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己亥年前,母親住院,在醫院度過了這個春節。陪護的日子裡,時光格外地慢,於是隨身就帶了口袋本《射鵰英雄傳》,邊看邊記錄一些心得。

(1)

新修版開頭,金庸頗有寫名著的派頭:

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地從兩浙西路臨安府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

在射鵰裡,臨安和牛家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地名。牛家村隸屬於臨安府,但臨安府下轄9個縣,金庸卻沒交代牛家村屬於哪個縣,更沒說哪個鄉。 從後文來看,牛家村似乎屬於臨安郊區。

金庸用浩浩、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等字眼,很有氣勢,大抵也有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之意。這也透露出射鵰不僅僅是一部普通的武俠小說,金庸有寫成歷史小說的抱負。 至少下筆修訂之時,金庸是在內心立著一個名著的標準的。

當然我們也知道,金庸對很多被讀者發現的小秘密,是不承認的。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邵兵飾演的郭嘯天可以打90分)

(2)

金庸引出錢塘江、臨安府、牛家村之後,接著寫到:

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正是八月天時。村前村後的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斜陽映照之下,更增幾分蕭索。

烏柏樹,或許就是烏桕樹,葉子經霜後變紅。如此層林盡染之景,強行說是蕭索,的確給人牽強之感。

斜陽映照下的剛起始變黃的野草,其實也難談有多蕭索,所以金庸說更增,就有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

當然,不如此,便無法和下文的這首詩的意境相協調:小桃無主自開花,菸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戴復古的《淮村兵後》。詩人用了無主、茫茫、敗垣等字,寫盡戰後小村的悲悽與荒涼。

而這,也恰恰是說書人張十五要講的這出《葉三姐節烈記》的主旨。

金庸要在並不蕭索的八月天時強說更增幾分蕭索,全是因為要迎合這段說書。

不過是屈就得有些突兀而已。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郭嘯天用生命詮釋兄弟情)

(3)

郭嘯天、楊鐵心原是山東人氏,落腳到牛家村也僅僅三年。他們的朋友圈,原本也只能發發日常農家生活、美顏過的嬌妻等等。但是偏偏因為他們是外來戶,所以格外關心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因此,碰見了說書的張十五,就要貿然請人家喝酒。

張十五自然是有些見識的,可他的見識相比小酒店的主人曲三,卻又顯得稍遜一籌。郭楊二人,其實應該更早結識曲三這樣的人才符合常理。金庸圖個省事,要把徽宗欽宗高宗的故事一併在這裡交代出來。

張十五雖然頗像江湖人士,卻要藉助說書養家餬口,所以說完就要托出一隻盤子收銅錢。曲三的規格要高,畢竟是酒店老闆,所以很會裝逼。書上說:

小酒店的主人是個跛子,撐著兩根柺杖,慢慢燙了兩壺黃酒,擺出一碟蠶豆、一碟鹹花生,一碟豆腐乾,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自行在門口板凳上坐了,抬頭瞧著天邊正要落山的太陽,卻不更向三人望上一眼。

貌似曲三不為賺錢,只為耍酷。他看著夕陽,開始思考人生。

楊鐵心說:我兩兄弟原是山東人氏。只因受不了金狗的骯髒氣,三年前來到此間,愛這裡人情厚,便住了下來。

看看一邊在門口板凳上端坐著的哲學家曲三,實在想不透楊鐵心所說的“愛這裡人情厚”是怎麼總結出來的。

當然,曲三必須要這麼吊,他裝逼裝得差一點就對不起他那個偉大的師父。他見郭楊張三人一直痛罵秦檜,頗不以為然,終於再也忍耐不住,決心不再看夕陽了,而是嘿嘿冷笑兩聲,博得他們的關注,刷起存在感了。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曲靈風的存在暴露了一個黃蓉比郭靖大十歲的漏洞)

(4)

金庸小說雖然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字,但該繁時繁,用墨如潑,該簡時簡,惜墨如金,這裡的確彰顯了一個漢語大師的超高水準。

第一回風雪驚變中,郭嘯天楊鐵心問說書的張十五:我們住在江南,猶似在天堂裡一般,怕只怕金兵何日到來,你說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

張十五嘆道:“江南花花世界,遍地皆是金銀,放眼但見美女,金兵又有哪一日不想過來?”

這一句"放眼但見美女",就是一句大伏筆。

張十五剛說完一出《葉三姐節烈記》,對富有抗爭精神的女性是充滿同情和讚美的,此時忽然感嘆“放眼但見美女”,初看起來是有些突兀的。

此後真的“風雪驚變”了,完顏洪烈也僅僅是遇見了包惜弱而已,卻從此開啟了一段孽緣,預設了楊康一生難以掙脫的命運主線。

可不就是“放眼但見美女”。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周海媚算是資深美女了)

(5)

說書人張十五和牛家村小酒館老闆跛子曲三在PK歷史知識,顯然,在岳飛到底死於誰人之手這個問題上,頗有家學淵源的曲三更勝一籌。

PK勝利的曲三並

沒有勝利的喜悅,他說了這幾句話,一蹺一拐地又去坐在木凳上,抬頭望天,又一動不動地出神。這是他習慣性地耍帥賣酷。曲三看上去還只四十上下年紀,可是弓腰曲背,鬢邊見白,從背後瞧去,倒似是個老頭子模樣。一言以蔽之,這是個有故事的男人。

然而此時金庸一轉,卻讓傻姑出場了。下面這段文字非常溫馨,我直接抄書:

只聽得門外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叫道:“我殺老虎,殺三隻老虎給爹爹下酒!老虎來啦,老虎來啦!”一隻公雞從門外飛撲進來,跟著一個女孩雙手挺著一柄燒火的火叉自後追進門來。那女孩五六歲年紀,頭髮紮了兩根小辮子,滿臉泥汙,身上衣服也盡是泥汙,似乎剛從泥潭中爬起來一般。她見了曲三,笑道:“爹,爹,我給你殺老虎!”曲三臉上露出笑容,顯得很是慈愛,笑道:“乖,乖寶,殺了幾隻老虎啦?”那女孩挺著火叉,又去追趕公雞,叫道:“殺三隻大老虎,一隻,六隻,五隻,給爹爹下酒。乖寶自己吃一隻!”那雄雞飛撲著逃了出門。那女孩挺火叉追了出去。

在傻姑面前,曲三再也沒有詩和遠方,再也不看天不看夕陽了。他的眼裡只有女兒,臉上也只有慈愛的笑容。這時候的曲三,沒有歷史,沒有故事,只有一顆作為父親的心。

金庸是非常擅長捕捉這種細節的大師。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這張圖片會不會毀了你的另一段記憶?)

(6)

郭嘯天楊鐵心兩家喝酒,聊起關於韓侂冑宰相的一些傳聞。讀到這段文字,我腦海裡立馬想起《人民的名義》裡祁同偉哭墳的典故來。

有一日韓丞相帶百官到郊外遊樂,韓忽然嘆道:‘這裡竹籬茅舍,真是絕妙的山野風光,就可惜少了些雞鳴犬吠之聲!’他話剛說完不久,忽然草叢裡汪汪汪地叫了起來。”那狗子叫了一會,忽然草叢中又有公雞的啼聲,跟著一個人從草叢鑽將出來,你道是什麼狗子?什麼公雞?卻原來是咱們臨安府的堂堂府尹趙大人。”

不管是中國古代或是當代官場,有韓宰相或趙書記在,就有趙大人或祁廳長在。這真是絕妙的諷刺。

郭嘯天不諳官場,但他知道:“趙大人這一扮狗叫雞啼,指日就要高升。”

金庸每次寫到官場這種笑話,下筆都是異常尖銳的。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這個人承包了射鵰前半部分的很多笑料)

(7)

牛家村本是個遠離江湖、不起眼的小村莊,郭嘯天楊鐵心生活在這裡,見過的武林人士不多,忽然在短短的時間內目睹了曲三和丘處機的高光表現,甚是詫異。

在看了丘處機的才藝表演之後,楊鐵心道:“道長的耳朵好靈。”又想:“這位道長的武功果然是高得很了,但若與那跛子曲三相比,卻不知是誰高誰下?”

以郭嘯天楊鐵心的武功修為,自然是無法辨別二人誰高誰下的。彼時丘處機三十多歲,風頭正盛,曲三四十多歲,卻已被逐出師門。他們的師父都是五絕中的人物,他們的武功讓郭楊不明覺厲,至於多厲害,卻又並不急著說透。

閒筆不閒,正是金庸小說的一大特點。楊鐵心有此一問,是情理之中,貌似不經意,卻又是作者著重一筆。這麼簡單一對比,卻蘊含著江湖上多少風雨故事。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不得不說丘處機很喜歡個人秀)

(8)

金庸寫包惜弱和李萍,於細微處見不同,處處彰顯功力。能救完顏洪烈並被他相中的,便只能是包惜弱。

包惜弱是私塾先生的女兒,楊鐵心卻是個粗魯漢子,兩人的婚姻是否真的幸福,只能靠讀者自行腦補。但包惜弱外遇指數明顯高於李萍,卻是不爭的事實。

丘處機和郭楊剛剛的豪氣干雲,並沒起到阻止包惜弱救下不該救的完顏洪烈的作用。丈夫的"鐵"並沒有感染自己的“弱”,可見包氏並非完全生活在丈夫世界裡的女人。書上說:

包惜弱吃了一驚,舉燭臺瞧去,燭光下見這人眉清目秀,鼻樑高聳,竟是個相貌俊美的青年男子。她臉上一熱,左手微顫,晃動了燭臺,幾滴燭油滴在那人臉上。

那人睜開眼來,驀見一張芙蓉秀臉,雙頰暈紅,星眼如波,眼光中又是憐惜,又是羞澀,當前光景,宛在夢中,不禁看得呆了。包惜弱低聲道:“好些了嗎?把這碗湯喝了吧。”

包惜弱“臉上一熱,左手微顫”,這些文字讀起來頗為扎眼,完全不像是一個良善本分的婦道人家所應有的表現。

當然這些都是情節需要,也當是金庸無奈為之。

細讀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看金庸在全書開頭都埋下了哪些伏筆

(這個男人讓很多女人恨不起來)

(9)

包惜弱上演農夫和蛇的故事,她救下完顏洪烈卻也還惹上大禍,完顏洪烈派段天德帶領金兵漢將,血洗牛家村。

郭嘯天和李萍的感情書中沒有多寫。但郭嘯天臨死前,依然牽掛著李萍,對楊鐵心交代道:“兄弟,你去救你弟婦與你嫂子,我……我……不成了……”讀之令人落淚。

包惜弱倒是有機會和楊鐵心秀過恩愛。楊鐵心要去救李萍,包惜弱緊緊摟住丈夫脖子,死不放手,哭道:“咱們永遠不能分離,你說過的,咱們就是要死,也死在一塊!是嗎?你說過的。”

大約這句話也是誓言的,可惜多數誓言說出來就貶值了。包惜弱,很快就忘了死也要在一起的話了吧。

只能為英雄楊鐵心一嘆!

(10)

完顏洪烈導演一出英雄救美的故事之後,帶包惜弱北上。此後二人相處的這段文字,每每重讀,都令人五味雜陳。

楊鐵心生死未卜,不明就裡的包惜弱苟且偷生,這一切都無可厚非,但她和完顏洪烈獨處時的一些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

書中反覆出現的是這樣的文字:

包惜弱臉一紅,點了點頭……

包惜弱聽到“天緣巧合”四字,臉上一紅……

(包惜弱)心中好生感激,道:“顏相公,我……我怎生報答你才好?”

她一生之中,實從未遇到過如此吐屬俊雅、才識博洽的男子,但覺他一言一語無不含意雋妙,心中暗暗稱奇。

包惜弱聽他誇獎自己容貌,內心竊喜……一時心中慄六,也不知是喜是愁。

(包惜弱)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心事重重。

那“咱們就是要死,也死在一塊”的錚錚誓言,逐漸地,逐漸地,被遺忘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