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有了ERP,為什麼還要上MES?

如今,製造型企業面臨著緊張的經濟和競爭壓力:利潤越來越少,交貨時間越來越緊迫,生產週期縮短,同時產品變得更復雜。很多企業已經在使用ERP系統,他們就會認為:我已經使用了ERP,為什麼還需要MES(生產製造執行系統)?本文將會給您一個解答!

這是黑湖研習社分享的第34篇文章

預計閱讀8分鐘

我們每天都會有優質內容與大家共享

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工廠有了ERP,為什麼還要上MES?



整理 | 老黑(blacklake6)



製造車間的信息黑洞


隨著ERP在企業應用的深入,ERP系統逐漸顯示出其侷限性。當ERP下達的工單到生產現場後,產品製造是以產線 “工單”或“批次”(Batch)為線索的執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現場管理人員需要實時信息進行決策(比如:不同產線上目前正在執行那些工單,進度如何,是否有質量異常的情況);執行人員需要得到實時的任務,以確保他們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執行正確的工作(比如:物料應該在什麼時候供應到工位,那些工位有設備異常,需要馬上進行搶修等)。同時,生產排程、完工情況、班組/人員、物料齊套率、設備維護、質量報警等各執行要素,相互促進也互相制約,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獲取實時信息,方能確保生產計劃高效/順利的執行。但傳統ERP定位於企業計劃,其管理的數據以周、天為時間週期,無法對現場執行實時的有效管控,即所謂的在製造過程中存在“信息黑洞”。


工廠有了ERP,為什麼還要上MES?



這個“信息黑洞”對製造過程的管理和控制而言,有多方面的不利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效率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現場的實時“信息黑洞”,造成了執行和計劃的不一致,從而影響了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在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生產異常,信息黑洞造成對現場異常的反應能力減低,降低了生產效率。

2、物流不透明,不能精確實現物料 “落地結算”以減少在製品資金佔用

如:物料進入車間後,可能因為計劃的變動等原因,物料沒有被使用,從而使MRP運算的物料需求失真;又如:工人對現場物料的領用有時比較混亂,而現場物流缺乏有效的跟蹤手段,從而造成企業與供應商結算的帳物難以匹對。

3、不能對所有質量要素進行有效管理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工藝、設備、原材料、工人操作等都可能造成質量缺陷,若沒有進行體系化的工藝參數和質量數據跟蹤記錄,當出現質量問題後,很可能將無法及時發現和追查質量原因,難以在造成大規模損失之前糾正問題。特別嚴重的是,當出現質量問題需要進行產品召回時,我們不易確定召回的產品範圍。目前出現在食品行業,汽車行業質量及召回事件,溯源做得好的企業其實不至於有太大的損失。



什麼是製造執行系統


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_execution System, MES)是面向車間層生產監控與管理的信息系統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並且促進了新的企業信息化國際標準—IEC/ISO62264和ANSI/ISA-95的產生。由於MES強調控制和協調,實現企業計劃層與車間執行層的雙向信息流交互,通過連續信息流來實現企業信息集成,提高了車間活動和生產響應的敏捷性,因此近年來MES在國外企業中得到迅速推廣。


工廠有了ERP,為什麼還要上MES?



MES的定位,是處於計劃層(如ERP/MRPII等)和現場自動化系統之間的執行層,主要負責車間生產管理和計劃執行。一個設計良好的MES系統可以在統一平臺上集成諸如生產調度、生產統計、產品跟蹤、物料配送、質量控制、倉庫管理、設備故障分析等管理功能,使用統一的數據庫和通過網絡聯接可以同時為生產部門、質檢部門、工藝部門、物流部門等提供車間管理信息服務。系統通過強調製造過程的整體優化來幫助企業實施完整的閉環生產。



MES能做什麼


由於ERP等是屬於企業上層的信息系統,一般對車間層的管理流程不提供直接和詳細的支持;現場自動化和信號採集是屬於企業下層的信息系統,本身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管理系統。比如面對以下車間管理的典型問題,它們就難以給出完善的解決手段:

1、如何追溯產品的所有生產過程信息?如:原料供應商、操作機臺、操作人員、經過的工序、生產時間日期和關鍵的工藝參數?

2、如何防止部件裝配錯誤、產品生產流程錯誤、產品混裝和貨品交接錯誤?

3、如何知道生產線上當前出現最多的5種產品缺陷是什麼?次品數量各是多少?

4、目前倉庫以及前、後工序線上的每種產品數量各是多少?要分別供應給哪些供應商?何時能夠及時交貨?

5、生產線和加工設備有多少時間在生產,多少時間在停轉和空轉?

6、影響生產潛能的最主要原因是:設備故障?調度失誤?材料供應不及時?工人培訓不夠?還是工藝指標不合理?

7.能否對產品的質量檢測數據自動進行統計和分析,將質量隱患消滅於萌芽之中?

8.能否廢除人工報表,自動統計每個過程的生產數量、合格率和缺陷代碼?

製造執行系統MES恰好能填補這一空白,在產品從工單發出到成品產出的過程中,扮演生產活動最佳化的信息傳遞者,改善生產條件及準時出貨、庫存週轉、生產毛利及現金流量效益,並且也在企業上下層之間提供一個雙向的生產信息流。


工廠有了ERP,為什麼還要上MES?




MES與ERP在功能技術上的差異


1、 ERP與MES 的定位不同

傳統ERP定位於企業計劃。主要面向管理人員,其管理的數據以周、天為時間週期。當ERP下達的工單到生產現場後,ERP無法對現場進行實時有效管控,出現工單執行過程中的“信息黑洞”。


工廠有了ERP,為什麼還要上MES?



MES系統定位於執行層面。它接轉ERP下達的工單,並實時發佈到產線,通過現場的數據採集,直接對一線操作和車間管理人員提供生產支持。其管理的數據以現在、下一個小時為時間週期,為現場管理人員提供實時信息進行決策。

2、ERP 與MES 管理的功能範圍不同

ERP主要管理採購、財務、銷售、生產訂單管理、發運管理、成品倉儲計劃控制等計劃層面功能。

MES主要提供車間的工單派發、製程防錯、產品譜系、SPC質量分析、設備OEE分析、製程追溯等執行層面的功能。

3、MES與ERP系統有不同的技術要求

ERP主要處理計劃數據,數據量小,不需要和底層硬件交互,易於採用集中的方式管理。更重要的是ERP在實施時,計劃的流程相對固定。而MES的數據粒度小,數 據量大,和工廠的工藝、車間管理流程、自動化程度密切相關,不同企業實施時差異很大,且需要不斷適應車間管理模式的變革,因此更需要系統的柔性和對集團推廣的支持能力。另外,MES系統直接記錄生產的過程數據,因此在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比ERP 要求更高。

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黑湖研習社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