出的是,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在提案中,關於科創板和註冊制,他有兩點建議。其中一點為允許國際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參與科創板發行,使其更加市場化和國際化。

李小加表示,在滬港通現有制度下,這是完全可行的,只需要將科創板納入滬股通標的範疇,同時開通大宗交易機制。

李小加認為,國際投資者的參與有助於豐富投資者結構和流動性,如果內地投資者過於亢奮而推高股價,國際投資者絕不會貿然參與,可形成與之相對的冷卻效應,反之,若發行定價過低,國際投資者又會積極申購,重建市場信心。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李小加

3、“進站”和“出站”

李小加第二個建議為逐步全面落實註冊制。

李小加表示,可以把上市融資拆分成兩個過程:存量股份掛牌(“進站”)和公開發行新股(“出站”)),最終目標是要“進站”實行註冊制與“出站”實行市場化。

從操作層面看,這個“列車時間表”應該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進站時,監管者不再對盈利前景等主觀判斷項進行實質審核,所有達標企業均有資格“進站”掛牌等侯發車。等候期間需要持續滿足信息披露及相關合規要求,若違反信息披露或合規要求者自動延長待發期或取消發車資格。一旦發現造假,嚴懲並高額罰款,利用罰款設立大額有獎舉報基金,鼓勵律師、會計師“群眾”舉報造假、參與打假。

2)根據不同企業類型和投資者風險接受程度對市場進行分層,設定各自客觀清晰透明的出站標準,然後讓掛牌公司根據自身情況進入不同站臺候發。

3)清晰列出不同站臺列車等候發車的出站時間。譬如,高鐵候車期為6個月出站,特快12個月,直快兩年,慢車3年等。公司在侯發期間情形發生變化則必須轉入其他站臺。

4)每家公司出站時間一到,即可決定隨時出站(公開發行),發行完全市場化,市場估值,不限窗口,放寬增發。如果為了防範風險,也可在改革初期於“出站口”設定不同的投資者適當性門檻。

5)為滿足不同類型公司的多元需求,列車時刻表中也可在站內侯車期間匹配不同的存量股份交易及融資安排,譬如某些公司的股份只能在高淨值客戶中轉讓,某些可以連續交易,某些可以通過撮合轉讓等制度安排。

4、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同日,易會滿在接受《國際金融報》等媒體記者採訪時還表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證監會最起碼的工作職責。

2018年以來,證監會大刀闊斧對A股市場進行整頓,嚴懲“外掛”,威懾想要“越線”的市場參與者。有些罰單多達上億元,堪稱“天價罰單”。

在人們為“天價罰單”拍手叫好時,證監會系統的人士則往更深處進行思考。

本次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提交了議案。王建軍表示,為確保註冊制改革取得成效,必須在放寬前端准入的同時,強化後端行政處罰的力度。但由於實踐中行政處罰往往先於民事賠償,導致來源於投資者損失的違法所得上繳國庫,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投資者損失無法得到有效補償。為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賠償被欺詐的投資者損失,努力使投資者免受市場欺詐之害,維護證券市場秩序,為註冊制改革保駕護航。

就此,王建軍提出了四方面建議:一是建立責令違法主體向受損投資者返還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制度,構建賠罰一體機制;二是繼續完善行政和解制度,促使相關責任主體主動賠付投資者;三是改革現有證券行政罰沒款繳納制度,建立行政罰沒款先賠後繳(國庫)機制;四是延長凍結、查封等證券行政強制措施的期限,確保行政罰沒款執行到位,夯實責令返還違法所得制度的基礎。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王建軍

5、加大懲罰力度

除上述建議外,王建軍還提出議案,建議修改刑法,將欺詐發行犯罪刑期增至無期,重罰參與合謀的中介機構。

王建軍表示,註冊制改革萬眾矚目,期在必成。通過註冊制改革,放寬前端准入,對搞活市場大有益處。但如果後端處罰力度不夠,則恐泥沙俱下,影響改革成效。欺詐發行是註冊制改革中需要重點防範的違法行為之一,但實踐中,我國現行《刑法》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犯罪類型歸類不夠準確、刑事處罰力度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為給註冊制改革保駕護航,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解決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問題,有效維護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就此,王建軍提出了四方面建議:一是將該罪的犯罪類型從“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移至“金融詐騙罪”;二是將罪名修改為“欺詐發行證券罪”;三是提高犯罪刑期,情節特別嚴重時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提升罰金額度;四是參與欺詐合謀的中介機構及其責任人員,應作為欺詐發行犯罪的從犯加以嚴懲。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3月,上交所和深交所發佈《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劍指六類存在重大違法情形的上市公司,其中IPO欺詐發行成強制退市“頭號”條款。實施辦法指出,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或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被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構成欺詐發行,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一百六十條作出有罪生效判決,其股票應當被終止上市。

6、信息披露是關鍵

3月6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首席合夥人、董事長朱建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信息披露是科創板的核心,是決定科創板是否成功的關鍵。

朱建弟表示,目前在上市公司中,信息披露違規現象嚴重,而且違規成本低,頂格處罰只有60萬元。未來可以通過對證券法等相關配套法律的修改,加大處罰力度,營造更好的法制環境。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朱建弟

此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月27日的發佈會上曾表示,實行更嚴格的信息披露,是註冊制的核心內容。發行人在符合最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必須符合更高的信披要求,發行人是信披的第一責任人。主要審核放在上交所,審核人員對報送材料要嚴格問詢,從專業角度把關,更加追求真實準確完整。

對此,近日公佈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提到,發行人應當根據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披露行業特點、業務模式、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經營政策、會計政策,充分披露科研水平、科研人員、科研資金投入等相關信息,並充分揭示可能對公司核心競爭力、經營穩定性以及未來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另外,發行人尚未盈利的,應當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對公司現金流、業務拓展、人才吸引、團隊穩定性、研發投入、戰略性投入、生產經營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影響。

7、防止一擁而上

3月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劉新華髮言時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將實現資本市場的一系列重點突破,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發行和交易環節“一放就亂”的挑戰。

劉新華表示,從A股改革歷史來看,在發行和交易機制轉換時易出現“一放就亂”的問題。科創板主要制度規則明確了發行節奏、發行價格都由市場決定,必須採取積極、精準、有效措施,特別是要採取有效的市場手段,防止一擁而上,防止公司良莠不齊,“劣幣驅逐良幣”,防止發行價格過高壓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利益。同時,在交易環節,更要嚴防炒作,探索新交易機制。

金融業代表獻策科創板

劉新華

對於二級市場的槓桿行為,肖鋼此前接受兩會記者採訪時表示,反思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的教訓之一,是監管上比較薄弱。特別是對槓桿融資,不管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槓桿,還是信託公司的槓桿,對整個的高槓杆投機的監督力度很不夠,而且協調得很不夠。

回顧2015年,A股股市“過山車”式波動給投資者留下過難以磨滅的印記。以上證指數為例,2015年第一個交易日開盤時,上證指數為3258.63點,2015年3月開啟“瘋漲”模式,於2015年6月15日達到全年最高5176.79點。之後不久,上證指數猛跌,2015年8月26日跌至2850.71點。

(國際金融報記者 孫婉秋 鄒煦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