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01

/ 進擊的中國人 /

每一年諾貝爾頒獎典禮,都會有一群人惋惜:中國人發表論文有多少、每年科研經費投入多少多少億,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隔壁日本人拿的諾獎多?

在我看來,這樣的想法純屬門外漢。

諾貝爾獎獎勵的,基本上是基礎科學。

基礎科學要發揮作用,基本上要在十年、甚至幾十年以後,等到他們的作用凸現出來,才能獲得諾獎的青睞。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對科學的投入,取得了很多成果,得到諾獎的肯定,是遲早的問題。

別的不說,至少現在頂尖的幾個華人科學家:

生物學領域的施一公,物理領域的文小剛,化學領域的楊培東和莊小威,每一個都具有獲得諾獎的實力。

而其中最接近諾獎的,是斯坦福大學的張首晟。

這不是我說的,是張首晟的老師楊振寧先生說的:“首晟一定能得諾貝爾獎,他做的工作太重要了。”

至於他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我們等會再談。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楊振寧

但就是這樣的張首晟,自殺了。理由是抑鬱症。

去年,張首晟還笑稱:“我現在54歲,感覺人生才剛剛開始。”

沒想到他的人生“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我想不明白的是:一個人,擁有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世界級名譽、社會地位、鉅額財產,為什麼還擋不住抑鬱症的侵襲?

答案,也許就在張首晟的人生態度裡。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2015年,張首晟與Kane、Mele一起獲得富蘭克林獎 | The Franklin Institute

02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

張首晟出生在1963年的上海。

這個年份沒什麼特別的,不過就是三年以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動亂的十年。

他不喜歡參加運動,也不喜歡舉起《毛主席語錄》、和其他小屁孩一起跳忠字舞。

他喜歡躲在自家閣樓上看書。

上海灘頭,黃浦江邊,找不到一個讀書的人。

喜歡讀書的張首晟,肯定是孤獨的。他既不能給別人看自己看的書,就連想和別人討論一下,都不可以。

因為這會引來殺身之禍,甚至會讓他的家族滅亡。

他的祖父,是復旦大學最早的學生之一;他的家庭,培養出了多少讀書人。在爺爺的閣樓上,藏著無數寶貝兒一樣的書。

張首晟迷上了古希臘哲學、德國哲學、西方美學:

“在紅色的年代裡能夠看到古希臘的雕塑,是很幸福的。對我而言,真正的啟蒙教育不是科學,而是藝術和哲學。”

西方學術的特點是什麼?是在理性的高度上,看透庸俗世界的本質。

理性的本質,是一,是規律,是從一粒沙中反映一個世界,是從一朵花中渲染一個天國。

少年張首晟,為自己確立了基本的人生態度:

人生不復雜,簡潔才是王道。簡潔的才是科學的,科學的才是合理的。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圖片來源 | 財新視頻截圖

03

/從一個選擇,看出一個人生 /

1976年,文革快結束的時候,張首晟的父親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一套自然科學自學教科書,給張首晟解悶。

他一看就著迷了。

一年過後,國家出了一個政策:初中生有同等學力者,可以報考大學。但是張首晟所在的區域,只有十個名額。

張首晟想去試試,他想報祖父的母校——復旦大學。

父母知道了張首晟的想法,剛開始很擔憂:這個名額,全區只有十個。如果考不上,孩子將來就連高中都上不了。

怎麼選?

張首晟分析了自己的優勢:他讀書比同齡人都要多,論才智論學識,連成年人都不如他,為什麼不試著冒這個險?

父母聽了張首晟的分析,也沒再說什麼:怪就怪自己的孩子太天才了吧!

結果,張首晟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物理系。

張首晟說:他的初中其實很不好,如果按部就班考高中的話,很可能不會有今天的他了。

他很幸運,因為人生中第一個重大選擇,就對了。

進了復旦以後,張首晟開始正兒八經地看書,他驚奇地發現,身邊所有人都喜歡看書,再也不是文革時期大家都熱衷於搞批鬥的時候了。

讀到大二的時候,輔導員有一天突然找到他:“你進校的成績很好,學校決定派你去德國留學。你同不同意?”

張首晟驚呆了:德國?是那個擁有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的德國哎!

張首晟這次沒有任何猶豫,立馬答應了。

人生就是這樣的:你第一個選擇對了,進入了一個選擇的正循環,你以後選擇正確的幾率就會大很多。

至少對於張首晟,這樣的定律都是合適的。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04

人生其實很簡單

/像公式一樣簡單/

在德國的張首晟,原本是很愉快的:

去的是柏林自由大學,校友有薛定諤、普朗克,鼎鼎大名的大物理學家;學的是理論物理,和他當時的偶像——楊振寧同處一個領域。

柏林大學五年的課程,他三年就學完了。

他是專業裡少數幾個完成了學業的人。其他人去哪兒了呢?要麼轉專業了,要麼出去賺錢了。

張首晟說:當時他也不知道理論物理將來能幹啥,不要說在國內,哪怕是在德國,理論物理也很難找工作。

所以,張首晟第一次為人生前途感到迷茫。

每個青年肯定都有過這樣一個迷茫的時刻,區分人和人的差別的,是你怎樣驅散這樣的迷茫。

張首晟驅散迷茫的方法,是在德國各地旅行。

他來到了哥廷根這個地方。哥廷根不僅有全球聞名的哥廷根大學,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哥廷根墓地。

墓地上埋葬的是什麼人?有波恩,有海森堡,有奧拓哈恩,都是物理學史上頂天立地的大學者。最奇特的,是他們的墓誌銘:所有科學家的墓誌銘,都只有一行公式。作為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波恩的墓誌銘是他的波函數公式,海森堡的墓誌銘是他的不確定性關係;作為最早造原子彈的人,奧拓哈恩的墓誌銘是他的核反應公式。“這輩子留下什麼?留下一道公式就足夠了。”因為一個樸素的墓碑,一個簡單而普世的公式,這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有的人死了,他的名字爛得比他的肉身還快;

有的人死了,但他留下來了全人類的遺產,與日月同光。

在這之前,簡潔而普世,僅僅是張首晟思想上的認識。

但經過了這次環德國之行,他終於決定將這種思想轉化為行動,終身行之不輟的行動。

05

/“你應該要放棄夢想。”/

每一個學物理的人,都有一個夢想是成為愛因斯坦,或者是完成愛因斯坦留下來的事業:統一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

張首晟也是。

懷著這個夢想,張首晟拜入了當時全世界最一流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的門下。

楊振寧是粒子物理學的大家,一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大統一理論。

張首晟侃侃而談,他原本以為楊振寧會對他大為讚賞,沒想到楊振寧冷冷地回了一句:

“我覺得你應該要放棄這個夢想。我不贊成你追求這樣一種目標。物理學很寬泛,隨處可以找到有趣的問題。”

張首晟不明白為什麼楊振寧要這樣說,但還是按照導師的建議,轉向了當年還是個冷門的凝聚態物理方向。

在我看來,楊振寧當時的教導真是獨具慧眼:

他一早就看穿了大一統理論是一個無底洞,連他自己都無法實現這個夢想,他怎麼忍心讓一個年輕人耗費一生經歷投入進去?

而凝聚態物理這個方向,後來證明是全世界物理趨之若鶩的領域。張首晟在一開始就佔領了這一領域的關鍵點,楊振寧居功至偉。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張首晟與老師楊振寧

06

簡單的人生態度

/才能有不簡單的王圖霸業 /

楊振寧對張首晟的教導,就是一句話:“簡單就是美的,美的就是對的。”

“科學就是追求用一個簡單的公式,描寫大自然的萬千現象。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是大自然最美麗的詩句。”

自從確認了這一個基本準則,張首晟一手開創了凝聚態物理裡面的新天地。

作為一個學渣,說實話我也理解不了張首晟的具體理論。我只能夠用我懂的方式,給大家科普大師的成就了。

張首晟的成就,主要是三大方面。

第一個方面,叫“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這個效應的存在,能夠讓沿著不同方向運動的電子走在不同的道上,也就是,給電子架了條“高速公路”。

這個理論有什麼用呢?你想想看,以後你的電腦、手機,用久了也不會變很燙,這就是這個理論的用處。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第二個方面,叫“拓撲絕緣體”。

這個理論是建立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上的。

張首晟想:既然電子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那麼在什麼材料上能夠產生這種效應呢?

想了許多年,沒想出來,因為每次想出來的理論都很複雜,不夠漂亮。

有一天,張首晟全家人開了個趴體,在戶外烤肉吃。

張首晟給女兒烤肉的時候,突發奇想:烤牛肉的最高境界,是把牛肉烤得外焦內嫩。我能不能找到一個材料,讓它表面能夠導電,裡面不能導電?

這個奇特的導體,被張首晟命名為“拓撲絕緣體”,這麼簡單的一個結構,引發了物理學界的大震動。

就是因為這個發現,楊振寧預言張首晟遲早得諾獎。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第三個成就,也是最重要的成就,是領導發現了“天使粒子”。

這個成就就更牛逼了。

80年前,大物理學家狄拉克做過一個預言:凡是基本粒子,都會有反粒子。比如,電子有反電子,質子有反質子。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狄拉克

他們就像天使和魔鬼,雙生雙克,誰也離不開誰。

有物理學家就出來抬槓:這世上,應該有一種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吧?

結果物理學界找了80年,沒找到這樣的粒子。

來自中國的張首晟,領導他的團隊找到了。

這種粒子的發現,未來可以用來製造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有多厲害?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

“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100年的計算量,量子計算機0.01秒就可以完成!”

毫不誇張地說:張首晟直接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07

簡單的人

/一天有72小時/

因為張首晟實在太強大,他33歲就被聘為斯坦福大學的終身教授。

這還不止。他很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物理學家。

2013年,他和自己的學生開起了一個風險投資公司。他給自己的公司取名叫“丹華投資”:

“丹“,是斯坦福大學的名字(香港譯法“史丹福大學”),“華”是中華的意思。

哪怕是做投資,張首晟也貫徹他“簡單”的標準,給自己的公司設立基本規則:

投資的原理只有一個:第一性原理,也就是發掘出能反映這個時代最本質發展趨勢的企業;

投資的對象只有一個:只投資斯坦福大學校友的項目;

投資的目的只有一個:要有利於中美之間科技合作。

因為這一點,張首晟的“丹華資本”被美國政府盯上,指責他們轉移美國高新技術到中國,從而要對“丹華資本”進行調查和報復。

這就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著名的《301調查報告》。

張首晟最著名的一場仗,是投資了VMware,這家公司的市值從當初的幾百萬美金到現在近500億美金。

憑藉這場勝利,張首晟贏得了上百倍回報。丹華資本,也由剛開始價值2000萬美元,到現在價值上億。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丹華資本投資(按行業分)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 丹華資本投資(階段及投資額)

有人問張首晟:你的身份既是科學家,也是老師,還是風險投資人,你的時間到底怎麼分配的啊?

張首晟回答:

“按照量子力學的原理,我用100%做教育,用100%時間做科研,用100%的時間做投資。”

什麼意思呢?其實張首晟無論是做教育,還是做物理,還是做投資,他都只有一條原則:那就是簡單。

用最簡單的語言寫下公式,用最簡單的方針確定投資對象,你就可以在任何你想做的領域都做得好。

換句話來說,別人一天只有24小時,而張首晟一天能有72小時。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08

人生很簡單

/無非生和死/

我想你現在也會和我一樣,很難想象這麼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錢有錢的人,會患上抑鬱症。

關於張首晟抑鬱症的成因或者他的死亡,陰謀論者有之,促狹鬼論者也有之。

這些原因,也許都有吧。但我不願意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更願意接受的,是這樣的推斷:

作家薛憶溈有本書叫《偉大的抑鬱》,裡面談論了偉大人物的抑鬱症,很多都來源於一種“無緣無故的恐懼和憂傷”:

“它根源於超越一切庸俗解釋的與生俱來的恐懼和憂傷。 事實上,所有偉大的抑鬱都根源於這同樣的恐懼和憂傷。 事實上,所有偉大的憂鬱都根源於這同樣的災難和黑暗。”

像張首晟這樣偉大的靈魂,他們不會滿足於自己所取得的一點成就,他也許覺得自己的發現還不夠純粹,不夠簡單。

也許他們都在認真諦聽來自宇宙的聲音,希望發現上帝最神秘的指示。但俗世的聲音太吵鬧,他們需要站得高一點,才能聽得清一點。

結果一不小心,從高處掉下去了。

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看到的抑鬱和自殺。

張首晟曾經為自己發現的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命名為“天使粒子”:

“我們發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那裡只有天使,沒有魔鬼。”

也許這就是張首晟想要去的世界。他最喜歡的一首詩,是這樣說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這就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一雙手中握著無邊宇宙,將一剎那間擴展成永恆。

別人的汙水潑不到他的身上,俗世加諸他的種種榮耀他也不關心。

因為他太純粹了。由國館整理

張首晟自殺,楊振寧痛心:每個光鮮生命背後,都有悄無聲息的絞痛

傑出華商女性企業家學堂

報名微信:15718882899(註明學習)

上課地點:北大科技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