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土地與資本的新平衡術

不久前喊出“活下去”的萬科因為三季度拿地近500億元的高歌猛進表現而被外界戲稱放煙霧彈,但這也可能是龍頭房企巨大規模的慣性使然。有跡象顯示,進入四季度,萬科拿地策略正悄然轉變。從不久前萬科收購嘉凱城旗下5家公司的股權,到10月拿地權益金額下降,企業控風險意味明顯。

連續併購

11月9日,嘉凱城發佈公告,將旗下5家公司股權出讓給萬科,交易價格為3.55億元,以及約30億元的股東債權款。共涉及4個城市6個項目。這也是萬科在收購華夏幸福、海航部分項目及公司股權後,在併購市場又一引人注意的交易。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資產包中,涉及位於杭州、諸暨、重慶、張家港共6個房地產項目,項目剩餘可售面積超過71萬平方米。據介紹,基於發展策略的考量,萬科通過收購嘉凱城資產包,可實現加大對華東市場的佈局,有利於業務擴展。

有跡象顯示,近來萬科正在以併購方式實現土地儲備的擴充。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與華夏幸福的大筆交易。今年10月,萬科斥資32.34億元收購華夏幸福旗下5家公司部分股權,獲得位於河北涿州、大廠、廊坊和霸州市的多宗土地,總用地面積約33.93萬平方米,均為住宅用地。之後的11月,北京萬科又斥資10.35億元接手海航地產資產。

實際上,本次交易的3.55億元,加上之前收購華夏幸福環京項目投入的32.34億元,以及收購廣州中央海航酒店項目的10.35億元,一個月內萬科投入46.24億元在併購領域。如此頻繁的併購在萬科之前投資方式中並不十分常見,而這僅是已經公開的交易,未來類似併購會更多出現。

萬科總裁祝九勝此前曾表示,2018年的資金環境不會寬鬆,萬科提前準備,今年如果市場上有好的併購機會,萬科也會大膽獲取。

易居智庫市場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萬科收購項目類型廣泛,分別涉及住宅、辦公、商業、酒店、物流等多個業態。表明一些中小企業資金存在緊張情況,令這些資產出售的價格較低。下半年是投資、拿地、收併購的機會,而且機會會一直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現在土地市場的價格趨於合理,無異於底價拿地,尤其一些項目通過併購方式獲取成本更低,對於萬科來說是不錯的機會。預計接下來萬科很可能會持續出手。

拿地降速

除了加大併購外,萬科10月拿地權益金額也有明顯下滑。

由此業內人士分析,年終歲尾,同樣面臨壓力的萬科,在土地市場正在作出積極嘗試與調整。

此外,萬科剛剛發佈的10月業績公告顯示,10月萬科新增加項目11個,佔地面積合計179萬平方米,計容積率建築面積372.3萬平方米。其中萬科權益建築面積174.1萬平方米,需支付權益價款87.6億元。

與之前的三季度相比,萬科拿地權益佔比整體較低。新增11個項目中,只天津一個項目為企業100%權益持有,有5個項目的權益佔比在50%-70%,而另外5個項目的權益佔比則低於50%。

“10月對企業來說可能是個小拐點”,一位樓市觀察人士指出,進入10月房企拿地金額的增速呈下降態勢。全國土地市場降溫不僅體現在三四線城市, 一二線城市土地流拍的現象也越發明顯。在資金鍊緊張、回款難等綜合壓力情況下,房企拿地不再積極,低溢價甚至底價成交成為土拍市場的主流。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雖然銷售業績較好的房企依然會集中拿地“存糧”,且預計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土地市場成交依然活躍,但從三季度情況看,房企拿地意願比上半年明顯減弱。

資金與擴張的權衡

受資金普遍趨緊影響,即便是龍頭房企,在土地市場上也不得不謹慎行事。

業內人士指出,不少房企融資後不再像以往多用來拿地擴張,而是用於還債和補充一般流動資金。一些房企甚至尋求高成本海外融資,不少房企也接連發行超短期公司債券彌補資金流動性的不足。

據萬科2018年三季報顯示,萬科因“經營規模擴大,對外支付款項增加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254.02%。如何平衡擴張與融資是萬科面臨的問題之一。

10月29日,萬科增發H股的申請已被證監會接收。該舉措被認為與今年A股融資環境不斷收窄直接相關。即便此舉有攤薄股東權益之嫌,同時在香港股市下跌幅度較大的節點增發H股也被認為時機不合適;同時,近來公司連續發行超短期債券的舉措,在萬科以往也並不常見。

業內人士分析,前10月業績看似不錯的一些房企也存在淨利潤率壓縮的現象。此外受市場調整帶來的存貨跌價準備的影響,還隱含業績確定性略有下降的問題。為實現資金快速回籠,在全國範圍內,包括萬科、恆大等龍頭房企都在採取打折、優惠等各種降價措施。由此可見,不久前喊出“活下去”的萬科並非放煙霧彈,龍頭房企也“差錢”,這在萬科近來在土地市場上的表現已有所顯現。

往期精彩回顧

万科土地与资本的新平衡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