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賭期將至,萬達開啟甩貨轉型

距離賭約到期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兩位大佬究竟誰輸誰贏呢?

1億賭期將至,萬達開啟甩貨轉型

近日,萬達將旗下重要的實體商業載體萬達百貨一口氣全賣給了蘇寧。這一舉動將最近頻頻變賣資產的萬達集團又一次推進公眾視野,同時也牽扯出王健林與馬雲關於電商發展的一樁舊賭約。

2月12日,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在開工首日的新春團拜會上宣佈,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百貨”)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構建線上線下到店到手全場景的百貨零售業態。

目前看來,此次收購萬達百貨是蘇寧易購與萬達的一場雙贏。對於蘇寧,這次併購是其2019年全場景零售佈局的重要一步。對於萬達,放棄盈利困難的百貨業務輕裝簡行,更有利於其未來的輕資產轉型。

由於還未達到深交所信息披露標準,目前具體收購金額還未可知。不過這次併購卻又一次讓人聯想到萬達老總王健林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多年前打得一場賭。

王健林與馬雲的一億賭局

在2012年度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中,做傳統地產起家的王健林和做電商起家的馬雲打賭稱,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整個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50%,王健林輸給馬雲一個億,反之,則馬雲輸給王健林一個億。

距離賭約到期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兩位大佬究竟誰輸誰贏呢?

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近兩年的數據來看,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總額達到7.18萬億元,佔零售總額比重為19.62%。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萬億元,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約9萬億元,佔零售總額比重為23.62%。

僅從現有的統計數據粗略推斷,電商佔比離百分之五十的份額還存在一些差距。不過在過去幾年實體零售業繁榮退去,電商崛起已是大勢所趨。2020年尚未到來,隨著電商的繼續發展,王健林未來能贏馬雲的幾率會越來越小。

20年前萬達集團從單純的住宅開發商轉向商業中心開發運營,此後長期佈局核心城市郊區、三、四線城市中心。萬達的進駐常常意味著這個地區的“新地標”,以致形成了“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的商業模式。

1億賭期將至,萬達開啟甩貨轉型

王健林與馬雲打賭的2012年,電子商務與實體零售業之間“激戰正酣”。

1億賭期將至,萬達開啟甩貨轉型

彼時萬達成立5年的“萬千百貨”更名為萬達百貨,2012年年底萬達百貨在全國擁有門店57家,為萬千實體零售商提供經營之所。

而馬雲正火力全開地想要“顛覆”傳統的實體零售。同在2012年,淘寶(含天貓)的零售交易額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007億元。

不過傳統零售與電子商務並非對立關係,這一點這些商業大佬們早有預見。早在王健林與馬雲打賭的當年,萬達就開始涉足電商。而蘇寧易購、天貓、京東等傳統老牌電商們也紛紛加快佈局線下零售業。未來,電商與實體商業的融合趨勢會更加快速和明顯。

雷軍打賭輸給董明珠

時過一年,在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上,王健林與馬雲再次同臺,兩人之前的賭局再度被提及。

不過王健林在“央視財經論壇”夜話現場卻表示:“億元豪賭就此作罷!我和馬雲很快合作!”王健林笑稱,“關於打賭,那是開玩笑的,我根本不相信,億元豪賭純粹是個玩笑。

2013年,萬達百貨的業績似乎也和王健林開了個玩笑。萬達集團在年終工作總結會上披露,萬達百貨2013年完成收入154.9億元,雖然同比增長39%,但這一收入只完成了調整後計劃的91%。與此同時,其淨利潤則是增虧7%,這意味著,萬達百貨不僅沒有盈利,還擴大了虧損。

儘管董事長王健林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公司內部管理層出了問題,並表示已經對萬達領導班子進行大幅度調整。但傳統百貨的虧損原因離不開來勢洶洶的電商衝擊。

2013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幅較上年大幅下滑7.3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速、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全國大型零售企業食品零售額增速,都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線上零售業卻在飛速發展。2013年,依靠互聯網“飢餓營銷”大放異彩的小米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超過了100億美元,成為繼阿里、騰訊、百度之後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小米的創始人雷軍也當選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1億賭期將至,萬達開啟甩貨轉型

2013年12月12日,同在央視“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舞臺上,雷軍向董明珠遞上戰書: 小米如果5年內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給自己一塊錢。

不料雷厲風行的“鐵娘子”董明珠卻說,要賭就賭10個億,雷軍當場爽快應下“挑戰”,還力邀同在現場的馬雲與王健林做擔保人。

那一年,是小米成立第3年,全年的營業額只有316億元,而發展23年的格力已經邁進千億俱樂部。

2018年正是五年之期約滿之際。儘管五年間小米業績一直極力追趕著格力,但從此前兩家企業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格力還是略勝一籌。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小米實現營收508.46億元,而格力則以577.22億元領先小米182億元。

2018年底董明珠曾對媒體表示,與雷軍的賭約格力基本勝出。 但她同時也表示其實與雷軍

的賭局本身沒有實質意義。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於輕資產,二者不具備可比性。

王健林與馬雲的賭約雖未到期,卻也不了了之,萬達集團也走上了甩賣資產,極力轉型服務業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