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1940年春,位於延安的中共中央決定籌建廣播臺。籌建工作小組由周恩來任委員會主任,保障全軍通信聯絡的軍委三局局長王諍和新華社社長向仲華一起,擔任廣播委員會委員。籌備組成立後的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選定臺址。可當時延安在國民黨的嚴密軍事封鎖之下,時不時還有飛機來轟炸,哪裡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呢?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1940年春,中共中央籌建廣播臺。左起:王諍、李克農、廖承志、楊尚昆。

經過反覆勘察和慎重考慮,王諍把地點選在了位於延安西北20公里一個叫“王皮灣”的小村莊。為什麼電臺地址不選在交通方便的延安城裡,反而要選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裡呢?因為王諍考慮到,電臺的安全必須放在第一位。而王皮灣村離位置隱蔽,並且他選定的這個山頭,即使遭到轟炸,也能確保下面窯洞的安全。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緊接著,王諍建立了一支小分隊,專門負責電臺的創建,並且指定剛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傅英豪當隊長。

傅英豪不僅是當時根據地少有的大學生,還是清華大學無線電專業的高材生,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是他的同學。他不僅專業知識豐富,動手實踐能力很強,讀大學的時候,就能安裝發報機。更重要的是,付英豪曾在武漢的新華日報社擔任過報務員,對電訊設備十分熟悉。因此,付英豪雖然年輕,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師傅”了。可是,來到王皮灣村,即便是這樣的“老師傅”還是遇到了不少新問題。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傅英豪

首先,王皮灣簡陋的條件就讓付英豪大吃一驚。籌備中的廣播電臺,只有兩間破敗不堪的窯洞。窯洞裡除了剛剛組裝好的發射機,就別無它物了。這可難壞了付英豪,因為沒有電力設備供電,發射機就只能當個擺設。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舊址

付英豪找遍了整個延安城,硬是找不到一臺發電機,這可怎麼辦呢?思來想去,付英豪把目光鎖定在了汽車的引擎上。可是當時在延安,汽車少得可憐,就連中央領導人使用的幾輛公車,都是國內外友人捐贈的。最後,在軍委三局的幫助下,付英豪從延安的一個修理廠,拖回來兩個廢舊的卡車車頭。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軍委三局局長 王諍

發動機總算是找到了,可燃料又成了大問題。要知道,汽車發動機燒的都是汽油或者柴油,這可是延安成立難得一見的緊俏物資啊!延安雖然汽油不多,家家戶戶卻都有燒木炭取暖的習慣。於是,便有同志提出,用木炭燒煤氣來發電的想法。沒想到,經過大家的幾次試驗,這種土法竟然成功了。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播音機房外觀

解決了這一系列難題,中國的第一家人民電臺終於籌建完成。由於電臺誕生在延安,所以給它取名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負責建臺工作的傅英豪,被任命為延安廣播電臺的第一任臺長。

一臺發射機、兩口破窯洞、廢舊卡車頭,延安新華廣播成立的全部家當!

播音機房內部

1940年12月,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第一次播音,緊接著又有第一次外語播音,第一次文藝廣播。那麼,在這一系列“第一”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明天繼續為您解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