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在东南亚的海域上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终身生活在海上,很少在陆地出现,为了在海上游刃有余的生存,他们出生就将耳膜戳破,没了耳膜,减少了水下的压力,这样不用氧气罩也能潜到极深的海里,但是却牺牲了听力。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这些独立于世外,用茅草和木板搭建而成的屋子,不知道抵挡了多少大风大浪。它们属于当地的巴瑶人。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这是一群没有国籍,没有户口的族群,有关巴瑶人的起源。听说是国王命令下属去寻找公主,找不到就别回来,他们没有找到公主,就不敢回去,就生活在了海上。

巴瑶人常年居住在海上,一生都与大海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图中木船。他们过着如同中国游牧民族一般的生活,只不过他们是漂流在海上,因此巴瑶人也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他们生长在这些海域,最终也归于那里。有固定木屋居住的巴瑶人是比较幸运的,还有些人只能住在木船上。

巴瑶人以捕捞和出售海产品为生,他们也会用捕获的海鲜和陆地上的居民交换食物,比如面粉、糖果、饮料等。有些年轻人有时会到岸上去做苦力挣钱。由于他们的家园远离陆地,因此只要有游客或潜水者靠近他们的生活区域,村落里的男女老幼都会划着船过来讨要食物。

巴瑶人一旦生病,就医对他们而言是件很奢侈的事,从住的划船至岸上就需要好几个小时,治疗费也是不小的负担。由于没有国籍和户籍,巴瑶人的孩子是没有学校可去的。

村落里眼尖的孩子们早已发现了我们,扔下饭碗就往自家的船上跳,小姑娘忙不迭地穿衣服,小男孩来不及抹去脸上的饭粒,以最快的速度爬下楼梯,可能他们以为我船上带了好多吃的东西呢。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一些不参与讨要食物的大人们则坐在屋门口开心地看着这些上奔乱跳的孩子,生活对他们而言,真的就是如此简单而快乐。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这座独立于海上的茅草小屋,是这一家四口的栖身之所。对我们现代的城市人来说我多么向往的小木屋啊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小男孩也奋力地划水,带着妹妹朝我的快艇驶来,陌生人的到来,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可能得到食物。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就表现的脸上了。

小小的茅屋居住着五个人,他们都好奇地看着我这个到访者。他们是那么友好的看着我们的到来。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小女孩独自坐在船上,眼神很忧郁,看来她还没能力独自一人划船向游客们讨要食物,只好等着好心人来给他她能送点好吃的。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只有小的茅屋,是多么的微小啊。可能大的风浪造成他们无家可归。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这些海上小屋都没有门,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在门洞这里挂上布帘。在这间总共二十来平米屋子里生活着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因此他们充分利用了空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靠墙放置或悬挂在墙上。小屋收拾得很干净,各种生活用具和家居用品虽然简陋,却摆放得非常整齐。我站的这间是他们的起居兼卧室,另外那间应该是储物间兼厨房了。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快艇渐渐驶离小屋,小男孩还在回头看着我。这片海域风光无限,却没有一丝商业气味,更没有矫揉做作的摆拍人,他们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对生存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我们给予善心,哪怕是一丁点儿,他们都会用最灿烂和温暖的笑容来回报我们,如果以后再去哪里,我一定会带上一堆好吃的去看望这些淳朴的巴瑶人。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离开杜朗岛没多远,天空就卷起了乌云,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躲在小船顶棚下的我还是没逃过这场暴风雨,被浇了个湿透,轻薄的防晒服根本抵挡不住比指甲盖还大的雨点,蔫蔫地贴在我的身体上。这是第一次在海上经历狂风暴雨,当时摇晃的快艇着实让人感到害怕,但是事后回想起来,这样的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生生活在海上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