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土很小,靠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二戰以後,日本的經濟迅速崛起,直到2010年被我國超越之前,日本一直都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之後日本經濟總量仍舊穩居全球第三。

日本的經濟能夠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經濟體,除了美國的扶持援助之外,更加與日本本身的努力密不可分。畢竟美國扶持的小弟眾多,能夠有日本這般成就的寥寥無幾。

陰差陽錯,被美國佔據後而因禍得福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在二戰以後被美國佔領。隨著東亞局勢的劇變,美國對日本從壓制變成了扶持——美國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援助物資,制定《和平憲法》使得日本能夠全心全力發展經濟。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時代,美國將日本作為遠東重要的補給基地,日本的汽車、船舶、機械等工業基礎靠著給美軍“打工”迅速建立起來。

將日本作為自己在遠東冷戰的橋頭堡,美國向日本轉移了大量產業。雖然當年與美國冷戰的主體是蘇聯,然而蘇聯的經濟實力並不能與日本相比。巔峰時代,蘇聯的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的60%,而日本卻能達到美國72%的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也有爛泥扶不上牆

很多人認為日本的崛起都是依靠著美國的扶持,然而別忘了,菲律賓、利比里亞、巴基斯坦等都有美國的扶持,但經濟發展水平卻相當滯後。

日本是個特殊的國家,否則當年也不會成為亞洲唯一非但沒有成為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反而還躋身世界列強行列的國家。在接受美國扶持的同時,日本並沒有忘記發展自身實力。

二戰雖然將日本各大城市與工業設施夷為平地,但明治維新之後上百年積累的根基仍舊還在。就好像電視劇《寶蓮燈》中吞食大量仙丹的沉香,放棄法力之後,之後經過開發,潛力再次爆發出來。

日本擁有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以此加上美國的扶持造就了日本強大的科技實力。而科技也造就了日本如今的經濟成就。“日本製造”與歐洲的“德國製造”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出類拔萃,尤其是在電子電器、機器人、半導體、造船、機械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