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筆下的《龍鬚溝》,你知道在哪嗎


老舍筆下的“龍鬚溝”,原型就是北京的金魚池。

金代時,這一帶是因北京城燒磚取土而形成的大片坑窪,後來積水變成了養金魚的水塘,故名金魚池。解放前這裡住的多是居住條件極差的窮人。由於地勢低,趕上下雨就會形成澇災。

1966年,金魚池大多被填,建了許多平房和簡易樓,但居住條件依舊不少很好,夏季也還是經常發水。2002年,政府對這一片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新建了金魚池小區。

小區內的花園和水池

金魚池的名字依舊保留了下來,而且還有一個同名公交站。





小區內部

周圍的街道環境







金魚池小區隔一條馬路就是天壇公園。

不過距離金魚池小區不遠,還有一些沒有改造的舊街區,多少還可以看出改造前的樣子。









從這些空置的房子看,估計很快就會拆除新開發了。



不遠的水道子衚衕,可能與當年金魚池的水有關吧。

附近的十一中學。修成這樣是因為過去這裡曾是北京城區最大的藥王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