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他沒有高挑的身材,也沒有強壯的身體,卻有一顆積極向上知恩報恩的心。雖然只有22年的人生,卻留給人們無數的愛戴與崇拜。沒錯,他,就是雷鋒!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發表後,每年的3月5日被定為學雷鋒日,到現在已經57個年頭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雷鋒同志的一生,重溫雷鋒精神。

雷鋒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班長。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裡。在短短四年多的時間裡,他的親人相繼死去,小雷鋒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一九四九年,雷鋒家鄉解放。雷鋒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一九五六年,雷鋒高小畢業,先後在鄉政府當通信員,在縣委當公務員,在團山湖農場開拖拉機。一九五七年,他加入共青團。在參加根治溈水河的工程中,被評為工地模範。一九五八年,他來到鞍鋼參加工業建設,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紅旗手和標兵。一九六〇年,雷鋒參加解放軍。參軍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團營嘉獎多次,瀋陽部隊工程兵領導機關授予他“模範共青團員”稱號。一九六〇年十一月,雷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九六一年六月,當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鋒同志在遼寧省撫順市不幸因公殉職,年僅二十二歲。

雷鋒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的一生。他以“釘子”精神,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努力實踐,因而具備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由於他熱心輔導少年先鋒隊,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共青團中央特決定追認他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學生時代

1950年夏末,安慶鄉人民政府保送雷鋒到龍回塘小學免費讀書。開學第一天,鄉長彭德茂親自送他上學。彭鄉長向學校李老師介紹了雷鋒苦難的身世,希望他發奮學習,將來能為建設祖國效力。他每個學期的學習成績都在95分以上,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1954年秋天,雷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望城縣清水塘完小五年級。

清水塘完小,離雷鋒寄居的堂叔家很遠,每天上學下學要走近10公里路程。他早起趕往學校,從不遲到;放學摸黑回家,還得自己做飯吃。他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受到師生們一致好評。有個同學曾給雷鋒編過一個順口溜,至今有人還記得:“小小雷正興(雷鋒原名),家裡貧又窮,趕路幾十裡,早到第一名,學習他最好,活動他最行。大家學習他,爭做好學生。”同學誇他學習最好,是指他不怕困難,發奮讀書,考試成績總是全班前幾名;誇他“活動最行”,是指他熱心於少先隊活動,什麼旗手、鼓手、中隊委員、少先隊代表,他都乾得很出色。

雷鋒是這所學校第一批入隊的隊員之一。他想到自己是這所學校唯一的少先隊員,各方面應該做得更好,真正起到一個少先隊員的模範作用。每天,雷鋒都比別的同學早到校,提著水桶到塘邊打水,把黑板、桌凳擦得乾乾淨淨,然後又給校園的花壇澆水、拔草。同學們稱讚說:真不愧是個戴紅領巾的學生!不久,荷葉壩小學也建隊了。雷鋒被選為大隊委員,擔任旗手。

雷鋒寄居在堂叔家裡上學讀書,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很多,經常要自己做飯吃。他飢一頓飽一頓地堅持上學讀書,實在不容易。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自己學習好,還不遺餘力地關心他人。班裡一位同學不愛學習,經常受到老師批評,雷鋒想盡辦法幫助他,多次繞道陪他回家,一路上談心,勉勵他好好學習,終於使他逐步成為班上的好學生。

1956年夏天,雷鋒從荷葉壩小學畢業。他最信賴的老師、大隊輔導員夏柳稱讚他學習用功,工作積極,關心同學,尊敬老師,給他記“甲獎”一次。畢業後,有人希望他上中學,有人推薦他進工廠。當時因農業合作社進入高潮,農村廣闊天地迫切需要知識青年參加建設,雷鋒考慮農村建設的需要,在學校7月15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上,他上臺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做個新式農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優秀拖拉機手

1958年春天,縣委決定在溈水河畔圍墾起來的團山湖開辦一個農場,讓荒蕪的湖沼地,變成魚米之鄉。共青團望城縣委號召全縣團員、青年捐資購置一臺拖拉機,給農場獻禮,雷鋒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20元錢,全部送到了團支部。在這次捐獻活動中,雷鋒是全縣團員青年中捐獻最多的一個,受到共青團望城縣委的表揚,併發給他一張“熱情捐獻人民幣二十元整”紀念證,以資紀念。縣領導知道了這件事,非常高興,當即決定讓雷鋒到農場去學開拖拉機。

雷鋒剛來農場的時候,一萬多畝沉睡的湖沼地正待開墾,春耕任務緊迫而又繁重。等拖拉機一進農場,雷鋒就跟農學院派來的一位師傅勤學苦練起來。每天清早,他來到拖拉機旁,提前作好準備,等師傅一到,發動引擎就可以出車。上工後,他隨師傅出車,一邊給師傅當農具手,一邊認真學習駕駛技術。晚上回來,他坐在燈下,認真閱讀有關拖拉機的構造、維修保養和駕駛技術的書籍。有時一邊吃飯,一邊還在琢磨駕駛,他把腳踏在桌子撐上,做著踩離合器的動作,雙手拿著碗筷左右擺動,就像轉動著方向盤。同桌吃飯的夥伴們見了,衝他開玩笑說:“看,小雷把拖拉機開進食堂來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鋒僅僅學了一個多星期,就可以單獨試車了。雷鋒從容坐進了駕駛座,雷鋒微笑著向大家揚揚手,熟練地發動引擎,加大油門拖拉機就嘟嘟地向前開進了,前來觀看試車的人不顧拖拉機揚起的塵土,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跟在後面看,讚歎聲、說笑聲和轟鳴的引擎聲匯合在一起,好不熱鬧。雷鋒鎮靜地把穩方向盤,拖拉機順利地駛進湖沼地,他果斷地把農具升降操縱桿一壓,隨著拖拉機的前進,後面翻起一道湖沼地的泥浪。雷鋒試車成功,師傅表示滿意。從此,望城縣有了自己的拖拉機手!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鞍鋼工人

1958年9月,鞍山鋼鐵公司派人到望城縣招收青年工人。在徵得縣委領導的支持和農場領導的同意,雷鋒正式報了名。

填寫報名表格時,他第一次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雷鋒”,他說:“‘雷正興’是個孤兒的名字,我早已不是孤兒了......”

雷鋒從學徒那天起,每班都早來晚走,勤勤懇懇,虛心求教,不過個把月就能單獨駕車作業了。他駕駛的C--80號,機頭很高,雷鋒個子矮,坐著開車看不到前面的大鏟子,不便操作;站起來開,車子一顛簸,車棚蓋又碰腦袋,他不得不常常貓著腰幹。幹完一班8個小時,累得腰痠腿痛,他不說一聲累,白班夜班堅持幹。白主任見他開大車子實在太吃力,想給他換個小車子,好穩穩當當坐著開。可是,白主任磨破了嘴,雷鋒就是不肯換。白主任打心裡佩服這個倔強的小夥子。在交接班會上多次表揚他不怕困難,勇挑重擔的工作精神,讓大家向他學習。

“1959”年春天,鞍鋼對各廠徒工進行一次技術考核。化工總廠洗煤車間對推土機手的考核,雷鋒獲得了“冶金工業部鞍山鋼鐵公司安全操作允許證”。雷鋒學徒僅僅4個月便完成了和李師傅簽訂的為期一年的師徒合同。拿到這個證件,雷鋒就成了鞍鋼一名合格的正式工人了。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C--80推土機手

雷鋒拿到“安全操作允許證”,可以離開師傅單獨作業了。李師傅仍然和他同班作業,同班開車,李師博說,他開了半輩子推土機,前後帶過不少徒弟,數雷鋒年紀小,可也數他學得快、學得好。推土機手冬天作業,最難的莫過於檢修、清洗發動機。雷鋒學會了檢修就不讓李師傅動手了,他說實踐出真知。每次都爭搶著鑽到車盤底下,仰著身子打開檢示器,再仔細清洗發動機。幹完了從車盤底下爬出來,作業服準被冰水侵個透,渾身上下弄得泥猴兒似的。

1959年春天,洗煤車間辦了個職工夜校,組織大家學習初中語文、數學和史地課。夜校兩名專職教員輪流教學,有些忙不過來。雷鋒也是學員,可他沒上幾堂課就變成了兼職教員,給大家講語文課。是專職語文教員在課堂發現雷鋒語文程度比較高,讓他代講了一堂課,車間就批准他做了兼職教員。他分工教白班語文課,學員提前一小時上班,先上課再接班。雷鋒比學員來得更早,先把教室打掃乾淨,把黑板擦拭乾淨,學員一到準時上課。當時,鞍鋼化工總廠大辦民兵師,白明利是洗煤車間民兵連長,雷鋒被編入他的民兵連。推土機組是一個民兵班,主要任務是保證安全生產,辦法是每週評一次生產標兵,每月評四次,連續三個月就是季度先進生產者。雷鋒在推土機班幹了二個季度,三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五次被評為車間紅旗手,還被評為夜校優秀兼職語文教員,出席了鞍鋼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雷鋒這時還不到19歲,成了鞍鋼最年輕的先進工人。

雷鋒在鞍鋼化工總廠當C--80推土機手只有9個月零11天,在這不長的時間裡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對待他人卻像春天般溫暖。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弓長嶺建設者

1959年8月,鞍山鋼鐵公司決定在弓長嶺礦山新建一座焦化廠,要調一些人到那裡去參加基本建設。領導上動員時,除了講明建設新廠對於發展鋼鐵生產的重要意義,也講明那裡是大山溝,條件較差,環境艱苦。雷鋒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鍊,難以成鋼。艱苦點怕什麼,我去!”

入冬以後,弓長嶺山區格外冷,給施工帶來了新的困難。青年突擊隊雷鋒所在的小組,承擔了和泥這個最髒最累的工作,幹了兩天,雷鋒發現砌磚和運磚的工人上班後,要等待和泥小組把泥和好才能開始幹活,每天都窩工個把小時,影響施工進度。要想不窩工,和泥小組必須提前上班。於是,雷鋒發動和泥小組的共青團員,每天天不亮,當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他們就來到工地,提早和好一堆泥,等砌磚運磚工人一上班馬上就能幹活。

在繁忙的勞動中,雷鋒給自己規定一條,不管多麼忙,每天必須擠出些時間讀書。一天晚上,雷鋒正在調度室裡看書,忽聽外面刷刷地下起雨來。住在這裡的調度員十分著急他說:“工地上有6節車皮水泥還沒卸下來,遭雨一淋,就要變質,得趕快叫人搶救!”雷鋒一聽,吃了一驚,水泥是國家財產,是工地急需的建築材料,決不能讓它受到損失。他馬上頂雨跑回宿舍,叫上二十幾個小夥了,同時把自己的衣服、被子抱到現場蓋在水泥上。大家分頭去找雨布,找蘆蓆,抬的抬,蓋的蓋,經過一場激戰,終於保住了7200多袋水泥沒有受到損失。沒過幾天,《遼陽日報》報道了雷鋒搶救水泥這件事,讚揚他捨己為公的事蹟。雷鋒在弓長嶺焦化廠工地只工作了四個多月,加上在鞍鋼化工總廠的時間,總共只有一年零兩個月,他3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釘子”精神

在緊張的施工任務中,雷鋒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固定的時間來學習。雷鋒只好把書裝在挎包裡,隨車帶在身邊,只要車子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裡看書。每天出車回來,晚上除了參加連裡的日常活動,總要擠出一些時間來讀書。有時連隊幹部在工地值夜斑,他也到連部辦公室去讀書,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夜。一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高指導員從營部開會回來,見他還坐在連部埋頭讀書,就說:”雷鋒啊,學習好,也要休息好,都快半夜了,怎麼還不去睡?”雷鋒見指導員回來了,馬上站起來:“我想把這篇文章讀完再睡。”高指導員看看錶,已經11點多了。“今天太晚了,明天還要出車,快去睡吧。”“好。”雷鋒一邊答應,一邊收起了書,心想指導員忙了一天,也該休息了,便拎起挎包走了出去。連部辦公室裡屋就是高指導員的宿舍,他進屋睡了一覺,醒來一看,辦公室的燈還亮著,不知雷鋒什麼時候又返回來,仍然坐在那裡埋頭看書。高指導員怕雷鋒熬壞了身體,便披上衣服悄悄走到他身後,見他正在《矛盾論》單行本第五頁書邊上寫著:“......外因是條件,內因作決定,要想求進步,主觀多努力。”高指導員欽佩地點了點頭。雷鋒發現高指導員在身後,連忙站起來:“指導員,我影響你休息了。”“沒有。”高指導員讓他坐下繼續寫,同時拿起他讀過的《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翻看著,越翻越感到雷鋒讀書讀得多麼用心,多麼仔細, 幾乎每一篇每一頁都勾畫了一些學習重點,還隨時寫下一些閱讀心得。這些心得多半寫得比較簡單,有的只是一兩句話,甚至三兩個字,例如“好!”“牢記!” “就這樣辦!”等等。

雷鋒在學習上很勤奮、紮實。當他聽到有人說:工作這樣忙,實在沒有時間學習。他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 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同志們稱讚雷鋒這種“釘子”精神。正是他的這種“釘子”精神,促進了全連幹部戰士在繁忙的運輸任務中堅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抗洪搶險

街道加工廠失火雷鋒為救火手受傷,緊接著1960年8月,撫順地區暴發洪災。8月3日他們接到了抗洪搶險的命令。雷鋒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他努力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由於過分勞累,又著了涼,腸炎犯了,搞得身體很虛弱。恰在這時,上級命令運輸連到撫順郊外上寺水庫參加抗洪搶險。李向高連長考慮到雷鋒的身體情況,決定把他留在家裡值班。但在雷鋒的堅決請求下,他和部隊一起來到了直接威脅煤都安全的上寺水庫。水庫周圍已匯成一支強大的抗洪大軍,成千上萬的人與洪水展開了殊死搏鬥。當晚,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水庫水位不斷上漲,眼看就要漫過大壩了。市委防汛指揮部當機立斷,決定連夜開掘溢洪道,寧可淹掉部分莊稼,也要保住煤都!雷鋒完全忘了自己的病痛,和戰友們一起,在溢洪道里趟著過膝深的泥水,頂風冒雨揮舞鐵鍬,恨不能一鍬挖開溢洪道。突然壩上一大片黏土被暴雨沖垮下來,砸了雷鋒一身,手中鐵鍬也被打掉了。因天黑雨大,沒有找到。他就用手挖,挖一塊往上甩一塊,帶有燒傷的手指被磨破,滲出了血。身邊一個同志要他去找衛生員,他說什麼也不肯去。

經過七天七夜連續奮戰,咆哮一時的洪水終於在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戰士面前馴服了。雷鋒在這場抗洪搶險中所表現的那種不避艱險,不怕困難,為了人民利益奮不顧身的革命精神,受到戰友們的熱烈讚揚,團首長為他記了一次二等功。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入 黨

在團政委韓萬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雷鋒的自述材料,題目是《解放後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這份材料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團黨委樹立雷鋒為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標兵以後,為使全團同志具體瞭解雷鋒的先進思想和模範事蹟,韓政委責成政治處幫助雷鋒把他在舊社會的苦難遭遇和解放後的成長經歷,寫成材料印發各連黨支部。為此,政治處把雷鋒找來聽他詳細彙報,邊聽邊記錄,整理成這份近萬字的材料。最後讓雷鋒過目、修改、定稿,他作了些刪節和修改,並把《雷鋒同志模範事蹟材料》改成《解放後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這個題目。

韓政委仔細看了這份材料,最使他感動的是,雷鋒這樣年輕,可他的經歷是多麼不平常啊!一個在舊社會慘遭家破人亡的孤兒,解放後,在黨的關懷培育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征途中,在全國實現農業合作化時,他離開學校自願回鄉當農民,成了拖拉機手;後來到鞍鋼當了工人;現在又為保衛祖國當了解放軍戰士;小小年紀已經在工、農、兵三條戰線上忘我奮鬥。他摘下紅領巾,加入了共青團,現在又......啊,他還沒有入黨呢!韓政委想到這裡,又拿起雷鋒的自述材料翻閱著韓政委當即給運輸連打了電話,詢問雷鋒入黨的事。

1960年11月8日,雷鋒----這個剛剛20歲的年輕戰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發憤圖強

雷鋒入黨以後,60年代初期國際國內的嚴峻情況,考驗著這個年輕的共產黨員。

為了使幹部戰士認清形勢,提高覺悟,運輸連黨支部根據上級指示,決定在冬訓期間進行一次階級教育。支部委員們一致推舉雷鋒帶頭憶苦。開憶苦大會時,韓政委來了,各兄弟連隊派的代表也都來了。高指導員作了簡短動員以後,雷鋒便在戰友們面前把埋藏在心中的苦楚,一字一淚地傾洩出來......

1960年底,雷鋒事蹟以《苦孩子好戰士》為題在報刊上發表以後,各地邀請他去作報告的單位越來越多,翌年春天,他應邀到瀋陽、大連作報告,因不斷增加場次,他及時給黨支部寫彙報信,及時交黨費,他在信中說:“黨費,這不是普普通通的幾角錢,這是衡量一個黨員組織觀念的一種標誌。”

1962年8月15日上午8點多鐘,雷鋒和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連隊車場,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去洗車。當時,戰士們在路邊栽了一排約兩米高的曬衣服的木杆,頂上用8號鐵絲拉著。雷鋒讓喬安山開車,自己下車引導,指揮喬安山倒車轉彎。汽車的前輪過去了,但後輪胎外側將木杆從根部擠壓斷。受頂部鐵絲的作用,木杆反彈過來,正好擊中雷鋒的右太陽穴,當場就打出血來,雷鋒昏倒在地。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撫順礦務局西部職工醫院搶救,副連長又開車飛速趕到瀋陽202醫院請來醫療專家。但由於顱骨損傷,腦顱出血,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不幸去世,年僅22歲。

雷鋒,未曾遠離,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精神!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曾為雷鋒題詞及發表號召,每年的3月5日都成為官方指定的“學雷鋒日”,政府引領全中國掀起學習雷鋒精神的熱潮,雷鋒的名字響遍全國,並在60至80年代間被塑造成為中國大陸的模範人物。"雷鋒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雷鋒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這也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是我們民族的脊樑。時至今日,雷鋒精神有了新的詮釋。在生活中,我們要有向上的精神,樂觀面對每一件事;在學習上,我們要發揮釘子精神,入木三分下筆如有神。我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