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當了十二天鬧劇皇帝的“辮子軍”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葉鏘鏘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一下,張勳復辟,並非是張勳自己做皇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1912年,在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後,清朝這個王朝的統治正式宣告結束。可是,畢竟是一個延續這麼長時間的王朝,雖然宣告結束,但總有一些人不甘心,不願接受“大清亡了”的事實。後來,就發生了一件清朝復辟的事件,這起事件史稱“張勳復辟”。

“張勳復辟”之鬧劇

作為這場復辟直接參與者的張勳,是清朝末期的官員,也是中國近代軍閥勢力之一,張勳可以說是清朝的鐵桿擁護者。眾所周知,男子留“辮子”可以說是清朝的一個標誌,而在清朝覆滅後,大部分人都剪去了辮子,以表明與清朝這個封建王朝的分割,而張勳呢,哪怕是在民國已經建立之後,他仍然讓自己的部屬留辮子,不剪辮子,而張勳也由此被稱為“辮帥”,而他的部隊也被稱為“辮子軍”。

張勳復辟那年,是1917年,那一年,當時的政府內部出現了矛盾,即黎元洪一方和段祺瑞一方的鬥爭,也就是“府院之爭”。而張勳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藉著“入京為雙方調停”的理由,率領他的五千“辮子軍”北上,行“復辟之事”。


於是乎,在1917年7月1日,張勳與康有為等人擁護溥儀復辟,在那天,張勳穿著清朝的官服,帶領著康有為等人入宮,在養心殿覲見溥儀,進行了“三拜九叩”之類的禮儀之後,擁護溥儀重登帝位,而張勳與康有為等人也被溥儀封官進爵。之後張勳又通電各省,宣佈所謂“復辟”之事,並要求各省立刻“遵用正朔,懸掛龍旗”,而之前清朝的遺老遺少們聽說這一消息,簡直開心的不得了,紛紛找出來以前的舊便服穿上,還有買“假髮辮”的,一時間,前清類型的衣服之類,都賣斷了貨。

張勳最後的結局

當時的清朝本身就已經滅亡,而且在當時,民主共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並且國內勢力交錯,清朝不可能再“死灰復燃”。哪怕張勳“渾水摸魚”一次,也不可能讓清朝再“活”過來。

在張勳宣告復辟之後,全國沸騰,紛紛“聲討張勳,反對復辟”,而段祺瑞更是組織起“討逆軍”,對張勳發起進攻。而張勳的“辮子軍”在討逆軍的攻擊下,屬於是節節敗退。之後,這場鬧劇式的復辟結果就是,又做了十二天皇帝的溥儀再次宣佈退位。段祺瑞上臺,掌握了當時政府的實權。而作為這場“復辟”的發起者的張勳,逃入了荷蘭使館。
後來的張勳,自己做一些生意,不再插手政治,之後在天津因病逝世。


說與山鬼聽


這個問題就很有問題,張勳沒做皇帝,他只是熱愛大清,覺得民國太亂,加之想實現個人抱負,想擁立溥儀,恢復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