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大灣區期盼已久的政策終於出爐!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前海傳媒在梳理內容時發現,規劃全文長達2.7萬字,共包含十一個章節。全文提及“深圳前海”8次,提到“前海”關鍵字14次。這份眾望所歸的規劃蘊含何種魅力?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規劃綱要》為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規劃綱要》包含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佈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規劃實施共十一章41小節。

座標: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三節 戰略定位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座標:

第六章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節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座標:

第八章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第四節 拓展就業創業空間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座標:

第十章 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座標:

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

第一節 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專家觀點

《規劃綱要》出臺,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前海傳媒就此採訪了數位專家學者及行業人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 唐傑

《規劃綱要》將宏觀構思與具體操作明確列出,非常清晰。在這樣一個綱要當中,前海的地位突出在於它是一個重要的載體,它是承擔著深港之間緊密合作的一個重要載體。規劃綱要在產業、教育、科技、創新、金融等方面都有談到,對於前海給予這麼明確的規定,是希望前海能夠發揮好這個載體的作用,有大量的試驗性的東西要在前海來做。

對前海而言,我覺得主要是四件事:深港之間緊密合作、自貿區發展、金融創新、擴大香港就業方面的合作,這些都和前海以往的規劃佈局一致,下一步實際上就是前海怎麼更大膽子來做,同時能夠成功落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郭萬達

從前海本身來講,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個很重要的平臺,能看出來在綱要中很受重視。作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它本身的視角包括通過跟香港的對接與合作,去實現制度創新。方案中提到“支持在深圳前海設立口岸,研究加強與香港基礎設施高效聯通”。在這方面能不能實現創新?比如說24小時通關、比如不一定是一個物理的通關。在大灣區裡面涉及要素的流動,口岸就涉及到要素流動,能不能把前海口岸就作為一個“新”的口岸,用“新”的要素流動的機制來安排,這會有一定的意義。

一文提及14次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蘊含何種未來?

弘毅投資董事長、前海諮詢委員會委員 趙令歡

前海是大灣區建設的“引擎的引擎”,是“特區中的特區”,經過多年奮戰,已經基本形成“前海模式”。下一步的特色,重點在於:1、規則銜接——前海在人才、仲裁等方面已有與香港銜接互認的基礎,可以在往前往深做更多的探索;2、跨區協同——既包括在大灣區內與東莞、惠州等相鄰區域的協同,也包括與大灣區之外區域的互補性合作。

弘毅投資作為前海合夥人,承擔著前海“全球PE中心”的建設和產業發展任務。除了已經將弘毅投資全球運營總部落戶在前海,還將以“全球PE中心”為載體,在前海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吸引和推動包括香港在內的境內外私募股權投資產業鏈上下游的優秀機構進駐前海。《規劃綱要》中已經明確“支持香港機構投資者按規定在大灣區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參與投資境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相信下一步“全球PE中心”帶動的人才聚集、資金聚集、信息聚集的效應會加速呈現。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 餘凌曲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新時代國家發展重大戰略,既對深圳金融跨境資金融通、海外資產配置、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也對深圳灣區金融服務、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監管創新提出了更高戰略需求。深圳具有毗鄰香港區位優勢,擁有前海自貿區平臺,能夠高效協同香港,拓展人民幣跨境流通渠道,推進人民幣離、在岸市場發展融合,共同打造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大灣區規劃下,前海可完善市場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高標準建設前海國際金融城,打造境內外金融機構品牌集聚區。加強符合國際慣例法治建設,加快要素市場改革完善,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執行副院長 張博輝

《規劃綱要》印發,前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在不同的章節內出現了很多次。通過前海這兩個字出現的數量可以體現出前海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性。在規劃中,最重要的是創新和開放。粵港澳大灣區將來發展是人才的融合、信息的融合,還有資本的融合。資本的融合可以促進人才、信息、商品的流動。在提到前海深港合作區發展的環境中,主要是金融的開放和金融的創新。對於金融的創新,重點強調的金融創新就是綠色金融,我們希望香港成為大灣區的一個綠色金融中心。

目前,我們正在籌建一個研究中心,叫香港深圳研究中心。成立這個研究中心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進一步促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在科研教學方面進一步合作。我們會定期舉辦學術會議、學術論壇和學術講座,也會開展有關香港深圳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的一些的重要研究課題。


前海傳媒 出品

撰稿人 黃海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