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前海赴港推介政策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公佈,粵港澳大灣區開啟快步發展。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前海赴港推介政策

2月27日下午,“前海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政策推介會”在香港舉行。推介會旨在進一步發揮前海粵港澳合作發展重大平臺作用,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功能。會上介紹了前海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情況,解讀前海深港合作專項行動計劃、總部扶持政策、支持香港青年在前海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會上亦介紹了前海推進深港合作的部署安排,同時公佈了普華永道前海營商環境指數。推介會吸引逾500名嘉賓出席。

▌前海持續推進深港合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帥夫在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前海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具體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強化前海合作發展的引擎作用;二是加強法律事務合作;三是建設國際化城市新中心。而香港與前海的合作,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很好的實例。陳帥夫表示,一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非常重視與前海的合作,也支持前海推出更多面向港人港企的優惠措施,令港人港企深度參與前海的發展。他坦言,未來香港應發揮國際化的優勢,與前海在金融、專業服務、創意產業等範疇合作共贏,為香港與內地更加緊密的合作提供示範。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前海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0,800家,合同利用港資1,021.50億美元,較2012年前海管理局剛成立時的註冊港資企業21家,合同利用港資7.37億美元,增長分別高達514倍138.6倍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前海赴港推介政策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在參與共建創新性前海方面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制度創新是前海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前海模式”的核心元素。前海應更加聚焦粵港澳合作,完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讓前海成為制度和政策的創新高地。充分發揮前海的輻射和資源整合功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整體實力的提升。其次,前海要開展首創性的改革探索,扮演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試驗田的角色。加緊制定專項的合作規範、先行先試,加強發展規劃的統籌協調。第三,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民間交流,讓前海成為粵港澳人才流動發展的苗圃。要繼續推動粵港澳的職業資格互認試點工作,率先落實便利港澳居民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強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重大平臺建設,實施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為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介紹,前海在多個方面推出一系列惠港政策,為港企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匯豐集團、東亞銀行、港交所、嘉裡集團、周大福等知名港企已經進駐前海。

前海在全國率先重啟QDIE,累計註冊QFLP企業和基金148家,註冊資本342億元人民幣。在深港金融合作領域上,前海率先推動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和跨境資產轉讓等“五個跨境”

前海合作區已出讓經營性用地38宗,總用地面積78.69公頃,總建築面積603.4萬平方米,其中,港企取土地面積37.26公頃,佔比47.34%,建築面積約293.18萬平方米,佔比48.06%

對於在前海建設的香港工程,允許可以適用香港模式進行建設、管理、服務,前海管理局則參考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簡化、優化行政服務流程。前海對香港建築服務業企業和專業人士開放了前海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服務,積極鼓勵香港專業人士到前海合作區參與前海建設。目前,共引進了28家香港建築業服務機構,合同金額約為6.26億元。

前海率先實現港澳居民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更允許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外籍人士自願繳存住房公積金,享有本地市民待遇,以及住房公積金個人自住房貸款權利和購房貸款等優惠。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前海赴港推介政策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指出,前海除了在專業服務上的創新之外,在稅務優惠、財政補貼、獎勵計劃都賦有創新性思維,且面向世界。劉炳章坦言,香港的傳統優勢在整體國際情況的影響下正在減弱,而

前海正是香港尋求新增長點、新機遇,以及新發展的重要平臺。

▌創業青年惠享前海政策

“前海為港人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創業條件,團隊享受到辦公場所租金優惠、企業和個稅優惠、核心成員的保障房、港澳居民免辦就業證等。”隨身寶科技創始人郭瑋強在會上分享在前海創業經歷時說,目前團隊已擁有12項專利,去年完成第二次融資,估值超過一億人民幣。

像郭瑋強這樣的創業者,都是從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啟創業之路。2014年12月落成的前海夢工場,目前已初步構建起完善的創新創業孵化生態,在支持港澳及國際青年創新創業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截至2018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達356個,包括港澳團隊176個,超半數項目成功拿到了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前海赴港推介政策

此外,前海自2015年起每年提供500個青年暑期實習崗位,每年接待香港青年參觀交流約6000人次。

▌前海營商環境排名上升20位

據普華永道發佈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綜合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改革取得進展,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進行評估,如作為一個獨立經濟體參與排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便利度得分為77.44,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

普華永道合夥人曾惠賢表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總體營商環境優越、亮點突出、企業獲得感強。10個評估領域中,執行合同領域進入全球前10,開辦企業和獲得電力等2個領域進入全球前20。

據悉,2018年,前海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出營商環境改革“32條”,重點聚焦程序、實體、法治類營商環境改革,努力打造觀念相仿、制度相通、文化相融的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按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進行評估,前海綜合營商環境改革效果明顯,排名從2017年底的51位躍升至31位,展現了營商環境改革的前海速度。

在商貿和稅務制度上,前海管理局打造外商投資“一口受理”平臺升級版,外商只需在系統一次填報,在窗口一次提交材料,即可獲取營業執照和投資備案回執,全面實施註冊登記便利化改革。

在法律制度上,前海積極打造律師、公證、仲裁、調解、知識產權、會計服務、公司法務等法律服務行業探索混業合作新模式,更開創跨境公證法律服務,建立與境外委託機構便捷溝通渠道,確保公證書使用效果。

深圳國際仲裁院院長劉曉春在會上介紹了日前發佈的《關於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十大措施》,他表示,將加大規則創新力度,積極在大灣區推廣適用以香港為默認仲裁地的深圳國際仲裁規則,鼓勵中外當事人適用香港法律,此項規則創新引起國際仲裁界的高度關注,同時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香港專業人士以仲裁員、代理人或者專家證人等角色,參與深圳國際仲裁業務,共享內地法律服務市場機會,共同面向世界,共建國際爭議解決高地。


前海傳媒 出品

撰稿人 黃海琳 劉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