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大四了,親戚問我大學畢業打算做什麼,我竟無言以對

馬上大四了,臨近畢業,總是逃不過父母、親戚、朋友就業方面的追問:"畢業了打算幹什麼啊?"

每每至此,難免鬱悶、尷尬,內心百轉千回之後蹦出一句:"不知道,到時再看吧。"

馬上大四了,親戚問我大學畢業打算做什麼,我竟無言以對

01大學東忙西忙,其實都逃不了迷茫

大學都快畢業了,就要走出校園象牙塔,卻還沒想好就業,現代大學生迷茫的滋味盡在其中。

還記得剛上大一時,忙活著加入各種社團,自以為運籌帷幄之中,精心組織學校有史以來最完美的晚會,每天熬夜寫策劃寫方案,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滿腹抱負在黑白相間的文檔裡眉飛色舞……最後一再被否,晚會依舊一如既往,我還是原來的我。

大二的時候,也試過投入大半學期時間參加某場比賽,幻想著和幾個同樣不甘平庸的小夥伴一起推出自己的項目,經常開會到深夜,通宵到天明,寫了份立項書,拿了一等獎,獲得學校重視,撥資贊助成功實施,再獲得天使投資最終身價上千萬……我們完成了一半,只差拿獎、被學校贊助以及融資……

有人說,你東忙西忙,又不認真讀書,至少你得經濟獨立啊,於是大三的時候無頭無腦的做了很多兼職,每個週末都往外跑,高大尚的理想瞬間崩塌,上課日為了追趕大二落下的課,又忙得不可開交。

那時候我欣慰地對自己說,我的大學終於感覺到充實了,自己就像那些被人民日報報道的勵志青年,家境貧寒於是發奮學習,課餘時間又狂做兼職填補生活費。

論文和實習應該是每個大學生對大學最後一年的總結吧,那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這一年顯得膽戰心驚異常惶恐。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要做什麼、該怎麼做,儘管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東忙西忙,可是隻有我們自己知道,最終都逃不脫迷茫。

到最後面試道路上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你的簡歷似乎沒什麼亮點啊。"

馬上大四了,親戚問我大學畢業打算做什麼,我竟無言以對

02互聯網時代,說好的就業呢

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竣,以每年800多萬人的龐大數據投向社會,企業用人需求下降,還招不到合適的人,於是有人甩鍋說中國教育實在太糟糕,然而實際情況是,互聯網改變了一切,填志願時說好的就業,早已面目全非。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的兩位教授埃裡克·布林約爾松和安德魯·麥卡菲,撰寫了《與機器賽跑》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場正在加速進行的數字革命。那些科幻小說裡的場景已經在現實中發生:無人駕駛汽車開上了公路;智能設備能高效地翻譯人類語言;人工智能系統在智力競賽裡擊敗了所有人類選手;工廠僱主開始購買更多的新機器,卻不招新工人……

曾經被譽為"金飯碗"的金融行業正在發生什麼?傳統金融人正不斷下崗,互聯網金融人才受到追捧;

曾經被詬病暴利的房地產行業,如今大批裁員,龍頭企業萬科甚至在秋季會議上打出了"活下去"的驚人口號;

傳統新聞媒體行業,早已在火爆的移動新媒體、短視頻、直播面前逐漸被忘卻……

互聯網對行業的衝擊,就好像房間裡突然闖進一頭大象,橫衝直撞,把房間裡所有的罈罈罐罐撞得稀里嘩啦……現代大學生就業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慘狀。

03讓我們焦慮地擁抱互聯網

脈脈數據研究院最近發佈了一個"行業焦慮排行榜",從行業平均薪資、行業人才年平均跳槽頻率和職場人對行業壓力的主觀評價三個維度,將不同行業的焦慮進行量化,最終得出IT互聯網、文化傳媒和金融業是焦慮指數最高的三大行業。

馬上大四了,親戚問我大學畢業打算做什麼,我竟無言以對

除了IT互聯網本身,文化傳媒正颳起新媒體旋風,傳統金融正在發生互聯網金融嬗變,說白了,這些排行前三的焦慮行業,始作俑者都是互聯網,焦慮是互聯網時代的常態,在行業不斷更新迭代的今天,這種焦慮恰恰代表著富有活力。

在互聯網時代,一些舊行當漸漸消失,被眾多新興職業所取代,是社會日新月異、充滿活力的體現。其中以互聯網+為特徵的新經濟領域,更催生了眾多熱門新興職業。

首先是互聯網技術崗位。

現在是技術為王的時代,具有最高增長潛力的職業以科技行業為主,像機器學習工程師、大數據工程師、軟件開發師、程序設計師等是最熱門的新興職業,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不斷深入,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尋求這些技能。

今年1月份教育部正式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正式劃入高中新課標,這就意味著現在的學生16歲就要開始學習編程了!不可否認,開發崗位的高薪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學習編程的隊伍。

其次是互聯網運營崗位。

互聯網運營與互聯網技術開發相輔相成,有主導的技術人員就必須要擁有強大決策能力和運營能力的人讓技術變現,網絡營銷、網絡運營、產品經理等新興職業。

其三是自由職業。

互聯網時代催生了自由職業,以自媒體行業為例,不少人從中實現財富自由,網絡作家、遊戲主播、網紅、媒體編輯等,年輕人趨之若鶩。

其四是新鮮奇葩職業。

我們身邊多出了許多360行之外的新興職業。這些新興職業"腦洞大開"的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私人旅行策劃者、酒店試睡員、網絡主播、食物造型師、服裝陪購師、段子手、無人機飛手、運動治療師、時尚買手……

互聯網在摧毀傳統,也在創造新型職業,只有焦慮地擁抱互聯網,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馬上大四了,親戚問我大學畢業打算做什麼,我竟無言以對

前不久,在2018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上,俞敏洪做了"在一個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的主題演講,他說,這是一個變遷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個時代的動盪,不光是中國,而且是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發揮更多的力量,同時我們不希望自己沉淪下去,而是能夠成為中流砥柱。

怎樣在動盪的互聯網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所有的就業迷茫,止於我們對行業趨勢的瞭解和判斷,止於我們在互聯網時代正確的職業選擇!

掌握擇業4C法則,讓就業不再迷茫。

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迷茫,——選擇大城市還是迴歸小城市?選擇傳統還是新興行業?選擇傳統還是新型職業?選擇大企業還是小企業?

·城市選擇的迷茫:大城市薪資一萬元租不起房,小城市薪資五千元看不到未來,哪裡才是我們的城市歸屬?選擇一線、新一線、強二線城市,還是選擇二三線小城市?擇業4C法則告訴你,掌握城市選擇的10個條件,獲得最佳平衡點!

·行業選擇的迷茫:北上廣深上千萬年輕人在18個傳統行業荒廢青春,也有人擁抱18個新興行業在焦慮中前行,擇業4C法則告訴你,學會選擇行業的6大要素,才能在正確的賽道上奔跑!

·職業選擇的迷茫:互聯網改變了一切,今天的就業市場早已"面目全非",互聯網在摧毀傳統,也在創造新型職業,擇業4C法則告訴你,有哪些互聯網技術崗、互聯網運營崗,以及那些自由職業、奇葩職業。

·企業選擇的迷茫:80%的人希望進入大企業工作,結果80%的人進了中小企業,其實,小企業可能輕易廢掉一個人,大企業也會讓人才成為一顆不起眼的螺絲釘,擇業4C法則告訴你,選擇大企業走A+路線成為專家,選擇小企業走A+B路線成為複合型人才。

馬上大四了,親戚問我大學畢業打算做什麼,我竟無言以對

點擊文末的"瞭解更多",獲取更多"擇業4C法則"資訊和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