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作曲風格(上)

張國榮的作曲風格

在著手寫這篇文章時,我一直在考慮,張國榮這樣的歌曲創作人,他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並沒有放在歌曲創作上,但義不時地從事創作,他不象羅大佑,全身心地寄託在寫歌上,作品風格因為材料豐富而比較好把握,對張國榮,所能捕捉的比較有限和零亂。我試著從他的音樂營養源和音樂實踐人手,結合相關資料,分析他的作曲風格的形成和特點。

張國榮的作曲風格(上)

藝術創作並不只是等待靈感的過程,也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任何人在創作之前都有學習的過程,方式有耳濡目染暗自揣摩偷師學藝經人傳授理論學習等等,任何人無論天分悟性概莫能外,只有對某種藝術形式有了相當的掌握後才可能利用這種藝術語言說出自己的話又或者在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藝術語言,人類的藝術就是因此而傳承發展和豐富的。任何一個創作者,他的個人風格與他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東西都有密切的關係.這些東西可以稱為營養源,因此,分析張國榮的歌由創作可以先從他的音樂營養源著手。在1985年的自傳中,張國榮提到他開始接觸流行歌由是在上中學時,那時候,他喜歡聽臺灣的姚淑容的國語歌,也開始聽很多的英文歌。那是60年代末,粵語歌曲的時代還沒有到來,西方的搖滾樂正在蓬勃發展,整整代香港青年都是聽著鮑勃一狄倫、貓王和大衛鮑維長大的。

張國榮的作曲風格(上)

後來,張國榮留學英國,在那裡無疑接觸了更多的西方音樂。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在青少年時期一個人知識積累的最關鍵時期,張國榮的最主要的音樂營養源是當時的西方流行音樂,而這必然影響到後來他的音樂創作。張國榮在自述中提到,大學二年級之初,張國榮返港,在一所中學補習中文,1977年5月, 他與一班朋友組成了一支後來取名為“ONYX”的民歌(folksongs)樂隊組合,張國榮擔任主音歌手,樂隊參加過當時一些公開的比賽, 還取得了第二、第三的成績,但時間並不長,同年張國榮參加亞洲歌唱比賽,進人了流行樂壇。而當時他的參賽曲目"American Pie”也是一首著名的民謠歌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