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有哪些?

事業單位改革總的改革方向是清理規範、分類改革、迴歸公益。

隨著2011年《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出臺,事業單位改革的序幕就已經拉開。多年來,事業單位的發展存在著定位不清、機制不活、體制不順、效益不高等問題。有的事業單位承擔著很多行政職能,自身的公益服務功能反而弱化;有的單位職能已嚴重弱化,已不適應社會的需要;還有的生產經營類單位,由於經營不善等原因造成資不抵債。

這次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有哪些?

對眾多事業單位首先將進行清理規範,該撤銷的要撤銷,能夠進行整合的要合併。在清理規範的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事業單位劃分為三類: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和從事公益服務。

承擔行政職能:將行政職能收回,移交行政機構。其中,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移交職能後重新明確職責;全部承擔行政職能的,可調整為行政機構內設股室或單獨設置,但審批上肯定會很嚴格,僅限於很少部分單位。

這次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有哪些?

從事生產經營:此類單位改革已經走在了前列,不少單位已經改革到位。此類要進行轉企改制,改革後,撤出事業單位序列,核銷事業編制。新成立的企業將轉變管理機制,和員工簽署勞動合同,並逐漸與原行政主管單位脫鉤。

這次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有哪些?

從事公益服務:繼續保留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公益屬性。同時,根據職責任務、資源配置方式等因素,又將該類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對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將重點回歸公益屬性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