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叢書》項目第五站:項目組與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掌門人楊俊院長有個美好的約定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學院空間網12月6日消息(記者陳印 趙婧傑)12月5日,《新時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叢書》項目組冒著冬日裡朦朦朧朧的小雨來到了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拜訪了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院長楊俊。楊院長熱情接待了我們,面對既熟悉又陌生的楊俊老師,項目組負責人蘇山很快與楊老師找到了共同的話題,產生了共鳴:從事文化藝術,追求的就是一種精神享受,享受的是一種人生情懷,留下的就是美好的作品。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楊俊院長與項目組合影

接著,在十分友好而溫馨的氣氛之中,蘇山先生向楊俊院長介紹了《新時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叢書》項目的籌備情況和前期所做的準備工作。他說,整個項目將被分成十個課題,借力湖北省各高校的人才資源來共同完成。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蘇山先生向楊俊院長介紹項目籌備情況

楊俊院長在聽完蘇山先生的介紹後,十分感動。她說,她從安徽到湖北近30年了,從一個小姑娘到現在,在別人看來是很精彩的,實際上也是反覆折騰了大半生,這個過程不像別人那樣按部就班的就走上了藝術道路,而是浮浮沉沉了很多年,在自己的藝術生涯中不斷調整座標,同時把自己歸零,然後重新開始,不斷努力,最後才走到了今天。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楊俊院長聽取項目詳細情況

所以能有《新時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叢書》這個項目來總結這30年的藝術人生,也是對她自己追求的一個回報,她表示很欣慰,因為她認為她對自己更多的還是一種不自知,但是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對錶演、對藝術的一種純粹的熱愛。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楊俊院長與項目組一起交流

楊院長在聊到自己的藝術人時,還特別提到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政協副主席王重農先生和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原副主任李春明先生、湖北省文促會副主席張儒芝先生。王重農先生把她從安徽引進到湖北,而李春明先生更是將她從塵埃中拉起來的人,如果不是春明部長的三個批示:“拿在手上,放在心上,儘快立在舞臺上”,她可能就改行了。當時作為一個女演員的她已經有七年沒上過舞臺了,春明部長對她說:“什麼委屈都得忍,演員就是要用作品說話,只要作品起來了,什麼都不用多說了。”老廳長張儒芝平時也是要求十分嚴格,就連服裝的搭配、口紅的顏色等都要提醒。楊院長還說,她心裡一直感激著領導們對她的培養,只是她不善於表達,只能用自己的行動和作品來感恩領導的關懷。老領導沈虹光曾在湖北日報上發表過文章,文章從一般人無法觀察到的角度描寫了楊院長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細節,文章裡提到楊俊院長總是隨身揹著一個大包,一打開發現裡面並不像一般的女孩子一樣包裡背的是一些化妝品,而是裝著一雙彩鞋,便於隨時練功。在楊院長的辦公室裡,入眼的第一樣東西便是掛在辦公室書櫃上的一件水袖的練功服和擺在衣服下面的彩鞋。楊俊院長解釋說掛在這裡是為了方便有時間的時候隨時都能練功。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楊俊院長在交流間隙處理工作

楊俊院長欣然簽署了項目回執單,並向項目組提議她特別希望請一位作家來寫這本書,還向項目組推薦了一位山西籍的作家王芳,因為這位作家對戲劇很熱愛,由於跟著劇團跑過好幾年,對演員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都很瞭解。能充分的將戲曲演員的面貌描寫出來。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楊俊院長與項目組一起交流

最後,楊院長從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的臨時辦公室送我們離開時,她躊躇滿志,十分自信而驕傲地告訴我們,新落成的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馬上就要啟用了,歡迎你們到時去參觀指導,觀看演出。這個美好的約定,讓我們在寒冷的冬日裡頓時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via:湖北省學院空間藝術研究院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新时代湖北十大文化名人研究系列丛书》项目第五站:项目组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掌门人杨俊院长有个美好的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